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8歲女童內褲出現血漬!醫示警為性早熟,這類飲食恐讓孩子提早發育

未來Family

發布於 04月08日00:25 • 未來Family編輯群

孩子「肉肉的」沒關係?肥胖恐刺激兒童性早熟

給孩子最好的兒童節禮物,不只是玩具,更是健康未來!初日診所小兒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師王律婷提醒,許多人誤以為「小時候胖不是胖,長大會抽高」,但根據世界肥胖聯盟官方期刊《肥胖評論》研究顯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肥胖的孩子,成年後持續肥胖的機率高達 5 倍!此外,肥胖還可能導致青春期提前,進而影響身高發育,甚至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

王律婷醫師分享,她曾診治一名 8 歲女童,因家長發現內褲有血跡,才驚覺異常帶來就醫。檢查發現,該女童不僅BMI高達 22.2 (大於 95 百分位),已達肥胖標準,還出現脖子後方暗沉、乳房發育等性早熟症狀。家長原以為她只是「肉肉的」,未特別留意這些異常變化,差點錯過黃金治療期。

進一步詢問飲食習慣後,女童從小就偏愛高糖、高油、高精緻澱粉食物,如早餐多以吐司、饅頭配調味乳;放學後則愛吃雞蛋糕、麵包或餅乾當點心且正餐幾乎不吃青菜。長期攝取過多熱量、缺乏膳食纖維,導致她的體重遠超出生長曲線。

王律婷醫師進一步解釋,體內脂肪過多,會使瘦素濃度升高,可能會促使兒童提早進入青春期,尤其女孩影響更為明顯。根據一篇刊登在《BMC pediatrics》期刊上的研究,超重或肥胖的兒童發展成中樞性性早熟(CPP)的風險約為正常體重兒童的 2 倍。

過量的瘦素也可能加速生長板的密合,影響身高。另外,孩子在青春期胰島素阻抗會升高,同時間合併肥胖問題,更容易影響血糖與脂肪代謝。這也意味著肥胖孩子可能提早長高,但由於生長板提前閉合,導致最終成年身高受到影響,同時也身處於糖尿病的風險之中!

王律婷醫師提醒,預防兒童肥胖應從飲食、運動、睡眠三方面著手:

1、吃對不吃多: 選擇高營養、低糖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D、鋅、鈣、魚油與葉酸,尤其早餐至關重要,可降低胰島素阻抗並提升學習表現。

2、建立運動習慣: 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一小時以上。可選擇跑步、腳踏車等有氧運動,或透過跳繩、足球等鍛鍊肌力。

3、10點前就寢: 充足睡眠不僅有助於記憶與學習,也影響生長發育。學齡兒童與青少年應確保每晚10點至早上7點的睡眠時間,以降低肥胖風險。

王律婷醫師強調,孩子的成長發育與全家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家長若能共同參與健康生活,孩子的改變效果會更顯著。例如,全家一起學習「 211 飲食法」,將每餐的餐盤分成 4 等分,以蔬菜、全穀類、蛋白質的比例 2:1:1 設計,也就是蔬菜類佔1/2 、全穀類1/4,以及蛋白質1/4來選擇適合的三餐。 言教不如身教,當家長願意做出改變,孩子的健康一定會更好。

首圖:shutterstock

>>免費訂閱《未來Family週刊》全方位教育教養媒體,教好孩子不求人!
>>加入《未來Family》好友!看更多內容!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出身擁有60多位醫生的家族,因一場火警而嶄露頭角!台大醫院新院長余忠仁如何做醫界龍頭老大?

康健雜誌
02

補教名師猝逝!醫曝3動作掌握腦中風黃金救援4.5小時

健康2.0
03

大腸癌塞腸!40多歲男腹脹痛、狂吐黃汁 醫揪「1習慣」增1.4倍風險

健康2.0
04

不是蛋白飲、雞胸肉!醫揭「1物」最能增肌:還能補鈣

三立新聞網
05

28歲女「口臭長達5年」沒在意!體檢才知竟是胃癌前兆 疑吃飯1壞習慣釀病變

姊妹淘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5

Shao
要仔細詢問是否被侵犯
04月08日23:58
Nætalÿ♥️
臺灣的父母大多都不會叫小孩運動 而且父母自己也很肥
04月08日06:06
Jyun
性早熟長不高,家長要多注意
04月08日03:45
林國榮
我看到的數字,醫生這個職業在臺灣是壽命最短的一個族群,所以只要醫生說的,我都做相反,希望不要步他們的後塵,成為短命鬼
04月08日01:11
耳令
22.2是健康的
04月08日00:52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吃水果能減肥?醫師教你健康瘦身的正確觀念

