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有關「猴痘」預防措施和及時醫療照護 你該知道這些事

NOW健康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 編輯部 整理報導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1958年猴痘病毒(Mpox virus)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該病被命名為「猴痘」,為避免造成對疾病或特定族群的誤解或歧視,於2024年2月1日更名為「M痘」。人類感染M痘病毒最早的個案,發生在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個月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關於「猴痘」的預防措施和及時的醫療照護,你該知道哪些事?本文整理「猴痘」重點知識,幫助您快速掌握。

猴痘會人傳人嗎? 高風險族群有哪些?

猴痘主要透過與感染者的長時間身體接觸傳播,特別是接觸到皮膚病灶、潰瘍或結痂部位。值得注意的是,猴痘並不容易人傳人,一般的社交接觸並不會造成感染風險。其他傳染途徑包括接觸感染者的衣物或物品(如寢具、毛巾),以及呼吸飛沫等。感染風險較高的族群包括與感染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士、前往疫情爆發地區的旅客,以及有多重性伴侶的人群。兒童、孕婦及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士可能面臨較嚴重的併發症風險,需要特別留意預防措施。

▲猴痘注意事項。(圖/疾管署提供)

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 這樣防護最有效

猴痘的症狀可能在接觸後最長21天內出現,主要症狀包括疼痛性皮疹並出現在生殖器、肛門周圍、口腔、臉部或四肢等部位。皮疹會經歷不同階段,包括囊泡、膿疱、丘疹或潰瘍等型態,最後結痂脱落。除皮疹之外,患者還可能出現發燒、寒顫、肌肉疼痛、淋巴結腫脹、疲倦、頭痛、喉嚨痛,以及排尿疼痛等症狀。由於猴痘症狀與其他疾病(如皰疹、梅毒、水痘等)相似,如出現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測,並在確診前減少與他人接觸。

猴痘疫苗接種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猴痘疫苗需接種兩劑才能達到最佳保護效果,兩劑間隔至少28天。疫苗大約需要兩週時間才能發揮效力,符合資格的人可到相關診所及衛生服務機構免費接種疫苗。

日常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與疑似或確診患者接觸、不觸碰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如床單、毛巾)、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或使用酒精消毒。此外,建議考慮限制性伴侶數量並保持聯絡資訊,從疫情地區返回後考慮暫時避免親密接觸3週。

確診了怎麼辦? 出現這些情況快就醫

大多數猴痘患者症狀輕微,能在數週內自然康復。對於症狀較嚴重的患者,可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因此早期診斷格外重要。患者在康復期間應避免與他人接觸(特別是高風險族群)、避免接觸寵物或其他動物,並等待所有皮膚病灶完全癒合、底下長出新皮膚後再恢復正常活動。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醫師可提供康復證明並視需要給予其他建議,例如康復後進行性行為應持續多久使用安全套等注意事項。

雖然猴痘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焦點,但透過充分的健康知識、適當的預防措施和及時的醫療照護,能有效控制疫情擴散。記住,預防永遠勝於治療,讓我們以理性態度面對疫情挑戰,共同維護社區健康安全。重要的是保持冷靜、獲取正確資訊,並在需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文字編輯:辰蘊如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上路 TPMS首度引進FACT國際認證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沈玉琳驚罹血癌!每10萬人中有5人發病 醫揭「常見4症狀」

CTWANT
02

每月開車3小時探望亡妻大體,「她去了一個很好的地方」…凝視死亡,看見大體老師的動人故事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噴酒精乾洗手有用嗎?醫「1實驗」見對比:冒出一堆黴菌、細菌

TVBS
04

沈玉琳罹患血癌!發病原因曝光 治療方式與存活率一次看

緯來娛樂新聞
05

小腹變大、半夜常醒?醫警告「皮質醇過高3大徵兆」 教你自我檢測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男人寧願「花錢買性服務」也不想談戀愛?心理師揭密「關鍵1原因」

優活健康網

立秋最易生病!中醫師授秋季養生指南 「這種顏色食物」要多吃護肺、防感冒

常春月刊

立秋易肺燥、皮癢! 中醫師大推「1飲料」潤肺養陰、防癢又穩情緒

常春月刊

立秋到!注意「肺燥傷肺」徵兆 中醫師教按「3穴道」緩解喉嚨乾癢、咳不停

常春月刊

總是被期待成為老婆、好媽媽?心理師揭「1關鍵」陷華人完美主義

優活健康網

新型除斑雷射技術引關注!訴求舒適施作與修復效率提升

健康醫療網

血脂異常卻降不下來?新一代長效針劑突破治療瓶頸!

