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搜尋帶來「零點擊」!Google 如何革自己的命、拿回搜尋主導權?
當你想查資料時,會用 Google、ChatGPT,還是 Perplexity?
搜尋,曾是我們理解世界的起點,但吸收資訊的途徑已經改變。2025 年的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Google 正式推出 AI Mode(AI 模式,台灣推出時程尚未公布),相當於把聊天機器人直接內嵌在 Google 搜尋裡。
未來,你只要對 Google 說:「我要規畫 5 天京都自由行,要帶爸媽同行,一共 3 人,每人預算 5 萬。」它就會給出從路線、交通方式、住宿,到景點等完整行程建議,你不需要點進任何網站,所有資訊一次到手。
這樣的搜尋方式,不只讓過程更快,也讓「點擊」這件事變得多餘。換句話說,Google 這次的大動作更新,把人們推往「零點擊」(zero click search)時代。
Google 為何更動搜尋引擎設計,革自己的命?
不過,為什麼 Google 要自己更動搜尋引擎設計?
其實,早在 2021 年,Google 內部就曾出現「讓 AI 直接回答搜尋」的提案,但最後胎死腹中,不是技術不到位,而是沒人敢動 Google 的本業:關鍵字廣告。
作為流量分發業者,搜尋引擎會找出有價值的網站、導流、變現、分潤。但在 2022 年底 ChatGPT 問世後,Perplexity、Felo 等新興搜尋工具打破這套規則,直接回答問題、甚至撰寫專業摘要,掠奪使用者的注意力。
Google 這才發現,與其讓使用者流向別人家的 AI,不如自己做一個比誰都好的 AI,即便要因此改變自己的商業模式。因爲人們要的,不再只是「去哪裡找答案」,而是直接拿到答案。
但為此,Google 在過去 2 年吞下不少敗仗,例如語言模型 Gemini 在 AI Overview 上線時錯誤頻傳,給出「吃石頭有益健康」的建議。《連線》(Wired)指出,Google 一開始極力淡化這些錯誤,直到負責搜尋業務的副總裁發表聲明,才開始調整演算法與內容篩選。
一番整頓後,Google 終於重新拿回搜尋生態的主導權。這次不只端出 AI Mode,還有「agentic search」(代理搜尋),比方說你問:「幫我訂明年春天台北到首爾的機票」,AI 會自動登入機票官網、比價、完成購票,甚至將票券寄到你的信箱。
零點擊時代來臨!內容網站自然流量腰斬,誰的衝擊最大?
無論是哪種模式,未來使用者會愈來愈少點進入網站,讓網站的自然搜尋流量下降。《彭博》(Bloomberg)指出,AI Overview 上線後,多數小型網站的搜尋流量瞬間腰斬,有人失去 90% 的讀者,也有創作者因廣告收入暴跌而不得不結束更新網站。
如果搜尋引擎不再導流,首當其衝的,是答案太明確、問題太簡單、可以「一句話講完」的領域。
擁有 10 多年 SEO 行銷顧問經驗、客戶涵蓋遠傳電信、誠品等千家企業的 Harris 先生觀察,健康與保健類網站受創尤其嚴重。像是販售營養保健品、經營健康資訊平台,或教人如何選擇運動器材的網站。
過往使用者搜尋「維他命 B 群的功效」,還會點進幾篇文章交叉比對、看網友心得或查詢成分差異。現在,AI 搜尋可以給出一段完整摘要,列出 B 群的主要功能與適合族群。一旦使用者得到答案,搜尋過程也就終止,不會為網站帶來流量。
受影響的不只健康類型,實用型內容像是查詢床架尺寸、筆電規格、BMI 計算、旅遊天氣等資料,通通都在 AI 的狙擊範圍內。簡而言之,能被快速整理、標準化、模組化的內容,愈容易被 AI 取代。
3 問題檢視,在 AI 搜尋下,你會被取代嗎?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受到負面影響,需要複雜決策和深度判斷的內容,在 AI 搜尋時代仍有優勢。
Harris 指出,雖然 AI 可以講出咖啡沖煮步驟,但當使用者問「新手該買哪一台磨豆機」時,AI 只能列出幾款產品和參數,未必能正確回答「你只是偶爾喝的話,手磨就夠了;但如果每天喝,電動比較省事。」這樣的答案需要根據個人習慣、生活節奏,甚至預算與品味來下判斷,是 AI 難以做到的。
室內設計師也類似,AI 可以回答家具標準尺寸,但如果問「我家是老公寓,天花板很矮,要怎麼佈置才不壓迫?」AI 的建議就開始模糊,因為設計這件事不只是規格拼湊,而是風格選擇與情境設計,帶有品味與空間感知的判斷。
當搜尋走進 AI 時代,沒有人能全身而退,但你可以先問自己 3 個問題評估自己有多危險:
1.我提供的內容是不是一句話就能說完?
2.看完 AI 的回答後,用戶還會需要我嗎?
3.我的專業判斷,值得信任嗎?
如果你不只是提供資訊,而是輔助選擇,加上觀點、比較、踩雷經驗、實測心得等內容,能讓使用者獲得像「健身新手該吃哪種蛋白粉?」「這個症狀要看哪一科?」這些沒有所謂正確答案的解答,就還能占有一席之地。
資料來源:Bloomberg、Wired、Google
核稿編輯:林庭安
延伸閱讀
AI 工具大比拚!第一名不是 ChatGPT、Gemini,黃仁勳也愛用
ChatGPT、New Bing 夾擊 Google!AI 時代來臨,SEO 的未來何去何從?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