尼安德塔人基因牽動現代腦部疾病
科學家最新研究指出,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數萬年前的混血,可能導致部分現代人罹患「第一型小腦扁桃體下疝症」(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1)。這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腦部疾病,全球約有1%人口受影響,嚴重時甚至可能致命。
小腦扁桃體下疝症的主要特徵,是腦部後方顱骨空間過小,導致腦部組織突出至脊椎管內,壓迫腦神經,產生頭痛、頸痛、暈眩等症狀,甚至可能因腦部過度突出而危及生命。過去研究已知現代非非洲人群約有2-5%尼安德塔人DNA,這些古人類基因的遺留,正是此次研究探討的核心。
早在2013年就有學者推測,小腦扁桃體下疝症的致病基因,部分來自已滅絕的古人類(包括直立人、海德堡人與尼安德塔人),因他們的顱底相較現代人類更小。來自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和菲律賓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3D醫學影像與統計形態分析,比較現代罹病與健康者頭骨形狀,並與多種古人類頭骨化石進行比對。
現代人與尼安德塔人頭骨結構差異解釋部分神經疾病異常原因
結果顯示,罹患小腦扁桃體下疝症的現代人,其頭骨形狀與尼安德塔人更為相似,顯著多於健康現代人。而其他古人類頭骨則與健康現代人更接近。這暗示,部分現代人因繼承自尼安德塔人的頭骨發育基因,導致顱骨與現代人類腦部的體積不匹配,讓腦部「擠」出顱底唯一的開口──脊椎管,造成神經壓迫與病變。
這項發現亦預示不同族群間的罹患風險差異,歐亞人種因擁有較高比例的尼安德塔人基因,可能風險更高,但仍需進一步調查。
研究團隊強調,考古學與古人類學不僅能滿足我們對人類演化的好奇,更有助於現代醫學解謎罕見疾病的成因,協助未來診斷與治療。相關成果已發表於《Evolution,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期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 Neanderthal Museum(CC BY 4.0)
圖片來源:Evolution,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CC BY 4.0)
參考論文:
1、A test of the Archaic Homo Introgression Hypothesis for the 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I
Evolution,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延伸閱讀:
1、尼安德塔人也有地方料理?鄰近洞穴見屠宰習慣差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