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大對決】2025 首屆人形機器人運動會落幕, AI 演算法、科技軟硬體決勝負
《Global Times》報導,2025 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落幕,這項將運動、藝術與應用場景結合的賽事,吸引全球 16 個國家、280 支隊伍參與,共進行 487 場比賽,展示人形機器人在體育跨領域合作。
中國機器人擊敗德國,端對端演算法成奪冠關鍵
亮點賽事中,中國的機器人製造商 Unitree 包辦 1500 公尺、400 公尺、4×100 公尺接力及 100 公尺跨欄等四面金牌,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天工Ultra」以 21.50 秒奪下短跑冠軍。Unitree 執行長王興興向《Global Times》表示,田徑比賽並非直接應用場景,但高強度競賽能驗證軟硬體可靠度,「如果機器人在激烈運動中仍能保持穩定,就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
足球項目部分,北京清華大學「Hephaestus 隊」擊敗德國 HTWK Robotics+Nao Devils 成功奪冠。《Global Times》指出,北京清華大學的致勝關鍵來自端對端演算法的強力遠射,成為比賽分水嶺。北京清華大學機器人控制實驗室主任趙明國賽前受訪表示,德國隊底子深厚,勝負難料;德方成員 Polter 則指出,隊伍已成立 16 年,程式碼基礎成熟,是他們的優勢。
葡萄牙米尼奧大學教授、團隊負責人 Antonio Fernando 向《Global Times》表示,團隊多年參加 RoboCup,首次嘗試人形機器人,雖然移動速度較慢、精準度不及輪式機器人,但更具挑戰性。荷蘭 Nao 隊負責人 Harold 則指出,此次參賽機器人搭載更強運算能力,能測試進階 AI 演算法,包括更精準的視覺、更流暢的步態及動態射門,強調讓機器人在賽中「傳球」而非「帶球」是關鍵戰術。
培養機器人進步與協作,收集數據助產業應用
《CNN》報導比賽過程中,田徑賽道上人形機器人全速奔跑時突然摔倒,引起現場觀眾驚呼連連。其中一場足球賽則出現四台機器人撞成一團畫面,在 1500 公尺長跑賽事中,也有機器人途中突然倒地,雖然跌倒頻繁、時常需要工作人員協助,但不少機器人能自行站起,展現進步能力,也贏得觀眾鼓勵。
近期,中國相繼舉辦多場重量級機器人活動,除了此次的「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北京登場,還有機器人大會以及專門販售人形機器人的門市開幕,展現推動產業的決心。
《CNN》提及,主辦單位表示這場賽事除了娛樂效果,更是寶貴的數據收集機會,有助於未來開發工廠機器人。評論指出,足球賽事可訓練機器人的協作與協調能力,未來有望應用在需要多機械手臂、多人機器人協同作業的生產線上。
此次機器人大賽門票售價從 128 元到 630 元人民幣不等,賽事組委會市場開發部部長趙東偉向《Global Times》透露,目標將賽事打造成「第三奧運」──繼夏季與冬季奧運之後融合科技與體育的國際品牌。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Global Times》、《CNN》,圖片來源: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官方微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