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愈少失智風險愈高? 醫揭咀嚼與大腦退化關鍵關聯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隨著台灣步入高齡社會,失智症與長者健康議題日益受到重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任周怡江指出,除了基因、年齡與慢性病等已知風險因子外,近期多項研究指出,牙齒數目與失智症風險之間可能存在密切關聯。
牙齒數目與失智風險有關 咀嚼能刺激大腦
多項觀察性研究顯示,牙齒數目愈少的老人,其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相對較高,也會影響咀嚼功能,進而影響營養攝取與消化吸收,同時也可能降低社交意願,導致孤立與憂鬱,進一步加速大腦退化。
周怡江主任表示,咀嚼動作能促進腦部血流,活化與記憶、學習有關的海馬迴與前額葉,若長期缺牙或牙周病導致咀嚼功能下降,可能使大腦刺激減少、認知功能退化。
日常這樣做 避免牙周病上身
牙周病為造成牙齒脫落的主因之一。牙周病是慢性發炎疾病,長期下來可能不只影響口腔健康,也會增加系統性發炎指數,進而影響腦部健康。糖尿病、抽菸等習慣,也與牙齒脫落與失智風險有高度關聯,周怡江主任提醒,從日常生活做起,重視每一顆牙齒的健康:
1. 徹底清潔牙齒:每天三餐飯後及睡前務必刷牙並使用牙線,預防牙菌斑堆積與牙周病發生。
2. 定期牙科檢查與洗牙: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口腔健康。65歲以上長者可利用健保補助,每三個月接受一次洗牙服務,並視牙齒狀況由醫師評估是否需塗氟強化牙齒。
3. 及早治療牙周病:若經檢查有牙周病徵兆,應遵循醫師建議儘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造成牙齒鬆動或脫落。
4. 恢復咀嚼功能:若已有牙齒脫落,應積極進行修復,如配戴假牙等,以維持正常咀嚼力。
守護大腦健康 從照顧口腔環境開始
周怡江主任強調,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密不可分。除了預防蛀牙與牙周病,更可能是守護大腦、延緩失智的重要一環。大家不妨從今天開始,好好保護每一顆牙齒,為健康老化多加一分保障。
【延伸閱讀】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呼籲建立永續支持系統 讓每位母親都能安心哺乳
優活健康網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響應千禧之愛倡導「蔬果佔一半 健康有保障」邁向健康與永續共好
優活健康網
植髮就能一勞永逸?壓力引起的掉髮會自然恢復?醫師破解常見5大迷思
華人健康網
代謝慢害你瘦不下? 中醫師教按「這6穴位」消水腫、排宿便又加速燃脂
常春月刊
40歲後拉警報!久蹲馬桶站不起來恐「1疾病」上身 4大癥結肌肉快速流失
三立新聞網
掉髮是洗髮精用錯?壓力禿會自己長回來?醫揭5大迷思:恐疾病警訊
優活健康網
大罷免風波延燒醫界》成大醫學院院長被點名接部長 「成大幫」將主導衛福部?
信傳媒
子宮移植能助部分不孕婦女懷孕生子,但仍有風險
科技新報
國健署攜手國際抗癌聯盟交流取經 共創全民防癌新未來
NOW健康
代謝下降難瘦身!中醫師授「3大減重秘訣」消滅體脂肪 生冷食物少吃
常春月刊
如何避免遇到恐怖情人?精神科醫師示警:如果決定分手6點要注意
華人健康網
冏!18洞打一半常「尿遁」3熟男揪團看泌尿科 一查「攝護腺」出問題
三立新聞網
膚色暗沉、長斑怎麼辦? 中醫師大推「4大美白聖品」:桂圓入列
常春月刊
他背腹劇痛一查竟是「血糖性神經痛」 醫揭常見症狀
健康醫療網
告別乾澀、鬆弛!「閨蜜」醫師沈怡岒揭女性私密困擾新科技解方
商傳媒
魚油可改善 ADHD 症狀?醫:亂服用將增治療難度
Heho健康
精神病友走入社區 展現自信與生命力
台灣好新聞
風雨無阻!高雄榮總遠距醫療牽線那瑪夏生命接力創奇蹟
勁報
國健署署長交接! 新任女署長沈靜芬具小兒感染科背景
NOW健康
「防護不可少」災後清理安全第一 高雄秀傳提醒兩不原則防範類鼻疽
勁報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赴南韓取經 觀摩中醫長照創新模式
NOW健康
桃療推廣健康飲食 員工親手製作「減糖涼麵」
台灣好新聞
福源花生醬「一級致癌物」超標!當心這些日常食物 醫示警:DNA突變
CTWANT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新增2例 疾管署籲落實防疫、注意重症前兆
健康醫療網
12歲少年上網學清潔小弟弟 包皮卡龜頭3天血腫變黑
中廣新聞網
腹部凸起、腰痠背痛!腹直肌分離自我檢測與手術解析,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懶人包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57歲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上周錄影已爆瘦…急性肝衰竭怎發生?4症狀+2數據揪致病元兇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戒菸難靠意志力,醫:「這方法」提高 3 倍成功率
Heho健康
川普政府攜手蘋果等科技巨頭 宣布推動數位健康新聯盟
商傳媒
國民健康署「國際母乳週」活動,短影音募集,參與者可抽親子旅遊券與超商禮券等好禮!
媽媽寶寶
抽菸 M 型化?學習低落學校抽菸率 3 年增 3 倍
Heho健康
8月新制!施打抗生素改門診處理 衛福部多項新制1次看
NOW健康
夏天皮膚病大爆發!醫師教你怎麼預防4大常見的皮膚問題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維他命B、C、D過量補充小心中毒,怎麼吃才對?
康健雜誌
優格、優酪乳藏抗藥性風險?食藥署啟動大調查,還可以放心吃嗎?
康健雜誌
越滑越笨!愛看「1種片」恐傷腦 醫:決策力、專注力都退化
三立新聞網
夏天細菌性腸胃炎、病毒性腸炎拉警報!醫籲:保護腸胃3大關鍵不可缺
華人健康網
不是你不努力,是方法錯了!「雙機轉口服藥」減重新趨勢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必須照顧父母,卻被負面情緒綁架?3步驟「情緒命名法」讓心情變輕鬆
優活健康網
知名藝人傳猛爆性肝炎 醫揭「關鍵危險信號」
健康醫療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