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早期治療新選擇 「海神無創標靶消融術」保性福!
雲林基督教醫院泌尿科主任吳盛川醫師以國際新技術「海神無創標靶消融術」(簡稱海神刀)治療攝護腺癌,此技術為患者提供除了傳統侵入性手術之外,更安全、精準、恢復快速的治療新選擇。
攝護腺癌風險逐年升高,50歲以上男性應提高警覺
攝護腺癌為台灣男性第五大常見癌症,其發生率逐年上升,根據國建署的最新統計,每年攝護腺癌新發生人數已超越9000人,並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主要的攝護腺罹癌風險因子包括:年齡、家族遺傳、種族、生活型態(如高脂高熱量飲食、抽菸)、高溫烹煮、環境因素(如重金屬暴露)等。其中50歲以上男性族群為高危險群,隨年齡增加罹病機率也相對提高。
由於攝護腺癌早期進展緩慢且多無明顯症狀,往往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相混淆,導致不易察覺。吳盛川醫師呼籲民眾定期健康檢查,透過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測與直腸指診(DRE),搭配進一步MRI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與診斷。
泌尿科主任吳盛川醫師提醒: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是關鍵!
實例分享:早期發現+精準治療,成功控制病情
雲林基督教醫院泌尿科吳醫師分享一位66歲男性患者案例,雖無明顯排尿症狀,但因平時習慣定期健檢,意外發現PSA值高達13.176 ng/mL,遠超過正常上限(4 ng/mL)。雖先前在他院進行經直腸切片並未發現癌細胞,但經雲基醫院再次評估後,PSA及PHI檢測指標顯示結果仍高度懷疑惡性腫瘤。
患者最終接受經尿道攝護腺剜除術取得更完整組織樣本,確診攝護腺癌。經詳細評估並考量術後生活品質,他選擇接受「海神無創標靶消融術」。手術全程無刀口、無放射線,僅利用MRI與高解析度超音波影像導引聚焦超音波能量,精準消融腫瘤,不到一小時即完成,術中幾乎不出血,術後恢復快速。
前述患者於術後第10天即拔除尿管,第18天PSA下降至0.203 ng/mL,一個月追蹤值進一步降至0.09 ng/mL,且未出現尿失禁或性功能障礙,恢復良好。
「海神刀」創新突破,提升治療品質與生活品質,保性福 免漏尿
攝護腺癌治療方式多元,取決於癌症的分期、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及個人對於術後生活品質的要求而定。常見的治療包含根除性手術、放射線治療、荷爾蒙治療、化療,以及新興的海神無創標靶消融術(海神刀)。傳統手術雖具根除性,但術後常伴隨尿失禁(5%–25%)與性功能障礙(25%–80%)風險。
吳盛川醫師表示目前的各種醫療計畫,無論是藥物或手術都已經強調聚焦在精準醫療。「海神刀」透過MRI與高解析度超音波融合技術,結合高強度聚焦超音波(HIFU),可精準定位病灶並加熱至腫瘤壞死。全程由醫師即時監控,避開與性功能與排尿相關的神經與括約肌結構,因此相較於根除性攝護腺手術的病人,較不易產生勃起功能喪失及尿失禁的狀況,術後滿意度高。
提醒民眾:PSA正常也不能掉以輕心
吳醫師提醒民眾,根據研究統計顯示,即使PSA數值低於4 ng/ML的患者仍有8%的機率罹患攝護腺癌。因此,年過40歲的男性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也建議每年定期檢查PSA,以利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
若出現排尿困難、頻尿、夜尿、尿速減慢等症狀,應盡快就醫由泌尿科專科醫師診治。攝護腺癌的治療需根據病情分期、個人健康狀況與生活需求進行全盤考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並持續追蹤管理,以確保長期健康與生活品質。
更多新聞推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