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尿不順竟查出血癌! 醫揭「6症狀」判斷要快:存活率差很大
曾有一名83歲的陳爺爺,解尿困難多時,至醫院看診發現有尿路結石問題,術前進行多項相關檢查時,醫師意外發現,他的白血球數量異常,且肝脾有些微腫大的現象,轉診至血液腫瘤科進一步檢查後,才確診爲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簡稱CLL)。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有症狀才需治療
「病患確診前幾乎沒有相關症狀,這也是多數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的普遍情形。」收治案例的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免疫治療科副主任黃威翰醫師表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一種進展緩慢的疾病,台灣每年新增約150-200人,患者體內會有淋巴球不正常增生的現象,若無症狀,病人只需定期追蹤。在新發病的患者當中,只有1-2成病人,具有症狀或疾病進展快速,才需要開始接受治療。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分爲0-4期,0期患者血中淋巴球數量較高,但無疾病相關症狀,進展緩慢;第1期除了血中淋巴球增生外,淋巴腺亦比正常稍微腫大;第2期,血中淋巴球增加、有肝脾腫大現象,淋巴腺可能較正常腫大;第3期,除了血中淋巴球數量增加,伴隨貧血,淋巴腺、肝臟、脾臟都比正常腫大;第4期,除第3期症狀外,還有血小板低下問題。
惡性度影響治療決策 症狀出現是關鍵
「不只疾病分期,確認惡性度高低也是評估治療重要的一環。」黃醫師分享,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疾病若惡性度較高,則進展快,患者常見出現的症狀,包括夜間盜汗、莫名發燒、體重莫名減輕、疲憊、淋巴結腫大、貧血等,因此病人在追蹤期間若出現相關症狀,則需審慎評估並接受治療。
黃醫師指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藥物治療可以依照疾病的嚴重度使用健保給付的一線口服化療,或是使用單株抗體標靶藥物搭配化學治療,端視病人耐受狀況與本身共病等因素,來選擇前幾線最理想的治療組合。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有別於一般癌症,只要病人早期發現治療,就像是三高等慢性疾病的存在,初期及中期配合治療,平均存活時間至少約7年以上,提醒民衆無需害怕,若懷疑有相關問題應儘速就醫,與醫師共同討論決定最理想的治療方式。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沈玉琳確診血癌!醫示警:中壯年男出現「這5徵兆」快就醫 疲倦、變瘦注意
·血癌來得又快又猛!醫揭「致病元凶」 這個最早症狀常被當作小毛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