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通靈人也講科學!《登出地球》Podcast從靈魂療癒到量子科學,帶你溫柔探索宇宙

優活健康網

發布於 3小時前 • 楊艾庭

當世界讓你疲憊不堪,有沒有那麼一刻,你曾渴望「登出地球」?在一場尋找內在安寧的時代潮流中,有兩位有趣的Podcast主持人悄悄打開了另一道門。Kumo 和 Alice,不是電影裡飄來飄去的通靈人,而是一對帶著日常幽默與理性腦袋的靈性探索者。他們主持的《登出地球》Podcast,用一種輕鬆卻深刻的方式,陪伴聽眾從現實抽身、回到自己,進行一場身心靈的柔軟練習。

「通靈人」的日常有什麼不一樣?

Kumo 是原本是無神論者,而且擁有一顆超級理性的腦袋,大學是工業設計系畢業,本業是介面設計師;Alice 則是出社會後跟著媽媽一起修行,較早開啟通靈能力。他們的背景都很平凡,卻都在某個人生節點悄悄打開了「與宇宙連線」的開關。比起想像中神秘莫測的通靈畫面,Kumo 說,「其實我們平常就是普通的上班族。」有一點不一樣的是,變得比較忙碌,因為學會通靈就像一種新的技能,所以下班之餘也會一邊抽空研究學習,像是易經占卜、阿卡西、礦石水晶等。

Kumo 從小對宗教就不特別感興趣,直到出社會當上主管,壓力大到失眠,他才因緣際會接觸冥想。Netflix 上的冥想影片成了他最初的療癒良藥,也意外開啟了他與宇宙對話的能力。有次冥想時,他眼前浮現一個滿是扶桑花的場景,許多小精靈哭著圍繞他。他後來嘗試和他們對話,才知道她前世是在天界照顧扶桑花的仙子,「我居然從來沒跟他們道別。」那一刻他痛哭失聲,也開始相信,原來前世的記憶真的存在。

而 Alice 的旅程則較為顛簸。她曾長期受到阿飄干擾,身心失調,「一開始真的很怕自己講錯訊息,每次都得在菩薩面前擲筊確認。」經年累月的訓練後,她漸漸能穩定接收菩薩與神佛的訊息,也開始幫助他人釐清困境。

「登出地球」不是逃避現實,而是看見自己

《登出地球》這個節目名稱,其實來自 Kumo 一個平凡的念頭,「每天早上被鬧鐘吵醒時,我都會想,我真的要上班嗎?」那種想短暫逃離現實的渴望,成為節目的出發點。節目內容題材橫跨宇宙與心靈,但Kumo與Alice從不強迫聽眾接受某種觀點。Kuno和Alice皆表示,「我們也不只談神佛,更希望大家透過這些故事,看見自己的狀態、找到內在的安定感。」。

節目的核心,不是製造神秘玄學的感覺,而是「回到自己」、「回到當下」。他們相信,不論你用什麼方式與靈性接觸,最終目的都是安住當下、學會愛與被愛。Kumo 補充,「就算知道高我或指導靈的存在,我也不會凡事問他們。自己先努力,卡關了再尋求幫助,這才是真正的靈性與理性的平衡。」

圖/Kumo

靈性現象其實也很「科學」

雖然兩人都具備通靈能力,但他們一致強調,這不是逃避現實的魔法棒,而是一種更深的生活練習,靠日常調頻與靜心慢慢累積穩定的能量。Alice 建議初學者可以從觀想脈輪、靜坐開始,或是多走訪自己有感覺的神佛廟宇,感受支持的力量,「很多人以為靈性很玄,其實只是一種對自己誠實的練習。」而Kumo則提醒:「相信直覺就好。你喜歡的能量、主題,就去了解;不喜歡的,也不需要勉強自己接收,這是靈魂給你的線索。」

身為理性派代表,Kumo 很重視將靈性現象與科學知識交織。例如他提到:「寵物溝通其實與量子糾纏理論有點關係,是一種能量粒子的共振與同步。」Alice 則分享她在靈魂療癒中使用平行時空的概念,來協助個案重整過去與未來的糾結。他們希望讓聽眾知道,靈性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信仰問題,它可以是一種內在的探索,也可以有理論基礎的支撐。

圖/Alice

不需要依靠神佛 而是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

自Podcast開播以來,《登出地球》吸引了不少來自不同領域的聽眾。他們有的是迷惘的上班族,有的是正經歷人生轉折的旅人,也有對宇宙充滿好奇的「地球小孩」。許多人私訊表示,透過這個節目,他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不是孤單的,「原來也有人有類似的感受、經驗,而且可以被理解。」這些留言成了 Kumo 與 Alice 繼續創作的動力。

對於未來,他們希望邀請更多身心靈工作者參與節目,一起分享宇宙與人心之間的故事。而最想傳達的訊息只有一句:「你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在神佛或高維靈性,真正的自由,是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者。」在這個忙碌而迷惘的世界裡,如果你也有一刻想按下「登出地球」的按鈕,也許這個節目能給你一絲安慰,宇宙很大,你不是孤單的,而最強的導航系統,其實早就藏在你的心裡。

