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打疫苗抗肺炎球菌
【明報專訊】肺炎球菌是一種常見且具潛在致命風險的細菌,能引致多種疾病,包括肺炎、腦膜炎、敗血症、中耳炎及鼻竇炎等。主要透過飛沫傳播,並可在上呼吸道中長期潛伏。健康人士可能帶菌而不發病,但對嬰幼兒、長者、慢性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而言,感染風險和嚴重程度較高。接種疫苗是最佳預防方法。
結合疫苗 產生強效免疫反應
現時針對肺炎球菌疫苗大致分為兩類,多醣疫苗及結合疫苗。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SV23)涵蓋血清型較多,但在年幼兒童或免疫力低下人士中,誘發免疫反應效果有限,亦不產生免疫記憶。因此,結合疫苗近年在臨牀應用上愈來愈普及,尤其適用於高風險人群。研究顯示,結合疫苗能產生強效免疫反應,並促進T細胞活化,建立較長時間的免疫記憶。結合疫苗從最初PCV7、PCV10、PCV13,發展到近年的PCV15(15價)及PCV20(20價),涵蓋血清型逐步擴展,加強對常見和具侵襲力血清型的保護效能,市民可根據個人健康狀况、醫生建議及疫苗涵蓋範圍來適切選擇。
世界衛生組織及多國疾病控制機構均強調,肺炎球菌疫苗在減少住院率、重症及死亡率方面的作用。隨着疫苗涵蓋血清型愈趨廣泛,有望進一步減低社區傳播。提升整體接種率,有助建構群體免疫屏障,保護自身的同時減少對高風險人群的影響。
15價與20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面世,無論是追求更全面血清型涵蓋,還是因應個人健康狀况選擇,最重要是與醫療專業人員緊密溝通,獲取正確資訊,選擇最合適的疫苗。
文:譚子雋(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