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睡眠時間與死亡率! 過度睡眠可能比睡眠不足更加危險

NOW健康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 編輯部 整理報導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許多人習慣在週末補眠來彌補平日睡眠不足。然而,過度睡眠可能比睡眠不足更加危險;研究顯示每天睡眠時間達到10小時的人群,死亡率竟是正常睡眠者的3.5倍。

睡眠時間與全因死亡率之間 呈現「J型關聯」

一項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大型薈萃分析,追蹤全球1,526,609名參與者的健康數據,研究結果顯示,以7小時睡眠作為基準點,當睡眠時間延長至10小時時,死亡風險上升37%,11小時更高達55%。更值得關注的是,最新發表在《GeroScience》期刊的薈萃分析研究指出,短睡眠時間(小於7小時)與死亡風險增加14%相關,而長睡眠時間(大於等於9小時)則與死亡風險增加34%相關。值得注意的是,長睡眠對女性的影響更為顯著。

2021年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網路期刊,有研究日本、中國、新加坡和南韓成年人睡眠時間與總體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發現睡眠時間與全因死亡率之間呈現「J型關聯」,7小時的睡眠時間與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原因死亡相關的最低點。

醫學研究明確指出每日睡眠6至8小時 是維持健康最佳時間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的專家小組建議,年輕成人和成年人(18至64歲)的理想睡眠時間為7至9小時,老年人則建議7至8小時。這個建議是基於多項科學研究和專家共識制定的。醫學研究明確指出每日睡眠6至8小時是維持健康的最佳時間區間。雖然有些人在6小時睡眠後就能精神飽滿,但從健康角度而言,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能夠提供身體充分的修復時間,同時避免過度睡眠帶來的負面影響。

自律神經系統是人體維持生命基本機能的重要系統,包括心跳調節、體溫控制、呼吸頻率和消化功能等。這個系統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組成,兩者需要保持動態平衡以確保身體各項機能的正常運作。長期過度睡眠會破壞這種精密的平衡機制,導致副交感神經過度活躍,交感神經相對不足。這種失衡會造成血液循環變慢、新陳代謝下降、消化功能紊亂等健康問題。

長期睡眠時間過長 與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密切相關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薈萃分析研究說明,長期睡眠時間過長與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加有關。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礎,會導致血管彈性下降、血流阻力增加,最終引發各種心血管併發症。血管硬化是過度睡眠導致的另一個嚴重健康問題。長期睡眠時間過長與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密切相關。血管內皮是血管壁的最內層,負責調節血管的收縮和舒張,維持血液流動的順暢。當血管內皮功能受損時,血管會失去正常的彈性,變得僵硬和狹窄。硬化的血管更容易破裂或被血栓阻塞,大大增加了中風的風險。

過度睡眠對人體代謝系統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睡眠時間過長會干擾身體的糖分代謝機制,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胰島素是調節血糖的重要激素,當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時,血糖水平就會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睡眠的目標不是追求更長的時間,而是讓我們在醒來時感到精神飽滿、充滿活力,準備迎接新一天的挑戰。

文字編輯:辰蘊如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再生醫療雙法明年上路 TPMS首度引進FACT國際認證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吃膠原蛋白、胎盤素養顏,1成分恐致「內膜病變」!子宮內膜癌病例激增10倍…醫:這些東西都要遠離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2

沈玉琳罹白血病!醫示警出現「這徵兆」要注意

三立新聞網
03

比咖啡還有效!他「這樣吃」找回精神 還激瘦10公斤

三立新聞網
04

97歲爺盼夢中安逝,卻遭插管、電擊拉回人間…一坪半打造居家安寧空間:人生最後一哩路,求的是尊嚴與平靜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5

沈玉琳確診血癌!醫示警:中壯年男出現「這5徵兆」快就醫 疲倦、變瘦注意

常春月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熱銷17年傳奇再進化!統欣生技傾20年功力,推「五行舒眠精力湯」搶攻千億睡眠商機

