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讓醫生退化?】研究:使用 AI 的醫師,癌症偵測力下滑
多年來,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一直被視為能與人類醫生匹敵,甚至超越他們的革命性技術。然而,一項刊登於《柳葉刀胃腸病學和肝病學》的最新研究,卻對此觀點提出了強烈質疑。研究結果顯示,AI 的輔助,似乎反而極大地阻礙了醫生的能力。
這項由波蘭西里西亞醫科大學的團隊主導的研究,觀察了四間內視鏡診所的 19 名醫生。結果令人震驚:在醫療中心引入 AI 之後,醫生對腺瘤(結腸癌前病變)的檢測率,相較於實施 AI 前下降了 20%。研究人員對此發出了「去技能化(deskilling)」效應的嚴厲警告。
過度依賴 AI,影響專業判斷
這項研究的結果,直接挑戰了過去許多認為 AI 能提升醫生診斷能力的試驗。
研究共同作者 Yuichi Mori 指出,這可能意味著過去的試驗,並未完全反映出 AI 持續暴露對醫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他推測,醫生可能因過度依賴 AI,導致專業警覺性降低,使得在「非 AI 情境」下的表現反而退步。
倫敦大學學院學者 Omer Ahmad 在同時發表的一篇評論中表示,這項研究是首個真實世界的臨床證據,顯示「去技能化」可能影響患者治療結果。他強調,儘管 AI 具備巨大潛力,但我們也必須防止高品質內視鏡檢查所需的基本技能,正被悄然侵蝕。
麻省理工學院近期進行的另一項研究也引發類似擔憂,該研究發現,使用 OpenAI 的 ChatGPT 撰寫論文會降低大腦參與度和認知活動。這都暗示了 AI 對人類核心能力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研究設計的限制與對醫療系統的啟示
當然,這項研究也存在其限制,例如樣本量偏小(僅 19 名醫生),且為非干預性的觀察性研究。AI 工具的版本也未被提及,難以判斷其技術是否有所改進。儘管如此,它提出的問題至關重要。
研究者 Mori 警告,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進步,「去技能化」的影響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甚至可能更高。這也為醫療系統提供了重要啟示:在引入 AI 輔助診斷的同時,必須有制度性措施來確保醫師的核心技能不會因依賴而退化。
醫療機構應將真實世界數據(RWD)作為監測醫療 AI 效能的重要依據,並在部署 AI 時,謹慎平衡其提高效率與潛在「去技能化」風險,確保醫療品質不因此受到影響。
醫生不能讓 AI 取代自己的判斷
這份研究的發現,為醫界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反思視角:AI 作為輔助工具,其成功的標準不應僅限於效率的提升,更應考量其對人類專業技能的影響。
如果醫療決策過度依賴 AI,導致醫生的臨床敏銳度、經驗判斷和批判性思維逐漸喪失,那麼這將對醫療品質帶來長遠的負面影響。未來的醫療 AI 發展,必須在技術進步與人類專業技能的維護之間,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同時,醫療 AI 的部署,需要更全面的治理框架。這不僅包括確保 AI 模型的準確性與可解釋性,更應涵蓋醫護人員的持續培訓與技能評估。醫療機構在導入 AI 工具時,應設計相應的制度,鼓勵醫生將 AI 視為合作夥伴,而非取代自己判斷的「黑盒子」。
AI 與醫療的融合,最終將走向人機協作的新時代。AI 處理大量數據分析和模式識別,解放醫生的時間,讓他們能夠專注於需要同理心、人際溝通和複雜決策的關鍵任務。這場變革的目標,應該是讓 AI 成為醫生的「超能力」,而非讓他們失去原有的專業技能。
【推薦閱讀】
◆ 【不能出錯的 AI】AI 醫療記錄技術崛起,新創 Freed 減輕醫生文書工作倦怠
◆ 律師事務所還得辦「AI 黑客松」?AI 正全面改變律師的工作方式
◆ 【44% 工作被 AI 改變】銀行員工的未來不是被取代,而是被重新定義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Futurism》、《Bloomberg》、《Veradigm》,圖片來源:Unsplash
(責任編輯:鄒家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