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兆有哪些?破水、落紅、陣痛怎麼分?教你判斷什麼時候該去待產!
懷孕進入後期,媽咪最常問的問題就是:到底什麼時候要去醫院?本篇一次幫你解析「落紅、破水、陣痛」三大產兆怎麼分,搭配醫師建議與衛福部、醫療院所資訊,教你判斷待產時機,不再擔心太早去被「退貨」,也不怕錯過黃金生產時刻!
一、產兆有哪些?認識三大關鍵產兆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孕婦健康手冊》】,孕後期應特別注意是否出現子宮收縮、破水或陰道出血,並依產兆變化適時就醫。當孕期進入第37週,身體就可能開始出現生產前的「產兆」。常見的三大產兆包括:
- 落紅
- 破水
- 陣痛
這些產兆的出現順序不一定相同,且依初產婦與經產婦體質、胎兒位置、子宮狀態會有不同反應。接下來逐一說明判斷重點與就醫時機。
二、落紅是什麼?需要馬上去醫院嗎?
✅ 落紅定義:
落紅是子宮頸變軟、擴張過程中,微血管破裂導致陰道流出帶血黏液的現象,顏色呈淡紅或暗紅。
✅ 發生原因:
- 子宮收縮
- 子宮頸擴張變薄
- 黏液栓混合血液排出
✅ 初產婦與經產婦的差異:
類型
處理方式
初產婦
落紅後約1週才會生產,可先觀察
經產婦
出現落紅即應立即就醫,避免急產
✅ 特別注意:
- 若在35週前出現落紅,不論是否為初產婦,都應儘速就醫,可能為早產徵兆。
三、破水一定是要生了嗎?怎麼分辨?
✅ 破水定義:
破水是指包裹胎兒的羊膜破裂,羊水從陰道流出,可能會誤以為是尿失禁或分泌物。
✅ 怎麼判斷是破水?
特徵
破水
尿失禁
分泌物
流量
持續滴漏
瞬間一陣
少量間歇
顏色
透明水樣
淡黃色
白色黏液
味道
無味或淡鹼味
有尿味
無味或異味
控制感
無法控制
可稍控制
自然分泌
✅ 一旦懷疑破水怎麼辦?
無論是否陣痛、有無其他產兆,一旦懷疑破水應立即前往醫院,由醫師透過酸鹼試紙判別。
✅ 常見誤解澄清:
- ❌ 「破水後要24小時內生產」 → 錯!只要沒感染跡象可繼續待產。
四、真假陣痛怎麼分?幾分鐘一次該出發?
✅ 假性陣痛(Braxton Hicks)
- 多出現在孕32週後
- 疼痛不規則、強度不一
- 可因休息而緩解
- 不伴隨出血、破水
✅ 真性陣痛判斷三大特徵:
- 頻率: 間隔時間越來越短(例:20 → 15 → 10分鐘)
- 強度: 每次越來越痛
- 持續時間: 疼痛時間變長,可能從30秒到1分鐘不等
✅ 幾分鐘該進醫院?
產婦類型
陣痛間隔
建議行動
初產婦
每15~20分鐘一次
可準備出發,仍來得及
經產婦
出現規則性陣痛
馬上就醫,避免急產
✅ 特殊情況:
若35週前出現規則性宮縮、無法緩解,應考慮早產,需安胎。
五、產兆先後順序有一定嗎?三大產兆會同時出現嗎?
沒有固定順序! 每位產婦的產兆組合可能不同,例如:
- 先落紅後破水再陣痛
- 一破水就馬上陣痛
- 完全沒有落紅但直接強烈陣痛
其中破水是無論產婦狀況如何都應「立刻就醫」的產兆,其他則依症狀評估。
六、超過預產期還沒產兆?該不該催生?
✅ 正常情況下:
預產期為預估值,37~40週皆屬正常待產時程,40週仍未出現產兆不算異常。根據花蓮慈濟醫院引用的瑞典研究,孕婦即使超過預產期,只要胎兒健康、孕婦無高風險,可等到41週再考慮催生。
✅ 何時考慮催生?
- 滿41週仍無產兆
- 胎兒過大
- 胎心音異常
- 孕婦罹患妊娠高血壓、糖尿病、子癲前症等
✅ 催生方式:
- 靜脈點滴給予催產素
- 陰道塞藥
- 若催生無效,可考慮剖腹生產
七、假性宮縮與產兆的差別
依據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王晨宇醫師在<媽媽寶寶>的專欄,可以依照下列的特徵來分辨假性宮縮和產兆。
▍假性宮縮的特徵:
- 通常出現在孕6個月後
- 持續時間不固定,不會隨時間加劇
- 多發生於下腹部,像經痛感
- 休息、走動後即可緩解
▍造成假性宮縮的原因:
- 胎動頻繁
- 過度疲憊或姿勢錯誤
- 脫水或泌尿道感染
- 抱重物造成下腹壓迫
容易被誤認為產兆的情況
- 單純便意但無宮縮:可能只是便祕
- 下腹墜感:胎頭進入骨盆,但非產兆
- 假性宮縮:不會導致產程進展
八、什麼是急產?哪些孕婦風險高?
✅ 急產定義:
從出現產兆到嬰兒出生不到3小時即為急產。
✅ 高風險族群:
- 有自然產經驗(經產婦)
- 胎兒體型小、母體骨盆大
- 生產間隔短
- 對疼痛不敏感、個性粗枝大葉
✅ 急產風險:
- 寶寶出生於非醫療場所
- 產道受傷、寶寶吸入羊水
- 無法即時醫療干預造成危險
✅ 如何避免急產風險?
- 提早熟悉醫院位置
- 車程不宜超過30分鐘
- 一出現產兆立刻就醫
九、常見問題懶人包:產兆Q&A一次解答
Q1:產兆可以完全沒有就直接生嗎?
A:有少數個案會直接急產或只出現單一產兆,應密切觀察胎動與不適感。
Q2:破水後多久一定要生?
A:無感染跡象下可持續觀察,但應於24小時內入院待產。
Q3:落紅可以觀察幾天?
A:初產婦最多觀察2天;經產婦建議即刻就醫。
Q4:產兆一定有順序嗎?
A:沒有固定順序,可能同時或獨立出現,需全面判斷。
十、待產包準備請提早完成
整理各大醫院與醫師意見,建議孕婦於第38週前完成待產包準備,包含健保卡、媽媽手冊、新生兒用品等,以免臨時手忙腳亂。
- ✅ 待產包準備(健保卡、媽媽手冊、拖鞋、產褥墊等)
- ✅ 熟悉醫院交通與停車
- ✅ 緊急聯絡人隨時待命
- ✅ 手機保持通訊暢通
- ✅ 學會分辨真假產兆,避免白跑或錯過黃金時機
破水、落紅、陣痛都是胎兒即將報到的重要訊號,了解各自的特徵與處理方式,才能做出正確判斷。不論是第一次當媽還是多胎媽咪,提早準備、熟悉產兆,就能安心迎接寶寶的誕生!
延伸閱讀:
.真假陣痛傻傻分不清楚?醫師形容:假陣痛像經痛
.胎動、宮縮、陣痛,幫你解答孕期中的大小事!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