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事典:在家炸物自由 啤酒炸雞與pickles
【明報專訊】只要在餐廳工作過,尤其是曾負責「炸爐」站台的廚師,都會漸漸對炸物失卻興趣,在外用餐,幾乎不碰。其中一個原因,是每天輪番接觸的異化過程而變得對之無感──它們已經不像食物了,僅是工作的產物;也知道那缸炸油未必每天更換,可能沿用了數天、一周或不止……可憐顧客們不會知道,特別喜歡點炸物吃。就算會開伙,一般家庭甚少在家油炸東西,既浪費油,更會把廚房弄得滿室油煙,加上要把食材炸得好,難度有點高。這次把心一橫,跟大家分享這道啤酒漿炸雞翼,搭配解膩的pickles(醃菜),正是希望打破這些心態,讓大家能夠避開萬年油,在家安心地品嘗炸物,實踐炸雞自由。
炸雞魔咒
我向來不特別熱中炸物,只覺作法單一,什麼都蘸上炸漿炸個三五分鐘,一如被我嫌棄的火鍋般,無甚技巧可言,不覺得特別好吃。炸物一經攤放,會變得不再酥脆;即炸現吃的話,熱氣上火,暗瘡痱滋翌日等着,我因此絕少主動點炸物。話雖如此,我還是會時不時在家炸東西,有些菜式的步驟,若要正宗,必須經過油炸,省不來,例如魚香茄子的茄子要過油,日式豬扒飯那片浸滿蛋液洋葱味噌汁的豬扒外衣,必先吉列炸脆,才能吸收醬汁,亦如鹵肉飯的油葱等,不炸過的話不好吃。
我對炸物的心癮,只會間中發作,約數月一次,尤其是壓力大,看韓劇放鬆時,目睹主角享用炸雞啤酒,會心血來潮想仿效。比起食物本身,吸引我的是那種放縱的心態:明知道炸物不健康,還是決定豁出去盡情享受。它是假期時的特別犒賞,已經努力工作了很久,今天不妨任性一點?外賣一份炸雞套餐,讓專員送到家門口,想像能夠足不出戶,毫無儀態地享用,大口呷冷凍啤酒,已覺很爽。事實上,我往往吃了幾口便開始後悔,雞塊冷掉,炸漿變得更厚,撕掉後只吃雞肉,又沒甚味道,胃口消失了,每次都吃不完收場。被滿足的,其實不是口腹,是決心「耍廢」時的儀式感。明知如此,此病就像春秋二祭,間中還是會中了炸雞魔咒,再次發生同類事件。
炸雞任務
以為自己與炸雞的關係僅是如此,直到某天成為廚師,居然被老闆命令研發出一份好吃的炸雞!那是一家酒吧餐廳,為了賣出更多啤酒,必須推出合適的bar food,諸如薯條、炸雞等小食。對於一個不喜炸物,對炸雞懷有複雜情感的人而言,這無異是項挑戰。
在家試了幾次菜,以不同方法調製炸漿,例如試過浸水、蘸乾粉,兩個步驟重複3次;又試過以乳酪醃雞翼,拍上乾粉,沾上麵粉+蛋+乳酪調的炸漿;測試了麵粉中各粉類的比例,如高筋與低筋粉如何影響炸漿厚薄與口感;最後運用了酸酸甜甜的apple cider去浸泡(brine)雞翼,再以之調製炸漿,試圖平衡炸雞的油膩感,效果不錯,帶點清新風味。由於成本考量,後來決定棄用要訂貨才有的apple cider,改用餐廳自家釀製的啤酒取代,以減低成本。
啤酒代鹽水浸雞翼 肉質鬆軟
啤酒炸漿(beer batter)本是英國炸魚薯條(fish and chips)會用到的,以啤酒代水,與麵粉、蛋液混合,營造出炸物鬆脆的效果。上期曾分享過鹽泡法(brining)有助肉質變得鬆軟,這次同樣先將雞翼brine入味,不過直接以啤酒代替水,令炸雞帶有更強烈的啤酒風味。在餐廳裏,我們會將雞翼brine至少2小時才使用,甚或過夜。炸之前,雞翼先沾一層已調味的乾粉,才扔到啤酒脆漿裏,這樣一來,雞翼便不需再調味,脆漿亦會裹得更好。放入170℃的專業炸爐炸7分鐘,雞翼便剛好熟透而仍然帶有肉汁。每天我們都會賣數公斤炸雞翼,是happy hour時的名物。
推出這道菜式時,我將原本apple cider略帶酸甜味道的構思,轉以真實的醋漬蘋果(pickled apple)呈現,就像韓式炸雞會附帶的白蘿蔔泡菜或椰菜絲沙律般,pickled apple在這裏,有清淨味蕾、解膩之效。在不同餐廳工作過,我學會製作不同款式的pickles,無論是法餐、意餐或日餐,都會用到不少pickling技巧,上至最普遍的蔬菜如甘筍、青瓜、櫻桃蘿蔔,下至各種意想不到的材料,如紅菜頭、蘑菇、蓮藕、沙葛、紅葱頭等,都會被pickle起來!
