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2025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健保署力推「在宅急症照護」

永續幫

更新於 2024年11月19日08:34 • 發布於 2024年11月19日08:33 • 十分好小編
5_遠傳「5G遠距診療在宅急症照護方案」助醫療院所科技賦能 實現一站式視訊門診_0.jpg

▲遠傳「5G遠距診療在宅急症照護方案」助醫療院所科技賦能 實現一站式視訊門診。 中央健保署攜手醫療學協會推廣「在宅急症照護」,號召企業響應,今(19)日舉辦「全民健康在宅急症照護落地暨公益捐贈記者會」,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受邀出席,由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代表公益捐贈100套「5G遠距診療在宅急症照護方案」給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等四大醫療學協會,拋磚引玉共同促進次世代數位醫療的發展。

1_由遠傳電信代表公益捐贈100套「5G遠距診療在宅急症照護方案」給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_.jpg

▲由遠傳電信代表公益捐贈100套「5G遠距診療在宅急症照護方案」給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等四大醫療學協會,拋磚引玉共同促進次世代數位醫療的發展。
石崇良:居家照護精進 完善醫療照護 台灣即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齡人口照護需求高,為打造「健康台灣」,有賴整合公私部門力量,健保署推行「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將急性照護服務直接送到長者家中或照護機構中,減輕家庭照顧者往返醫院照顧負擔。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開辦以來,不斷精進居家照護服務模式,期望透過今年試辦的在宅急症照護,讓病患能在熟悉的環境接受完善的醫療照護,實現在地安養的目標。

3_中央健保署攜手醫療學協會推廣「在宅急症照護」,號召企業響應 (圖為中央健保署 石_.jpg

▲中央健保署攜手醫療學協會推廣「在宅急症照護」,號召企業響應 (圖為中央健保署 石崇良署長)
根據「在宅住院創新模式計畫期末成果報告」意向調查結果,推動遠距看診的困難,除了健保申報之外,最大困難就是設備建置問題,包含沒有5G網路遠距會診設備、對IoT設備科技應用不熟悉及設備採購高昂,買錯不符合使用等。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等四大醫療學協會,合力協助健保署進行政策推廣,向企業募捐視訊看診軟體。
遠傳率先響應 加速推動數位醫療照護 醫療學協會透過向企業募捐方式,加速基層院所推動數位醫療照護服務,遠傳電信當仁不讓率先響應號召,公益捐贈「5G遠距診療在宅急症照護方案」包含建置於醫療院所遠距看診所需的虛擬診間平台、與在宅或照護機構的遠端監測硬體設備,總價值近300萬元,提供基層醫師社區醫療群使用,盼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提供助力,加速基層院所推動數位醫療照護服務。

2_遠傳全民健康「在宅急症照護」落地公益捐贈儀式大合照,(順序由左至右)遠傳 曾詩淵執.jpg

▲遠傳全民健康「在宅急症照護」落地公益捐贈儀式大合照,(順序由左至右)遠傳 曾詩淵執行副總、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王維昌理事長、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 廖文鎮理事長、遠傳 井琪總經理、中央健保署 石崇良署長。

凡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台灣居家醫療醫學會等四大醫療學協會所屬會員,透過學協會申請並資格符合的基層醫療院所與社區診療群,透過4小時實體教育訓練、並取得證明可向遠傳進行平台服務申請,首年免年費服務,各家學、協會各25個名額、一家醫事機構可開立最高2個虛擬診間。

助醫療院所科技賦能 實現一站式視訊門診 遠傳自2020年推出全國第一個5G遠距診療服務,從偏鄉醫療為起點,延伸至緊急救護,累計至今遠距診療服務全國已逾4萬5千人次,迄今已在全國15縣市、56個偏鄉,已涵蓋所有衛福部認定的山地離島地區衞生所。後疫情時代遠距診療需求更甚以往,遠傳「Health健康+」App也陸續開診上百個虛擬診間,實現一站式視訊門診。

4_遠傳捐贈百套「5G遠距診療在宅急症照護方案」,拋磚引玉共同促進次世代數位醫療的發_.jpg

▲遠傳捐贈百套「5G遠距診療在宅急症照護方案」,拋磚引玉共同促進次世代數位醫療的發展(圖為遠傳電信 井琪總經理)
遠傳總經理井琪表示,有別於追求5G「殺手級應用」,遠傳將研發能量投入5G「救援者應用」,以5G網路結合軟體開發與雲端技術,自主開發5G遠距診療平台,將醫療資源送進15縣市、56個偏鄉,已涵蓋所有衛福部認定的山地離島地區衞生所,更將之延伸運用於緊急救護、視訊門診、居家長照等場域。

加入 永續幫 LINE 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魚吃錯恐吞毒!「3部位」最危險 煎熟才去皮吃下重金屬

