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確診血癌!醫示警:中壯年男出現「這5徵兆」快就醫 疲倦、變瘦注意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為血癌的一種,不過它在短短5年內,竄升為男性第9大癌症;近10年間,確診血癌人數增加約43%。另外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人數持續升高,4年增加1.5倍。慢性骨髓白血病未接受治療的話,5年內死亡風險增加10.1%。血癌對國人的威脅持續上升,2019年新增達到約2500位患者,更陸續在2016年成為我國男性第10大好發癌症、108年上升至第9名。而在血癌當中,又屬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確診人數攀升較為顯著,佔總體血癌患者超過10%。
中壯年男性小心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5大症狀
白血病的初期症狀不明顯,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李啟誠說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於40歲至60歲男性,只要注意到自己有:疲倦、發燒、貧血、體重減輕,和脾臟腫大等,就該當心。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侯信安醫師補充說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可分為慢性期、加速期與急性期,當疾病進展至加速期或急性期則可能衝擊餘命。所幸現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趨於成熟,隨著第二代標靶藥物的出現,已大幅提升患者生存率。侯信安醫師表示,病患需積極治療才能與白血病共存,只要使用最新的標靶口服藥物,將使5年存活率接近9成,且第二代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
26歲確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配合治療現在已是4寶爸
42歲黃先生在26歲那年,摸到腹部有不明硬塊,就醫檢查後發現竟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當下當然惶恐,所幸配合醫師,使用口服標靶藥物,便達到與疾病共存的目標。他自己過去以為要化療或骨髓移植才要治療,聽到可用口服藥物控制,才鬆了一口氣。
血癌人數增加 4年多1.5倍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為血癌的一種,資料顯示,近年確診人數持續增加,短短4年就成長了1.5倍。10月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警覺月,李啟誠醫師提醒,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延誤治療將大幅衝擊存活時間。侯信安醫師補充,第二代標靶藥物只要持續使用,可使5年存活率高達9成。穩定服藥為疾病控制的關鍵,病友切勿任意自行停藥。
侯信安醫師表示,自己就曾遇過1名50歲男性患者,罹病初期使用標靶藥物治療後,雖然很快達到理想的治療目標。然而,患者卻因為自認疾病控制表現佳,且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就決定自行停藥,也因此後續回診時,醫師發現患者分子療效反應變差、疾病控制出現狀況,恐對身體造成嚴重威脅。經說明隨意停藥的風險後,患者總算恢復規律用藥,並於數月後重新達到治療目標。
侯信安醫師感嘆,臨床上偶爾有患者治療穩定後,對於治療反而鬆懈、甚至自行減量停藥,好在這位患者停藥時間不長,恢復用藥時間也快,否則可能會導致疾病失控惡化為急性白血病。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血癌來得又快又猛!醫揭「致病元凶」 這個最早症狀常被當作小毛病
·白血病怎麼治療?血癌能治癒嗎? 專家揭「4類血癌差異與存活關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