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菇類零食營養流失多,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宜慎食
菇類零食因方便美味,深受消費者喜愛,但其加工過程中的營養流失與成分安全問題,值得關注。專家提醒,乾燥菇類零食雖富含膳食纖維,但不宜長期大量食用,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需謹慎。
市面上常見的菇類零食,主要是利用現代脫水技術將新鮮菇類去除水分,製成方便保存與食用的乾燥食品。不同的脫水乾燥方法,會對蔬菜的營養成分、色澤及風味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據專家洪若樸指出,以市面上的乾燥香菇零食為例,其顏色與新鮮菇類有明顯差異,且口感、香氣及外形無法辨識是否添加其他化學成分。
此外,菇類在脫水過程中,原本富含的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和葉酸,以及抗氧化物質,都會大量流失,導致營養價值大打折扣,乾燥菇類零食的營養重點多集中在膳食纖維部分。
雖然乾燥菇類零食可作為膳食纖維的補充,但專家建議,仍不宜作為日常長期食用的主食或零嘴。特別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士,應避免過量攝取。因為乾燥菇類零食中鉀、磷、糖、鈉、油脂等成分可能超標,長期食用容易加重身體負擔,影響健康。
乾燥菇類零食雖便捷且富含膳食纖維,但營養流失明顯,且成分複雜。慢性病患者應特別注意食用量,選擇時也要留意成分標示,避免影響健康。建議均衡飲食、多樣化攝取新鮮蔬果,才能達到真正的營養補充效果。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不是不吃火鍋就沒事!醫認證「防痛風要多吃4類食物」 豆製品上榜
·美關節炎基金會列「11種防痛風發作宜忌食物」! 咖啡、柑橘、豆腐竟需多吃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家裡賣鹹酥雞! 壯男26歲就胸悶心梗「血管全塞住」
CTWANT
不只是調味 專家曝吃醋能控血糖、顧胃酸、抗肥胖
ETtoday新聞雲
台灣團隊開發植物新藥平台 瞄準失智症及銀髮照護市場
健康醫療網
肺部結節疑似肺癌診斷再升級!支氣管鏡超音波導引切片檢查,精準發現癌蹤
華人健康網
全台約170萬B肝帶原者!4成民眾誤認飲食會傳染
中天電視台
夏季肌膚水分流失更嚴重?健康管理師揭保濕3大營養關鍵,從內養出穩定膚況!
潮健康
魚油怎麼挑?營養師認證5大選購原則一次公開!掌握吸收率、來源與認證才能安心補對營養
潮健康
魚的哪個部位最好吃?海大教授揭「1區域」肉質細膩:還有滿滿膠質
優活健康網
升遷夢竟敗在「腋」步之遙!醫曝職場形象的潛在影響
健康醫療網
搬出去住就是「不孝」嗎?心理師剖析心理獨立:親子關係也需距離
優活健康網
研究證實「孩子早睡」有助爸媽不失眠 名醫教4招讓兒速速躺平
ETtoday新聞雲
醫認證:「這1事」多做一點就能減肥、護心、降三高 你已天天都在做
常春月刊
突破早期肺癌復發風險 醫師建議基因檢測及術後輔助治療
健康醫療網
每日步行顯著降低認知衰退風險!阿茲海默症高風險族群更要走
CTWANT
【心跳突然加快要緊嗎?】一文看懂不同類型心悸的原因與處理方式
常春月刊
最簡單的長壽運動!健走比你想的更有效,掌握關鍵技巧越走越健康
常春月刊
AI協作預測幸福感?陽明交大攜手國際團隊探索生理數據與心理健康關聯
健康醫療網
早上排便是大腸排毒最佳時段?醫破解2大迷思!想改善便秘,養成「這習慣」是關鍵
良醫健康網
吹冷氣也可能中暑!醫揭室內熱傷害4主因:環境不通風、水喝不夠...出現5徵兆快送醫
良醫健康網
耳朵濕濕的人容易有狐臭!醫揭止汗劑「最佳使用時機」:洗澡後塗抹
優活健康網
今天過得不開心,心情低落怎麼辦?心理師教「3步驟」等情緒慢慢變好
優活健康網
消暑擋不住生食與冰品誘惑?小心腸胃拉警報!醫:維護腸胃健康三方面著手
華人健康網
不含防腐劑=安全?食安專家揭「驚人真相」:它們更傷身、害命
三立新聞網
半月軟骨不見蹤跡 異體移植穩定膝關節功能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消除肝炎不能等 花蓮慈院籲民眾參加B、C型肝炎篩檢
TCnews 慈善新聞網
比防腐劑還毒!食安專家揭「1添加物」重創腸道健康、害慢性發炎
三立新聞網
鈴木一朗性感辣照曝光!進名人堂網翻出他「最糗回憶」
壹蘋新聞網
宵夜魔咒退散!蘋果+無糖優格月減4公斤,早上起床感受「身體變輕盈」
姊妹淘
聲音沙啞、走路喘竟是罕見氣管癌 切除逾5公分氣管與重建手術救治
台灣好新聞
07月29日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
Heho健康
蚊子怕什麼?家裡2處最容易藏蚊子!滅蟲職人授無毒殺蚊妙招
健康2.0
泡茶防癌還可淨化水中重金屬!研究揭:這種茶效果好 隔夜冷泡更強
健康2.0
櫃姐眼睛過敏不只因花粉!「這東西」也是元兇 醫揭正確眼睫毛清潔方式
健康2.0
先吃飯會血糖失控?吃完菜才能吃飯?正確吃法公開
健康2.0
吃優格降「大腸癌風險」研究證實!每周至少2次 營養師建議選這種
健康2.0
女性要在乎身體年齡還是實際年齡?專家給答案 這樣保養可「逆齡」!
健康2.0
乳癌不再最可怕!醫揭更年期後 女性頭號殺手 最大威脅是「它」!
TVBS
不只花生!6大類食材藏黃麴毒素 保存撇步一次看
三立新聞網
上腹痛逾1年 罹罕見陶瓷膽囊
中華日報
定期癌篩延長餘命 最長逾3年
中華日報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