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確診血癌進行化療!骨髓移植是什麼?《血癌攻略》揭5種血癌類型
藝人沈玉琳6日晚間在臉書發聲,透露確診血癌,接下來會好好治療、休養,並喊話後會有期。他日前一度因多重器官衰竭緊急住進三軍總醫院,目前已經脫離險境,並將進行化療、評估骨髓移植。
過去戲劇常安排罹患血癌等同「絕症」的劇情,讓人聞之色變,部分確診病人甚至因錯誤印象,規避正規治療而錯過最佳時機。但現在醫學進步,只要與醫療團隊合作,接受適當的治療,多數的病人都能控制得很好。
血癌無期別之分,一經確診便是「四期」
血癌為全身性疾病,不正常的血球會隨血液循環至全身,因此與常見癌症不同,並無期別之分,通常一經確診便是「四期」;且急性血癌病程進展常來勢洶洶,很多急性血癌病人初期無症狀,一旦發病便需長時間住院接受治療。
血癌分為5種類型
癌症希望基金會在《血癌攻略》中指出,血癌也就是白血病,指的是從造血器官「骨髓」長出來的癌症,當骨髓血液中的癌細胞占比超過20%時,醫學上即定義為「血癌」。骨髓血液中的癌細胞會隨著血液循環遍及全身,屬於全身性疾病。根據病程進展速度、癌細胞成熟度、細胞來源、型態特徵,分為5種類型: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好發於65歲以上長者,是台灣最常見的成人白血病。由於骨髓芽細胞無法正常分裂、分化及成熟,進而這些芽細胞散佈在血液及骨髓中,取代正常血球。常有發燒、瘀青、疲倦等症狀。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 好發於10歲以下兒童,但在成人中,也有一定的發生率,約佔所有白血病的11%。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因淋巴性芽細胞停止分化及異常增生而引起,以細胞特性,可區分為B細胞與T細胞兩大類型。症狀上常出現貧血、出血、感染,有時也會合併淋巴腺腫大及肝脾腫大,甚至侵犯中樞神經系統。T細胞型有時會以縱膈腔腫瘤來表現。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好發在60歲以上,因骨髓造血品質異常,不能生產足夠健康的白血球、紅血球及血小板。臨床上以骨髓芽細胞(myeloblast)所佔比例多寡來作為疾病進程的主要依據,30~40%會轉變為急性白血病。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 好發於40~60歲成人,是一種骨髓增生性疾病,病程進展較慢,但若未治療,數年後可能會轉成急性白血病。發生原因是人體的「第9對與第22對染色體」發生轉位,第9對染色體的ABL基因接到第22對染色體上的BCR基因,形成帶有BCR-ABL融合基因的染色體片段,被稱為「費城染色體」,進而造成大量的白血球異常增生。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 常發生於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淋巴球癌化導致異常增生,可分為B細胞型及T細胞型,以B細胞型較常見。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是無意間抽血被發現淋巴球增生,部分病人因貧血症狀或淋巴結腫大而就醫。
血癌怎麼治療?
治療方式依種類與分期而定,常見方法有:
1.化學治療(Chemotherapy):破壞快速分裂的癌細胞。
2.標靶治療(Targeted Therapy):專門攻擊癌細胞特定突變。
3.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利用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4.放射治療:有時用於淋巴瘤。
5.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對某些難治型血癌提供根治希望。
6.口服藥物(如CML的Imatinib):變成慢性病管理方式。
治療期間,患者可能需要經歷數次抽血檢查、骨髓穿刺、化療或標靶治療等,這些數據紀錄能幫助您判斷自己的身體狀況穩定與否、是否可持續治療或接受移植等。
骨髓移植是什麼?
傳統骨髓移植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一種,它是利用「骨髓」的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骨髓移植」其實就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一種。《血癌攻略》以下也特別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什麼?
癌症希望基金會在《血癌攻略》中指出,針對復發或初診斷評估為預後不良的血癌病人,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常做為治療方法之一。通常會在化療療程到一段落時,再給與高劑量治療合併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以減少復發機會。
移植的重點是透過高劑量化學治療或加上全身放射線治療,來根除癌細胞,但同時也會導致血球迅速下降,免疫力低下,此時就需要移植健康的造血幹細胞,以重建病人的造血及免疫功能。
一般造血幹細胞移植分為自體移植與異體移植,自體移植是輸注自己預先冷凍儲存的造血幹細胞;當病人的骨髓中有癌細胞或功能缺損時,就需要輸注其他健康捐贈者的造血幹細胞來進行異體移植。
【醫師小叮嚀】:
另外,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表示,血癌會讓我們的白血球、紅血球或血小板出問題,進而影響免疫力、運氧能力,甚至導致出血不止。血癌有時很嚴重,有時卻可以控制得很好。比如小朋友常見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成功率超過九成;而像「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現在有口服藥可以讓病人像慢性病一樣生活很正常。
但也有比較難治的血癌,例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或「多發性骨髓瘤」,這些病常常容易復發,需要更強烈的治療,甚至考慮做骨髓移植。
提醒病人與家屬,血癌不等於絕症,愈早發現愈能控制。有些血癌可長期共存,甚至治癒。透過正規治療、良好營養與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手刀快來點!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