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玩手機增心肌梗塞風險?膽固醇正常也易中招 醫生教5招逆轉危機
膽固醇正常不代表心血管絕對健康?有醫生指出,雖然膽固醇對心血管會造成影響,但就算是膽固醇檢測正常的人卻會有心肌梗塞的風險,而熬夜玩手機也容易令風險增加。不過,亦可透過5大生活習慣逆轉這個危機。
膽固醇正常也易有心肌梗塞?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上分享指,經常有患者疑問為甚麼自己不吸煙、不喝酒和膽固醇正常,但卻出現心肌梗塞。黃醫生解釋指,動脈硬化被稱為「心血管隱形殺手」,其實不僅僅與膽固醇相關,還可能與多種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即使膽固醇檢測結果正常,動脈硬化的風險依然存在,這是因為該過程涉及多重因素,包括免疫系統的健康狀況。過去的觀念認為,動脈硬化主要是由高膽固醇引起的。
然而,根據2025年《Cells》期刊的最新研究,慢性發炎才是動脈硬化的真正幕後黑手。當免疫系統長期處於備戰狀態,會導致全身性慢性發炎,這種發炎反應會損害血管內皮細胞,促使膽固醇的堆積,最終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可能導致免疫細胞(如B細胞)誤將膽固醇視為外來物質,進而產生錯誤的抗體,導致發炎反應加劇。T細胞在長期應對壓力後也會出現「免疫疲憊」,無法有效執行免疫任務,這使得斑塊變得不穩定,增加了心肌梗塞的風險。
此外,除了免疫系統的異常,血管裡的細胞也可能會在慢性發炎的壓力而發生變化。而這些原本是血管健康的守護者的血管細胞,在長期慢性發炎狀態下,有可能會轉變成「泡沫細胞」或「骨化細胞」,並分泌大量的膠原蛋白,這會使斑塊變得更加堅硬和脆弱,從而提高斑塊破裂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熬夜玩手機增心肌梗塞風險?
黃醫生指,其實導致免疫系統失衡的原因是源自於一些看似無害的日常習慣,結果導致血管健康受到影響。以下的習慣可能在悄悄地損害我們的免疫系統,導致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
- 熬夜:睡眠不足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長期熬夜會使身體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導致免疫系統「當機」。
- 不規律的飲食:三餐不定、攝取過多的精緻糖分會導致血糖波動,進而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急促進食也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影響腸道健康。
- 久坐少動:沒有足夠的運動會讓新陳代謝變慢,血液循環不良,變成慢性發炎的溫床。
- 情緒壓力: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下,身體會分泌壓力荷爾蒙,這會抑制免疫功能,加劇發炎反應。
- 腸道健康問題:腸胃不適、便秘、胃脹氣會導致腸道菌群的失衡,直接影響免疫系統的穩定性,從而影響整體健康。
5招逆轉心肌梗塞風險
黃醫生指,儘管動脈硬化的成因複雜,但我們仍然有機會通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生活習慣來改善健康,對抗慢性發炎,重拾血管的健康與活力:
- 每天一杯乳酪:乳酪富含益生菌,有助於平衡腸道菌群,強化免疫系統。
- 進食時多咀嚼:減慢進食速度有助於消化,減輕腸胃負擔。
- 提早30分鐘睡覺:這30分鐘的睡眠可以為身體提供更多的修復時間。
- 飯前食用蔬菜:蔬菜中的膳食纖維有助於穩定血糖,減少發炎反應。
- 每周進行快走:每星期快走三次,簡單的快走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血管健康。
黃醫生表示,這些看似簡單的行動,卻能幫助你改善血管健康,減少慢性發炎的風險。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