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工程師比較賺?一表解密年薪中位數行情:這6職缺上看300萬元,為何美國遠勝德印?
重點一:AI 生成「幾乎正確」的程式碼成為開發者最大困擾,66%開發者表示,修正這類有部分瑕疵的程式碼耗費更多時間,反而產生隱形的生產力成本。
重點二:雖然AI工具使用率持續攀升(84%),但開發者對其準確性信任度急遽下滑,僅33%信任AI產出。
重點三:包括Stack Overflow等專業社群依然是開發者解決AI相關問題的諮詢處,35%遇AI困難時回流社群尋求協助。
技術問答社群平台Stack Overflow近日釋出的2025年度開發者調查指出,AI編程工具如GitHub Copilot、Cursor等的使用率屢創新高,超過八成開發者已將AI納入日常開發流程。
然而,開發者對AI工具的信任度卻急速下滑,僅有29%受訪者相信AI能產出正確程式碼,較前一年大幅下降。這種「用得越多、信得越少」的現象,揭示AI程式碼生成工具在業界的尷尬處境:雖然AI能加速開發,卻也帶來更多隱性風險,開發者不得不在效率與正確性之間反覆權衡。
Stack Overflow指出,這份調查於今年5月29日~ 6月23日進行,共回收來自 166 個國家、49,009 份有效問卷。這些受訪者是主要透過 Stack Overflow 自有管道招募,包括網站訊息、部落格、電子報、橫幅廣告與社群媒體,另有不到 2% 來自 Reddit 廣告。換言之,多數是經常使用 Stack Overflow 的專業開發者、技術人員或學習者。
Vibe Coding仍不普遍,72%受訪者未納入工作流程
目前在軟體開發領域十分風行的氛圍編碼(Vibe Coding),其指涉利用大型語言模型(LLM)提示,直接生成整個應用程式或軟體的開發方式。而據 Stack Overflow 開發者調查,這種「全自動生成」的開發流程尚未普及,有72% 受訪者表示 vibe coding 並非其專業開發工作的一部分。另有 5% 受訪者明確表示「完全不採用 vibe coding」,而有在vibe coding的受訪者僅有近12%。
這顯示,儘管生成式 AI 技術進步,絕大多數專業開發者仍未將「vibe coding」納入日常工作流程,主流開發現場依然以傳統程式設計與人工審查為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慧代理(AI agents)也尚未成為主流。大多數開發者(52%)不是不使用代理,就是只使用較簡單的人工智慧工具,而相當一部分開發者(38%)則沒有採用AI代理的計畫;有趣的是,同時有52%的開發人員同意 AI工具或AI代理程式對他們的生產力產生了積極影響。
最大困擾:「幾乎正確」的AI程式碼與除錯惡夢
至於目前大部分開發人員不愛用AI agents的原因,首先在於AI 代理未能兌現效率承諾。調查指出,70.1% 的受訪者不同意「AI 代理減少了特定開發工作的耗時」,而 68.7% 不同意「AI 代理提高了我的生產力」。 同樣地,對「自動化重複性工作」與「加速學習新技術」這兩項,反對者也都超過六成。這代表多數人實際上沒有感受到時間節省或工作量下降。
其次,是品質與除錯成本偏高。雖然在「改善程式碼品質」上贊同與反對者勢均力敵,但 37.5% 仍表示不同意,說明品質提升並不穩定。更關鍵的是,在同一調查的「AI 工具挫折」題組中,有 66% 的開發者抱怨「AI 給出的答案幾乎正確,但差一點」,而 45% 直指「除錯 AI 產生的程式碼更耗時」。先得花時間驗證與修正,抵消了任何潛在效率。
這也直接反映在Stack Overflow的流量上,有超過三成五的開發者表示,自己造訪該平台是為了解決AI相關的程式問題。亦即,當AI工具無法給出可靠答案時,「請教真人」依然是業界最後的保險。
儘管除錯困境日益嚴重,AI工具在個人生產力與學習效率上的貢獻仍獲多數開發者肯定。調查指出,69%開發者認為AI工具提升了個人產能,44%則透過AI輔助學習新技術或語言。換言之,AI工具雖然難以取代專業工程師的判斷力,但作為「腦力激盪」與「知識補給」的助手,仍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開發社群最愛Claude!使用率達67.5%
至於在愛用AI方面,Stack Overflow 開發者調查中,Anthropic 旗下的 Claude Sonnet 以 67.5% 的「最受推崇」得票率,穩坐今年大型語言模型(LLM)榜首。其次依序為Google的Gemini Reasoning(65.2%)、OpenAI Reasoning(63.6%),以及Reka AI(61.4%)
哪些開發人員薪資行情比較好?
這份調查也透露受訪者的級職與年薪中位數行情。在包括全部的職稱之中,高階主管(13.9 萬美元)、工程經理(13 萬美元)和財務分析師(10.4 萬美元)的年薪中位數在全球最高。
同時,美國與其他國家在高薪職位上的薪資差距很大。美國工程經理的年薪中位數為 20 萬美元,而德國為 11.8 萬美元,印度僅 5.2 萬美元。
結論:AI很讚,但要征服開發者社群還有一段路
如果要用一句話解釋這份調查的結論,就是AI工具雖已普及開發流程,但信任與實用性疑慮使其難以全面取代人力。主因在於,AI目前仍不擅長DeBug,而且在AI出錯之後,整個除錯過程仍需要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來為程式碼把關。
延伸閱讀:「程式碼只是失真投影!」OpenAI工程師預言:「寫規格」才是未來黃金技能,不是寫程式
責任編輯:李先泰
資料來源:2025 Developer Survey、venturebeat、arstechnica
延伸閱讀
美對台20%關稅衝擊報告出爐!這3種產業陷「海嘯第一排」,一表看懂20大產業影響
20%關稅為什麼是「暫時性」?會調降嗎?總統賴清德:232條款、經貿合作一起談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