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齊打交達人}王國鴻、林宇 細路不服輸 從心再追夢 千禧遊戲回憶 Steam重生
【明報專訊】如果30年前Marti(王國鴻)被父母禁止打機和寫遊戲,千禧年代香港中小學雞童年回憶、全球下載量過半億的遊戲系列《小朋友齊打交》不會誕生。Marti的中學同學Jack(林宇)屢屢被這個遊戲原創者「虐打」,今年決定放下格鬥恩怨,為遊戲重製版寫小說,補回世界觀。一個曾任科技巨頭工程師,一個從媒體工作打拼至成立跨國製作公司,兩個年近50的大男生,與現實打交道多年,卻未認真想過要成為大人。
自學程式語言 17歲出《小朋友齊打交1》
按下「擋」加「右」加「攻」鍵,方觸發遊戲角色「邪鬼」的招式「連環重砲」。Jack依童年回憶,讓小說中誓要決一死戰的邪鬼再出「邪閃波」(擋右跳)和「流星拳」(右右攻),對付想剷除暴政,伸張正義的十鬥士。上述均為《小朋友齊打交2》中的格鬥技。此系列遊戲最初有着簡單的英雄故事設定:正氣鬥士,勇鬥魔氣纏身的邪鬼;正、反派同受玩家歡迎。
「鐵甲佬」用「落雷霸」(右右跳攻)回擊,「劍佬」揮動「鬼哭斬」(擋右跳),箭佬出「降龍掌」(擋右攻),主角「拳佬」則揮「百烈拳」(擋下攻)……當年今日的學生哥,會把招式背誦,甚至朗讀出口,以求擊敗對手。
不得不承認,沉醉虛擬格鬥的玩家,可能會被長輩念幼稚得很。2025年的中、小學生,更可能嫌棄遊戲老土。只是,從近年網絡討論區貼文可見,背誦招式口訣的大有人在,對幾千萬受益於可網上免費下載的《小朋友齊打交2》玩家來說,昔日時光即使天真,的確歡樂。
「許多學校剛剛有電腦課,學生偷偷地在學校電腦裝《小朋友齊打交》,普及了這款遊戲。」事過30年,Marti講起仍忍不住笑。他的成名作,有賴天時地利人和:時任特首董建華提出普及資訊科技教育,為中、小學提供電腦設備和教師培訓。未有智能電話,娛樂多為電視、漫畫和小說的青少年,接觸到風格酷似《龍珠》、《聖鬥士星矢》和《街頭霸王》的電腦遊戲《小朋友齊打交》,簡易上手後自然興奮;不少人曾擠到一起,在學校電腦,同一副鍵盤上最多4人混鬥。
不計髮型「賽亞人頭」,Marti跟他筆下最喜愛的拳佬神似,尤其是一對粗眉。1995年,推出《小朋友齊打交1》的Marti,只有17歲。「我設計電腦遊戲,就像一個超級發燒友,因為很喜歡,所以廢寢忘餐去做。」爸媽分辨不到,埋首電腦的小Marti是在玩樂,還是在學習,也擔心兒子沉迷。不過,眼見考試成績不錯,就沒再反對。
小學四年級時,Marti在課外電腦班初次學習電腦和程式語言。入讀名校中學後,面對學業壓力的他,重拾自電腦班得到的磁碟機,發現裏面有些小程式,透過修改它們,學會程式語言GW-BASIC,先是寫了個火柴人比劍遊戲,再製作四色接波子和更進階的創作,派發作品磁碟給同學試玩。自幼喜歡繪畫的他,一腳踢製作遊戲,開始創作旅程。
沒有Youtube影片教學,工具書也不貼近最新技術發展,Marti自學程式語言一波多折。學校亦沒有提供會考的電腦科課程,他在中四時幾經堅持,以及電腦課老師推薦下,才成功向校長申請到自修電腦科機會。一邊考會考,他另一邊對數位世界掌握更多,先後學習程式語言QuickBASIC 4.50和繪圖程式Photoshop。轉到有提供電腦科課程的另一間中學後,Marti用C語言寫好《小朋友齊打交1》,上傳BBS網站。大學他順利考進中大計算機科學系,「大學一二年級的時候,比較多人知道這個遊戲,搭巴士會聽到小朋友討論。有同學會找我挑機」。他輕描淡寫下的,是遊戲風靡香港的往事。
遊戲接連被破解 獨立製作路受挫
「跟他玩《小朋友齊打交》我一定輸,經常被他欺負。」Jack不忿道。就早年事業的發展,Jack卻比Marti順遂多一點。大學期間,Marti與同學Starsky(王浩然)製作玩法豐富,招式和道具更多變的續作《小朋友齊打交2》。除了去上課外,那年Marti每次出門都要到電腦商場,買的課外書全部是電腦教材,不分晝夜工作,一有空便按鍵盤,生怕耽誤進修程式語言的進度。
續作受玩家歡迎,兩岸四地甚至東亞和歐美,都有遊戲的粉絲。可是,不論是前作還是續作,遊戲均為免費,Marti和Starsky身為作者,還要自掏腰包租用網站伺服器,供人下載遊戲檔案——作品爆紅,但掙不到多少錢。大學畢業後不久,Marti便面對要否終結一路走來,瘋狂的遊戲設計旅程。他做過幾份全職工作,包括2006年到微軟上海分部任職軟件工程師。