優活健康網

「鵝蛋大」甲狀腺結節壓迫氣管 聯新國際醫院助他恢復呼吸順暢

桃園電子報

醫起看/不是手搖飲!台灣洗腎率高真相曝光

EBC 東森新聞

他只是尿不順竟查出血癌! 醫揭「6症狀」判斷要快:存活率差很大

常春月刊

「咀嚼力」竟然和大腦健康息息相關嗎?牙齒越少,失智風險越高?

常春月刊
影音

處理複雜婦科更游刃有餘 達文西精準微創帶來新解方

健康醫療網影音

處理複雜婦科更游刃有餘 達文西精準微創帶來新解方

健康醫療網

戶外防曬室內也要防「光老化」 預防光老化醫提3重點

NOW健康

中醫教你顧肝清脂!3招遠離脂肪肝,讓爸爸輕鬆無「肝」憂!

常春月刊

愛喝一杯、愛品紅肉的爸爸注意!少痛風發作不是沒原因!9大高風險食物與飲品,哪些你每天都在吃?

常春月刊

【立秋健康警訊】秋老虎發威,小心這兩大疾病來襲!中醫提醒飲食宜忌一次看懂

常春月刊

沈玉琳確診血癌!醫示警:中壯年男出現「這5徵兆」快就醫 疲倦、變瘦注意

常春月刊

糖尿病最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糖尿病神經病變

Hello醫師

全台217家超商血壓站聯手診所 建構民間代謝症候群防治網

健康醫療網

血癌來得又快又猛!醫揭「致病元凶」 這個最早症狀常被當作小毛病

常春月刊

白血病怎麼治療?血癌能治癒嗎? 專家揭「4類血癌差異與存活關鍵」

常春月刊

沈玉琳罹癌病因難追 醫揭骨髓性、淋巴性白血病2大差異

ETtoday新聞雲

立秋養生這樣做,中醫教你緩解咳嗽乾癢、養肺潤燥!調節作息與飲食順應節氣轉換

常春月刊

有食譜》立秋是洛神花產季!2步驟做「洛神烏梅湯」熱熱喝能消疲勞

優活健康網

有食譜》立秋皮膚乾癢過敏、易咳?中醫推「生脈養陰茶」5分鐘就能喝

優活健康網

別再喝手搖飲!消暑解熱必喝8種涼茶:菊花茶最清熱、仙草茶降火氣

優活健康網

起床就喝咖啡錯了!醫揭「正確時機」:否則更累、變胖慘三高

三立新聞網

比咖啡還有效!他「這樣吃」找回精神 還激瘦10公斤

三立新聞網

感冒不是只有咳嗽流鼻水 醫:會喚醒癌細胞!元凶曝

ETtoday新聞雲

沈玉琳罹白血病!醫示警出現「這徵兆」要注意

三立新聞網

沈玉琳證實罹患血癌 醫:低風險者存活率可達7成

CTWANT

白天熱、晚上涼怎麼養生?中醫師傳授「立秋」後飲食、作息、穴位全攻略 

信傳媒

高帥男大生想割包皮 醫一看「包莖」:會卡垢影響性生活

ETtoday新聞雲

洗手比你想像重要!「鍵盤手」碰吐司秒變黴菌培養皿 醫實驗揭最髒觸控陷阱

鏡週刊

83歲長者攝護腺肥大 林口長庚「這手術」助他改善排尿困擾

風傳媒

08月07日 立秋

Heho健康

白木耳、燕麥是血糖救星!研究推薦這樣吃降胰島素阻抗、飯後血糖

健康2.0

坐骨神經、腰椎痛?看手腳就知道!中醫博士授「1湯品」還可防骨鬆

健康2.0

蕭淑慎怕醜停用標靶藥1年肝腫瘤大5倍!醫揭嚴重後果

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