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梨竟能幫助睡得更好?專家揭「晚餐前吃半顆」的關鍵效果
心臟病、高血壓、腦中風,每年奪走逾4萬條台灣人命,睡不好更會影響心血管健康。最新研究發現,被譽為「超級食物」的酪梨,不僅有助心血管健康,甚至可能幫助入眠。
酪梨素有「超級食物」美譽,曾被金氏世界紀錄列為最營養的水果。酪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鉀、鎂及膳食纖維,近年更成為網路熱門好食材。
酪梨一直被認為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為了探究酪梨的實際影響,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團隊針對969名腹部肥胖的成年人,進行26週研究,觀察每日吃1顆酪梨是否能提升心血管健康。
過去20年來,多項研究指出,超過8成心血管疾病可以透過健康生活方式與風險因子管理預防。美國心臟協會(AHA)早年提出護心7原則,包含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遠離尼古丁、維持健康體重、控制血脂、血糖與血壓。近年則發現,睡眠對心臟健康同樣重要,因此將睡眠納入,發展出「護心8要件(Life’s Essential 8, LE8)」。
這項研究是以護心8要件為評估工具,檢視酪梨對飲食質量、血脂、體重、血壓、血糖、睡眠等多面向的影響,結果刊登於《美國心臟學會期刊(JAHA)》。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整體心血管健康分數沒有顯著差異,但深入分析顯示,酪梨組在飲食質量、血脂及睡眠方面仍有正向影響:
‧ 飲食質量提高3.53分
‧ 睡眠健康提升3.2分
‧ 血脂改善約3.46分,尤其對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LDL)有幫助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酪梨護心關鍵
酪梨最受重視的營養素,是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Omega3必需脂肪酸,對預防糖尿病、保護心血管、降低中風風險都有潛在助益。此外,酪梨含有膳食纖維、鉀、鎂、葉酸等多種營養素,也有助降血壓、維護腸道健康。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提醒,雖然整體分數未顯著提升,但不代表酪梨對心血管無益。「研究看的是整體健康分數,單靠酪梨難以全面提升,但從細項看,確實有助改善血脂。」
「心血管健康受多種因素影響,沒有一種食物是萬能的。」研究作者、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營養科學副教授克里斯蒂娜.彼得森(Kristina Petersen)也提醒,即便是超級食物,單靠一種食材,仍難在短期內帶來全面健康效益。
酪梨助眠?祕密在這些營養素
研究意外發現,酪梨與睡眠健康可能存在正向關聯。「睡眠也是心臟健康的重要生活習慣,這項發現,讓我們看到營養在心臟健康中的更多潛力,」彼得森表示。
「酪梨在水果中,屬於色胺酸含量較高的品項,」黃淑惠說。酪梨富含色胺酸、鎂、葉酸等,這些都是合成血清素、褪黑激素的重要營養素,有助放鬆、改善睡眠。
酪梨的高膳食纖維也能改善腸道菌相、減少消化不適,可能間接幫助睡眠。此外,酪梨也富含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有益眼睛健康。
酪梨富含油脂、熱量高,怎麼吃不超標?
若想利用酪梨助眠,黃淑惠建議,可在晚餐或睡前3小時,攝取約三分之一到半顆酪梨(約半個掌心大小),搭配牛奶或豆漿,因為這些食材同樣富含色胺酸與鎂。
不過她也提醒,研究顯示每天吃下1顆酪梨,熱量恐過高。1顆酪梨相當於2~3份油脂,熱量約90~135卡。「若不扣除每日總油脂攝取,恐脂肪攝取量、熱量超標,還沒護心助眠,體重反而先上升。」另外,由於酪梨鉀含量高,有慢性腎衰竭或腎功能問題,應避免過量攝取。
黃淑惠強調,「像香蕉、牛奶、堅果、芝麻、莓果等,也都富含色胺酸或鎂,不一定只靠酪梨助眠。晚餐來份酪梨沙拉,多元搭配,助眠效果更好。」
事實上,均衡飲食、維持理想體重及規律作息,才是守護心臟與睡眠的根本之道。酪梨雖是健康好食材,但並非萬靈丹,適量攝取最重要。
酪梨保存這樣做,防氧化不變黑
黃淑慧提醒,一天最好不要攝取超過半顆酪梨,可視酪梨大小而定。但若沒打算一次吃完酪梨,該怎麼保存,才能避免酪梨氧化變黑呢?
防毒教母譚敦慈說,可先保留酪梨籽,並在切面灑上檸檬汁,再放入冷藏,以減少氧化變黑。
若是一次有多顆酪梨成熟,則可先去籽、剝皮、灑檸檬汁後冷凍保存,需用時再退冰即可。冷凍過的酪梨口感較軟,更適合打成果汁、酪梨牛奶或拌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