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貸令重擊1》台中海線建商爆全面停工 專家:建商三大壓力壟罩恐掀起骨牌效應
在台中海線小有名氣的建商「合總建設」驚傳資金周轉困難,日前以旗下營造公司「全勝建構」的名義向協力廠商發出緊急公告,坦言無法如期兌現工程票款,宣布即日起全面暫停工務所工程施工。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市場討論,甚至有預售屋已購客開始醞釀退戶。
台中海線建商驚傳全面停工,零星爛尾災情成房市警訊
據了解,這名建商來自於新北,旗下擁有營造廠,2016年成立初期曾在台北市文山區推案,2017年下旬搶進中台灣,開始在台中沙鹿推出「小時代」系列案,從第一期到現在已經進入第七期,目前手上有4個推案,包含一個廠辦案,三個住宅案,分為位在台中沙鹿、龍井及雲林等。
根據營造公司緊急公告的內容指出,因近年政府政策影響,直接導致不動產市場相關產業經營難度增加,該公司今年7月31日亦遭遇資金周轉困難,導致未能順利街接各項工程票款的兌現。即日起暫停所有工程施工,並請工務所通知相關廠商,公司預計三個月內通知給付工程款協調會日期,敬請各協力廠商靜待通知。
一名房產業者表示,該建商、營造廠都是來自同一家集團經營,接下來就看建商與營造廠是否進一步做切割,另外,這家建設公司對預售屋消費者的履約保證機制,皆為「同業連帶擔保」,也要看擔保公司對於是否接手續建的態度為何,最壞的情況,消費者恐面臨較高的爛尾風險。
房市急凍、銀行限縮貸款,建商三大壓力壟罩
像這一類建商出現資金周轉的問題,從2024年央行9月實施第七波管制後,不到兩個月房市買氣就明顯降溫,頓時間房市面臨風雲變色,後續市場上包括嘉義、桃園等地則陸續爆出建商資金斷鏈的案例。
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指出,一直以來中小型建商基於財力情況,通常都是透過預售案收款、銀行建築融資,來支撐興建完工,一直到後面的交屋。但現在的情況與過去大不相同,原因是,第一、建商向銀行取得土地融資,不僅土建融貸款成數降低,且18個月後若不開工,銀行逐步收回貸款和提高利率。
第二、建商開工後,透過預售的方式,取得一部份的預售款及工程款,但在房市降溫、銷售率不佳的情況下,銀行建築融資撥款也會綁定銷售率情況,也就是說,不僅搭配工程進度撥款,若建商銷售率不佳,即便銀行核准建築融資,也不見得會如期撥款給建商,恐導致建商產生第一個資金斷鏈。
第三個難關是,現在很多銀行都控管不動產貸款的集中度及水位,購屋者在交屋時銀行核貸比例比預期低,使得交屋不順利、交屋時間拉長,建商也拿不到交屋款項,這對於建商高度依賴資金鏈循環就會面臨到第二個斷鏈。
銀行建築貸款餘額創11個月新低,中小建商面臨2道資金難題
根據金管會截至今年6月底統計,本國銀行建築貸款餘額為3兆8687億元、年增率為4.54%,創去(2024)年7月以來新低;在購置住宅貸款餘額方面,6月底餘額來到11兆2557億元、年增7.33%,年增率已連9個月走低,創18個月新低。
陳碧源指出,現階段中小型建商很容易面臨前面斷鏈、後面又斷鏈的困境,一旦財務出現缺口,下面的營造廠、協力廠商都會面臨骨牌效應,「有一些小型建商可能沒有被市場上發現,就私底下直接找別人來接盤。」
陳碧源也觀察,有一些建商評估不划算,乾脆都已經不推案了,直接處分土地資產或是暫時先持盈保泰,他認為,這段時間口袋深的建商比較不容易出問題,但最怕的是,過去很多「一案養一案」的建商,或是2017年才出來的建商,他們過去只經歷房價上漲,沒有太多資金控管經驗者,恐怕出事的機率就會比較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