因與太太結婚而回港,也因為創作心未泯,2009年Marti推出供人付費遊戲《英雄大作戰》,卻是一次失敗經驗:「被人破解,可以免費玩了。」Marti形容這次嘗試留下創傷。2014年,他遊戲的主要收入來源,Flash遊戲廣告公司Mochi Media結業,努力數年,他仍然無法掙到合理利潤。2015年,誓要盡地一煲的他,再寫手機遊戲《英雄大作戰X》,初期下載量不錯,卻又被人破解。拳佬在遊戲世界中意志堅定,氣勢磅礴,他的作者卻一度心死。不打交也不作戰了,移居澳洲、直到2024年底任Google工程師的Marti心想着。
好友寫小說「鞭策」重製
早在Marti中學轉校後,他與Jack兩人的學業和事業路已大有不同。Jack升讀浸大電視電影系,曾製作電影、主持節目,又任記者和雜誌主編。在Marti獨立遊戲製作路受挫的2010年,Jack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他說自己幸運,從小便以寫作為志業,後來也竟然有人聘請他做自己喜歡的事。
Marti是Jack第一個「世界級」厲害和知名的朋友,但多次挫折後,朋友的鬱結,他也看在眼內。知道Marti自2021年重製遊戲,進度卻非常慢,Jack希望推他一把,短時間內寫一本《小朋友齊打交》小說,以激將法取笑老友的進度,「書都寫完啦!」《小朋友齊打交2重製版》將在本月19號在電子遊戲數位分發平台Steam上推出。「是有點效果,讓我把工作都辭了,再用一年看看獨立遊戲有沒有出路吧。」Marti說。
近年不少遊戲有鼓勵玩家課金的設計,玩法也強調短暫刺激。若《小朋友齊打交》要跟當下流行遊戲以同一標準比試,很大機會會輸。不過,近來新興復古遊戲市場,「小時候沒機會課金支持,現在有機會」,有為《小朋友齊打交》粉絲的網民這樣說。
愛者不介意成敗
小說中,主角從志業失敗的現實生活,忽然被拖進《小朋友齊打交》「夢之國」的世界中,成為了拳佬。好難講被人背叛,痛徹心扉的現實較難接受,還是一穿越便要挑戰邪鬼和一眾反派的情勢較為險峻。拳佬、軍佬和腳佬,與劍佬、箭佬等人組成十鬥士與反抗軍團,抗衡本來為了壓制前任暴君,留任軍職以求在體制內改變社會,但最後不勝心魔,自身成為惡魔的邪鬼。
主角一行人經歷磨練後認為,不應因為見到了希望才去努力,縱使勝利艱難,也不能夠屈服。這些劇情主要由Jack撰寫,Marti擔任動作指導。看過小說,Marti感嘆,追夢的人的確應該享受過程。「透過創作成功的人,可能不足十分之一,但如果你是享受過程的話,不論結果如何,你都是賺到了。」他認為年輕人應該就自己熱愛的東西,盡情探索至成為專家,只有這樣才能知道誰人的意見有幫助,誰人的意見可以暫時擱置。理財有道亦是重要,「盡量不要讓家人太擔心你的金錢方面,不要把自己逼到絕境,萬一失敗了就無法翻生,一定要有後路、plan b」。
30年前,Marti和Jack都是小朋友。30年後,有沒有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Marti思索後說,他未擁有一個10至20人的遊戲工作室,每年推出一款遊戲,「這樣看的話,我未做到」。「但是,《小朋友齊打交》推出了這麼多年,都仍然有人玩有人喜歡,太太都支持我,我覺得是實現了部分夢想,而且選擇都是遵從內心,不是跟着別人。這樣看的話,已經做到想做到的大人。」Jack就果斷說沒有做到。「從來都不想做大人,我很自豪自己一路都似個細路仔,做每一件事首要考慮條件都是好不好玩,當然如果能賺到一點錢就最好。」
1995年的香港,或者較能包容青年人做小朋友多一會兒。「如果你計算通脹,那時候大學畢業生的工資,可能是你們的幾倍,所以容易點儲錢,而你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是要有錢養活自己。」Marti說。不承認自己是大人的Jack就話,吃個午餐,以前只需要廿元,現在最少六、七十,「所以現在的小朋友要『躺平』,我很能明白」。他對2025年小朋友的建議,有如俗話「強者從不抱怨環境」,是愛者不介意成敗,「不要太計較太多」。當然,堅持付出不代表需要盲目發力,不躺平的小朋友,也要鍛煉出拳佬、軍佬、腳佬,甚至是冰火佬的靈活走位。
文˙ 梁景鴻
{ 圖 } 廖凱霖、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梁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