廚師們特別喜歡pickles,pickles是每一道獨立菜式,或整場餐飲體驗中重要的酸味來源。放於前菜,可以開胃;在較油膩的菜式中,可作平衡,因此炸物總是會搭配一角檸檬,讓那一丁點酸為煎炸物提味,豐富層次。醋漬蘋果與青瓜在這裏的作用相同,提供酸甜的刺激,讓大家在每口炸雞中換換感覺。
相信我,沒有pickles的炸雞,差遠了。
關於pickles & pickling
用於醃漬蔬菜的液體,廚師會稱為pickle water,其基本配方是水、醋、糖三者,比例由1:1:1 至1:0.25:0.25,不等,可自行實驗,調整自己喜歡的酸甜度。醋類的選擇,宜選酸味較溫和的,不宜直接使用白醋,會太嗆(如要使用白醋,務必降低醋的比例並增加糖分),可考慮白酒醋、香檳醋、蘋果醋、穀物醋等,或將以上的與白醋混合使用。糖類的話,蜂蜜、白糖、黃糖、黑糖或其他糖類都合適,可自由選擇。
在酸與甜的基礎上,視乎食材,可酌量添上鹹味(如鹽、日式白醬油)或辣味(如辣椒),亦可放入其他香草(如刁草、迷迭香、百里香)、香料(如胡椒粒、蒜瓣、八角),檸檬皮、橙皮屑、青檸皮等,這些是製作pickles時廚師經常添入的,能夠增加風味。有些食譜,除了水,液體部分會添入果汁,豐富甜與酸味的層次。有時,我們甚至會加一塊紅菜頭在pickle水中,為食材染色。
Pickles在菜式裏無處不在,有着無限的可能性,在此分享一些簡單的製作要訣:
‧製作前需先準備乾淨容器。在餐廳裏,我們會把pickles放真空袋保存,使用時開口,放入份數兜取用,在家製作時,宜使用消毒過的玻璃瓶
‧蔬菜已經漬好後,取用時要注意使用乾身的工具,不宜帶水或油,以保持pickle water不被污染。視乎狀態,pickle water可重複使用1至2次,吃光舊的pickles,重新放入新的蔬菜便可
‧某些食材,放入pickle water浸泡前,需事先汆燙(如紅菜頭、椰菜花),令口感不致太硬,有些亦不宜生吃;汆燙後,注意要為蔬菜降溫,放涼後才添入pickle water
‧pickle water先煮一遍,可確保糖與水徹底融化、混合,亦會更易於突出香辛的味道,惟煮過後需放涼才入樽。如偷懶不想花時間放涼,必須使用常溫白開水,切記不要使用生水
食譜
A.鹽泡法雞翼
首先,讓我們先把雞翼brine好
【材料】
‧啤酒……500克
‧鹽……15克
‧蒜頭……5瓣
‧香葉……4片
‧黑胡椒粒……一把
【做法】
1.蒜頭大力拍鬆,跟以上所有材料混合成beer brine
2.雞翼洗淨抹乾後,放進beer brine浸泡4小時或以上
*浸泡時需存於4℃冰箱
B.製作基本炸粉
第二個步驟,是製作基本炸粉,在餐廳,這乾粉配方可用於其他煎炸物,如豬扒、漢堡扒、蟹肉餅、魚塊、墨魚餅之類,無論是上蛋漿、炸漿或麵包糠或香煎,事前都會沾上乾粉。要是打算經常製作煎炸物,可把比例倍大,一次過混合好,放在密封食物盒內保存,每次只要開蓋便可直接使用,十分方便。比如我這盒是早前製作的,裏面放些防潮珠以免結塊,今次便可直接使用了。
【材料】
‧中筋麵粉……250克
‧粟粉……70克
‧鹽、黑胡椒粉、白胡椒粉……各7克
‧甜椒粉、蒜粉、洋葱粉……各4克
【做法】混合所有材料
C.製作pickles
炸雞翼前,先製作pickles
【Pickled apple材料】
‧水……500克
‧白酒醋……250克
(或其他喜歡的醋類,不宜直接使用白醋,如使用的醋太酸,蜜糖的分量要調高)
‧蜜糖……75克
‧肉桂……1條
‧丁香……4棵
‧八角……1片
【做法】
1.將所有材料混合,以中火煮至水滾,蜜糖溶化
2.靜置放涼備用
3.完全冷卻後,放入切片蘋果醃漬至少數小時
*pickled apple可存放1至2周,蘋果轉啡則不宜食用
【Pickled cucumber材料】
‧青瓜……1條(玻璃容器400毫升)
‧白開水、白酒醋……各100克
‧糖……20克
‧辣椒……1條
【做法】
1.水、白酒醋、糖混合攪拌至糖溶化
2.青瓜剖半去籽、切成條狀,放入玻璃瓶內
3.倒入pickle water,放入辣椒,放置入味即成
D.啤酒炸漿與炸雞
【啤酒漿材料】
‧啤酒……500克
‧中筋麵粉……300克
‧粟粉……2湯匙
‧雞蛋……2隻
‧鹽……1茶匙
【做法】
1.混合以上材料,攪拌至完全沒有顆粒,放入雪櫃備用
2.油鍋倒入油,高火預熱備用
3.雞翼從beer brine中取出,印乾水分,放入(B)裏,均勻拍上乾粉
4.上了乾粉的雞翼,轉而放入啤酒漿裏,讓每部分都裹有炸漿
5.上了炸漿的雞翼,放入油鍋,炸5至6分鐘至浮起 (我保持170℃油溫)
6.瀝油後,與pickles一起裝盤,搭配喜歡的蘸醬(我的版本是早前做的蜜糖芥末醬)
小貼士:
這次的炸粉、炸漿、beer brine未用完,原盒存放,可再次使用,十分方便。Beer batter在廚房裏一般會使用數天直至用光再次調製,用之前一秒才從雪櫃取出,可延長它的壽命,而且beer batter溫度夠凍的話,炸物會更酥脆。
如何測試雞翼是否熟透?廚師會使用這支稱為「峨眉針」的工具,針頭刺進最厚肉的部分探熱數秒,取出,立即把針頭放到唇下位置感受溫度(有些人會放手背),如非常熱,幾乎要焫着皮膚的話,表示已全熟;如只有微溫,則代表未熟,不少廚師都會如此測試肉類熟度成數。
文、圖˙ 饒雙宜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