姊妹淘

08月08日 父親節

Heho健康

90%人群曾感染EB病毒恐害身體細胞癌化!抗病毒、提升免疫力多喝它

健康2.0
影音

90%人群曾感染EB病毒恐害身體細胞癌化!抗病毒、提升免疫力多喝它

健康2.0影音
影音

養生搓耳法錯很大?中醫師示範安全揉耳技巧【TODAY健面聊_QA|吳宏乾中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耳進水別亂甩!1招用鹽水就搞定不傷耳膜!【TODAY健面聊_QA|吳宏乾中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每天按耳珠30秒!中醫師教你改善鼻炎、防感冒【TODAY健面聊_QA|吳宏乾中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一揉就頭暈?你可能刺激到副交感神經!醫師教正確揉法【TODAY健面聊_QA|吳宏乾中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坐骨神經痛老是復發?中醫師教你一招舒緩法,不靠藥也有效!【TODAY健面聊_一分鐘小教室|吳宏乾中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了解耳朵穴位好處多 醫:可預防失智耳鳴(下)【TODAY健面聊|吳宏乾中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突然耳鳴怎處理?醫師獨家按摩法首公開(上)【TODAY健面聊|吳宏乾中醫師】

TODAY 健面聊

健康網》沈玉琳罹血癌 醫:3症狀中1項建議抽血檢查

自由電子報

2025 年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十年研究發現 SNAP 效益與減慢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科技新報

陳潔雯醫師專欄⟫拍婚紗照、形象照前這樣準備,醫師的六階段科學變美計畫!

好食課

【哺乳心樂園】緊急災害時的嬰幼兒哺乳怎麼做?平日提高母乳哺育率,儲備災害應變能量

媽媽寶寶

憂鬱父親節?調查:43%爸爸心理健康亮紅燈 超過半數不會求救

健康醫療網

尼安德塔人基因牽動現代腦部疾病

明日科學

好處不只增肌減脂!營養師曝:每天早上一杯豆漿,竟藏「3大驚人優勢」

潮健康

今年首例廣東移入屈公病!中部 4 旬婦返台後發燒、關節痛確診

Heho健康

癌症精準治療新革命!認識「銳視刀」的除癌優勢、適合族群

Heho健康

45+章子怡紅毯氣場全開!中醫解析「凍齡秘密」:自律生活法、腳底按摩養好狀態

姊妹淘

8成年輕人因青春痘陷焦慮 僅5%就醫!知名網紅「誤信偏方」慘變敏感肌

健康醫療網

喝咖啡防癌!深焙vs.淺焙哪個好?醫:「它」是關鍵

三立新聞網

喝茶一定養生?醫揭4大喝茶誤區 這時間別碰

CTWANT

13至24歲梅毒感染連續4年上升 性病匿名快速篩檢啟動

NOW健康

即溶咖啡喝太多,黃斑部病變風險高出7倍!黃斑部病變三階段症狀一次看懂

有醫靠

膿痘不一定是青春痘!化膿性汗腺炎易誤判 健保納中重症生物製劑給付

風傳媒

豪雨後感染風險高!疾管署籲落實防護 高危險群出現症狀速就醫

健康醫療網

防曬怎麼挑?質地清爽、潤色兼保養 環保概念也成焦點

NOW健康

4種看似健康但千萬不能多吃 「營養口糧上榜」沒運動就吃會更胖

壹蘋新聞網
影音

沈玉琳罹血癌搶命中! 醫示警:出現4徵兆快就醫 ‪@ChinaTimes‬

中時新聞網

無痛血尿不能輕忽,恐是泌尿上皮癌!醫籲:出現「這些」症狀,早診斷早治療

華人健康網

屈公病增1例境外移入!中部40多歲女赴廣東訪友 回台「這些症狀」確診

CTWANT

發芽到底能不能吃?農業部公布9種常見食材,「這一種」絕對不能吃

造咖

中西醫合療精準互補,個人化治療癌症、減副作用不適

Heho健康

余忠仁接任台大醫院院長》醫界高度期待 陳培哲:新院長應改革體制、扛起社會責任

信傳媒

逾8成年輕人陷青春痘、痘疤「容貌焦慮感」!外用A酸第一線用藥穩定控制

華人健康網

花蓮慈院用歌聲挺父親 癌友歌神舉辦病房音樂會

TCnews 慈善新聞網

翁洗牙「滿嘴鮮血」血流不止!檢查竟確診骨髓性白血病

中天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