收聽登出地球:https://pse.is/7yr95d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沈玉琳驚罹血癌!每10萬人中有5人發病 醫揭「常見4症狀」

CTWANT
02

血癌來得又快又猛!醫揭「致病元凶」 這個最早症狀常被當作小毛病

常春月刊
03

沈玉琳罹患血癌!發病原因曝光 治療方式與存活率一次看

緯來娛樂新聞
04

小腹變大、半夜常醒?醫警告「皮質醇過高3大徵兆」 教你自我檢測

常春月刊
05

感冒病毒恐喚醒「沉睡癌細胞」!研究:癌轉移風險增加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7-ELEVEN攜手300家診所打造全台血壓監測網絡 千禧健康基金會推動超商診所合作新模式 社區健康照護再升級

優活健康網

父親節特別企劃!桃醫辦「爸愛說出口」關懷男性身心需求

中天電視台

孩童戽斗影響咬合與消化! 機能性戽斗把握黃金期矯正

NOW健康

孕媽注意!懷孕期間感染屈公病 寶寶恐面臨發展遲緩風險

中天電視台

白血病纏身!沈玉琳低調轉院…到台大醫院評估骨髓移植

中天電視台

細菌把肺部吃破洞、關節痛到炸裂…提防暴雨後「隱形敵人」!屈公病、類鼻疽、登革熱症狀有哪些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97歲爺盼夢中安逝,卻遭插管、電擊拉回人間…一坪半打造居家安寧空間:人生最後一哩路,求的是尊嚴與平靜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吃一口就超標?美心臟協會示警外食鈉過量 甜點也藏鹽!

TVBS

出生12天嬰染「屈公病」臉變黑!醫:重症恐致肝衰竭 孕婦「1點」要警惕

健康醫療網

排尿困難恐是攝護腺肥大!「水蒸氣微創消融治療」可不破壞尿道結構

Heho健康

「立秋」宜調養脾胃!中醫師建議吃 8 食材健脾祛濕、清熱解毒

Heho健康

沈玉琳罹血癌傳「急轉診台大醫院」治療評估!院方回應了

三立新聞網

沈玉琳罹患血癌! 醫揭:4種習慣為隱形殺手

民視新聞網

吃膠原蛋白、胎盤素養顏,1成分恐致「內膜病變」!子宮內膜癌病例激增10倍…醫:這些東西都要遠離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她沒亂吃藥卻慘淪「洗腎」!醫:不是開玩笑的

藝點新聞

恐慌症發作擔心快死掉?醫揭13項症狀,助降低患者負面思考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老婦肌肉痠痛狂擦藥膏...竟擦到洗腎!醫示警:「2族群」最危險

TVBS

夏天也別輕忽流感!江蕙感染取消演唱會 醫揭3警訊判斷是否併發肺炎

Heho健康

確診第二期攝護腺癌 7旬牧師籲定期接受PSA篩檢:健康從「腺」在開始

風傳媒

與沈玉琳同是白血病 楊月娥女兒靠標靶、吞2500顆藥抗癌重生

Heho健康

酸痛貼布別亂貼!搞錯用法恐傷肝腎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健康網》沈玉琳罹血癌 醫警50歲以上成年人風險高

自由電子報

感冒恐喚醒癌細胞! 醫揭「白介素-6」是關鍵

中天電視台

批健康食品是假象 台大名醫揭「台灣洗腎真相」:龐大產業利益

CTWANT

急迫型尿失禁頻尿,治療新選擇!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減少頻尿急迫感

華人健康網

獨家》醫師半薪免稅公式曝光!是止離職潮的奇效偏方,還是犧牲國庫的安慰劑?

康健雜誌

孕婦染屈公病,胎兒在子宮內暴露於病毒,長大恐發展遲緩、自閉,醫師呼籲準媽媽落實防蚊措施

媽媽寶寶

遠離沈默的癌症威脅 奇美醫院呼籲重視定期健康檢查

台灣好新聞

沈玉琳確診血癌!年增1600例 醫揭骨髓性、淋巴性差異

中天電視台

沈玉琳證實罹血癌!醫揭警訊:男性貧血千萬別輕忽

中天電視台

父親節做癌篩送健康!新北萬份實用好物等您拿

中華日報

無糖飲免稅通過,醫提醒:手搖飲、代糖飲藏健康危機

Heho健康

傳統假牙製作費時又不自然 3D影像結合AI客製化假牙

NOW健康

沈玉琳罹血癌!一發現常是「末期」 醫揭5症狀是警訊

三立新聞網

醫起看/為緩解肌肉痠痛!她擦藥膏竟擦到洗腎

EBC 東森新聞

頻尿還憋不住恐是「急迫性尿失禁」 醫:常被誤認是感染

ETtoday新聞雲

沈玉琳確診血癌進行化療!骨髓移植是什麼?《血癌攻略》揭5種血癌類型

華人健康網

台南奇美醫院宣導攝護腺癌篩檢 籲關心父親健康

中央通訊社

為減肥不吃早餐?韓研究:不按「生理時鐘」吃飯 減重不成還影響血糖!

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