三立新聞網
02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電視台
03

夏天「4大地雷食物」!容易滋生細菌害腹瀉 現切水果入列

三立新聞網
04

鍋貼、水餃、抄手誰最胖?韭菜、鮮蝦、泡菜誰最雷? 營養師揭「熱量排行」

常春月刊
05

更年期女性飲食吃「這一樣」!防止骨鬆又顧心臟

Hello醫師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猛爆性肝炎為什麼這麼危險?高敏敏營養師:6大高危險族群要注意、6要訣預防

華人健康網

失智症兇手抓到了!多做3件事遠離健忘腦、腦退化,50歲後活化大腦必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白頭髮是身體發出警訊!中醫曝4位置反映不同問題:長在「這位置」壓力大,多吃3食物養回烏黑髮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糞便夾雜血液不可輕忽 北榮桃園分院:恐是大腸癌

桃園電子報

還用塑膠袋裝外食?研究揭「塑膠微粒」恐傷腎引中風:教你4招少接觸

優活健康網

不菸不酒!婦照X光驚見「超大腫瘤」 醫嘆:肺癌末期

藝點新聞

不是止痛藥!「1習慣」能減緩疼痛 看伴侶照片也有用

三立新聞網

內臟脂肪從20降到8!她年甩20kg 出國狂吃也不復胖

中天電視台

60歲婦不菸不酒...「1症狀」拖3個月癌末 驚見8公分肺腫瘤

TVBS

父親節關心爸爸的「男」言之隱!一張表自行檢測,及早揪出攝護腺症狀

華人健康網

失智新藥百萬自費太貴?健保署公布納保評估結果

中天電視台

B肝疫苗斷層成隱憂 民眾四大誤解恐成肝癌破口

健康醫療網

養成美白好習慣從裡到外 擁有白皙肌膚網友分享6件事

NOW健康

吃魚油能改善過動症? 醫曝真相:吃錯恐誤「黃金治療期」

壹蘋新聞網

【名醫在Heho】骨質可以逆轉?骨鬆性骨折有多嚴重?骨質疏鬆AI篩檢超簡單!骨科權威吳凱文醫師專業解析

Heho健康

肺癌不只和抽菸有關!10萬人研究發現「這習慣」增41%罹癌風險

上報

猛爆性肝炎恐併發意識障礙,高度危險!醫示警:帶原B肝+過勞是高風險群

華人健康網

你也曾醒來全身動不了?破解睡眠癱瘓症的4步驟自救法!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50歲患者洗腎「貧血未改善」!醫:是大腸癌

NOWnews 今日新聞

助民眾重拾健康人生 桃市擴大肺癌篩檢

台灣好新聞

沈玉琳疑猛爆性肝炎?中醫也有解!周宗翰中醫師:按摩4大穴位護肝、5要訣預防

華人健康網

久坐族「小腿脹痛」當心血栓!醫揭「深層靜脈栓塞」警訊:5招可預防

優活健康網

獨家/沈玉琳傳「3器官都有病變」與胰臟癌有關?血腫醫曝「最壞1情況」

三立新聞網

0到6歲神經發展黃金期!醫提醒「兒童發展篩檢」最重要

中天電視台

桃園鼓勵民眾及早肺癌篩檢 免費檢查還能加碼抽iPhone

桃園電子報

魚吃錯恐吞毒!「3部位」最危險 煎熟才去皮吃下重金屬

三立新聞網

糖尿病「腎病變」無症狀!醫:七成功能流失才會有徵兆

中天電視台

胃食道逆流喝什麼?這種「無咖啡因茶」也要避免!醫推3種飲料代替

優活健康網

薑湯防感冒、抗發炎?醫揭生薑食用禁忌:出現「這些症狀」先別吃

優活健康網

知名花生醬驗出「黃麴毒素」超標下架回收 「這些食材」也要注意保存

健康醫療網

剛拿到保護令卻遭前男友奪命!衛福部籲:善用安置措施

中天電視台

管制藥品稽查 去年231家次違規

中華日報

她經痛「吞5顆止痛藥」也沒用 中醫調氣血一個月就改善

中天電視台

香蕉護眼解便秘 名醫揭「1款」最抗癌:是強大免疫增強劑

三立新聞網

台灣武田培育優秀醫藥行銷人才 獲頒榮譽MR認證

健康醫療網

「塑膠微粒」入侵肝腎甚至大腦 醫示警:吃口香糖也中標

CTWANT

30歲女胃食道逆流、便秘 醫揪罕見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中天電視台

接連發生「申請保護令就被殺」 林靜儀:男性挫折忍耐力需關注

ETtoday新聞雲

5類人不適合「168斷食法」減重 醫:恐讓脂肪囤積更頑固

ETtoday新聞雲

退休後不想大腦退化?精神科醫揭健腦秘訣:每週做2次「不一樣的事」

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