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假牙製作費時又不自然 3D影像結合AI客製化假牙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傳統假牙製作僅靠平面影像與醫技師溝通,流程繁瑣,成品不見得能一次到位或不夠自然美觀。隨著數位牙科技術的進步,特別是3D臉部掃描技術的發展,噬合牙醫診所林楚喬醫師指出,這項技術大幅提升假牙製作的效率與準確性,更能預先呈現治療成果,為追求完美笑容的民眾,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
傳統製作假牙資訊有限多憑經驗 3D臉部掃描增加立體資訊更全面
林楚喬醫師表示,許多患者往往拖到牙齒無法正常咀嚼時,才尋求假牙治療,但傳統假牙製作流程中,醫師大多採用拍照方式將照片傳遞給牙技師,由牙技師根據平面影像製作假牙。然而,當需要設計的牙齒數量較多時,僅憑照片無法精準判斷牙齒與面部的比例與協調性,導致牙技師在缺乏立體資訊的情況下只能憑經驗設計,易造成牙齒太白、過凸或與五官比例不協調等情況。
傳統方式做出來的不自然,患者通常也不知道該如何調整,就會直接採用不那麼自然美觀的假牙。林楚喬醫師說明,這些問題源自於立體資訊的不足,即使反覆調整仍不易達成理想成果。如今隨著3D臉部掃描技術的導入,牙技師可直接在電腦掃描影像上看到患者臉部與牙齒的立體結構,不僅有助於初步設計,更能模擬治療完成後的樣貌,預先看到成果,減少醫師與牙技師之間的反覆溝通,顯著縮短製作時間並提升準確率。
相較於傳統至少需3至4次以上的溝通與試戴,現在使用3D掃描後,多數個案在1、2次左右便可完成設計定案,尤其是植牙或全口重建等大範圍重建治療,更能展現3D影像的優勢。林楚喬醫師分析,目前的做法是3D掃描搭配平面照面,可同時滿足平面與立體影像的需求,達到最好的效果。今年3、4月引進3D臉掃機後,診所已順利完成數件複雜假牙重建案例,患者反應也相當正面。
▲林楚喬醫師提醒,其實假牙與真牙無異,重點在於維持良好清潔習慣與定期回診檢查,才能確保假牙長期使用穩定並保護鄰近牙齒與牙周健康。(圖/林楚喬醫師提供)
3D影像結合AI人工智慧模擬客製化假牙 定期清潔與回診維持口腔健康
隨著3D列印與AI技術日益成熟,未來牙科治療將朝向數位與人工智慧整合發展。林楚喬醫師坦言,3D臉掃與口掃所累積的影像資料,有望成為AI學習基礎,待累積更多數據,未來AI便能從中分析並模擬出最適合每位患者的客製化假牙。
至於假牙安裝後的保養方式,林楚喬醫師提醒,其實假牙與真牙無異,重點在於維持良好清潔習慣與定期回診檢查,才能確保假牙長期使用穩定並保護鄰近牙齒與牙周健康。
# 首圖來源/林楚喬醫師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上路 TPMS首度引進FACT國際認證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 IG│ Threads│ YT│ 官方LINE│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