健康醫療網

醫護人員承擔壓力與暴力 研究:吃安眠藥風險是一般職業2.47倍

ETtoday新聞雲

孩子玩水防中暑必備清單!醫師:這些裝備不能少

常春月刊

有食譜》飯後喝茶可預防脂肪肝!中醫推3款「養肝消脂茶」降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

攝護腺癌竄升男癌第3位!營養師揭飲食地雷與抗癌食材

常春月刊

氣溫攀高易中暑 北慈中醫清熱解暑小妙招

TCnews 慈善新聞網

3日常食用油恐「慢性發炎」害腦霧 營養師揭簡易檢測法

CTWANT

健康網》進出冷氣房要小心!日醫:恐釀心肌梗塞

自由電子報

出身擁有60多位醫生的家族,因一場火警而嶄露頭角!台大醫院新院長余忠仁如何做醫界龍頭老大?

康健雜誌

喝咖啡防癌!深焙vs.淺焙哪個好?醫:「它」是關鍵

三立新聞網
影音

吹口哨益身心 維持肌膚緊實提升肺活量

大愛新聞影音

加熱菸解禁1/青少年加味菸使用率創新高 家長憂「校園菸害恐失控」

CTWANT

加熱菸解禁2/無助減害!9成癮君子成「雙重吸菸者」 專家建議漲價3倍反制

CTWANT

08月11日 幸福的人生是一點一滴創造出來的

Heho健康

白飯放涼恐害食物中毒!3招避免仙人掌桿菌 這樣加熱殺壞菌、毒素

健康2.0

按摩耳朵竟能控三高!中醫推2茶飲+綠豆湯1喝法護肝、防脂肪肝

健康2.0

喝無毒水!譚敦慈只取「這時段」自來水煮來喝 喝山泉水、瓶裝水好嗎?

健康2.0

日本鮮蜜瓜農藥超標33倍!最新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

健康2.0

別用這種杯子裝咖啡!小心增加糖尿病、癌症風險 各大國際研究都示警

健康2.0

補教名師猝逝!醫曝3動作掌握腦中風黃金救援4.5小時

健康2.0

大腸癌塞腸!40多歲男腹脹痛、狂吐黃汁 醫揪「1習慣」增1.4倍風險

健康2.0
影音

按摩耳朵竟能控三高!中醫推2茶飲+綠豆湯1喝法護肝、防脂肪肝

健康2.0影音

適應性放射治療 臉頰肩頸大面積腫瘤 35次銳視刀縮小

中華日報

疼痛/彎曲困難 嬤人工膝關節置換

中華日報

4孔→1孔 台大推單孔機器人手術

中華日報

114年8月起流感公費藥擴大適用!產後婦女與青少年肥胖族群納入補助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車禍骨折 電腦斷層揪早期肺腺癌

中華日報

子宮肌腺症 她尿液逆流腎水腫

中華日報

國中生喝強酸性清潔劑 化學性灼傷

中華日報

類風濕性關節炎 30歲女痛到不能睡

中華日報

戴護腰別忘運動 小心形成靠腰依賴症

中華日報

每天只要半小時!日本間歇健走法爆紅 快慢交替助減脂和降血壓還能護關節

CTWANT

疏於保濕 16歲異膚患者皮膚苔癬化

中華日報

過度謙虛恐成為自我否定催化劑! 專家教2招找回光芒

健康醫療網

網傳國內屈公病恐「大規模流行」 疾管署闢謠:不會人傳人

CTWANT

網傳屈公病人傳人、衛福部不疫調 疾管署:經病媒蚊傳播 皆積極調查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28歲女「口臭長達5年」沒在意!體檢才知竟是胃癌前兆 疑吃飯1壞習慣釀病變

姊妹淘

職場新鮮人容易讓眼睛也「過勞」 眼科醫:再忙也要每半小時短暫休息

健康醫療網

楊千霈動刀摘除扁桃腺!2週難發聲 醫:勿做「1動作」防血管爆開

三立新聞網

基因中 8% 是古病毒?「垃圾 DNA」翻身 研究揭早期發育關鍵角色

CTW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