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 6成患者與過量服用「乙醯胺酚」有關,醫揭肝臟大罷工4徵兆
潮健康/編輯部
▲ 姜冠宇醫師說明,超急性猛爆性肝炎通常由「藥物毒性」所誘發,最常見的元兇即是過量服用乙醯胺酚,此類案例大約就占整體患者的60%。
藝人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送醫! 6成患者病因與「過量服藥」有關?
近日藝人沈玉琳傳出因「猛爆性肝炎」緊急送醫,消息一出引發各界關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猛爆性肝炎並非獨立疾病,而是肝臟因病毒、藥物或毒素攻擊等因素,導致大量肝細胞在短時間內死亡的「毀滅性結果」。
「與一般人所知的『肝衰竭』不同,猛爆性肝炎在出現黃疸後,短期內(小於8週)就可能快速進展至『肝性腦病』,也就是大量發炎物質與無法代謝的高血氨攻擊腦部,進而造成腦水腫!」
姜冠宇醫師分析,從公開資訊來看,沈玉琳的狀況似乎屬於「超急性」(Hyperacute)的猛爆性肝炎。雖然病毒肝炎或代謝問題都可能是背景因素,但超急性猛爆性肝炎通常由「藥物毒性」所誘發。其中,最常見的元兇即是過量服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也就是常見的「普拿疼」,此類案例大約就占了整體患者的60%。
▲ 病程稍慢的「急性」與「次急性」型猛爆性肝炎,預後相當不樂觀,自發存活率皆低於三成,往往需要肝臟移植才能挽救生命。
病程越慢存活率越低! 醫:情節嚴重需肝臟移植救命
猛爆性肝炎依據病程速度,預後差異極大。黃疸後腦水腫發作極快的「超急性」型,其自發存活率(指未接受肝移植下存活至短期觀察終點)約有67%;然而,病程稍慢的「急性」(Acute)與「次急性」(Subacute)型,預後則相當不樂觀,自發存活率皆低於三成,往往需要肝臟移植才能挽救生命。
治療方面,姜冠宇醫師認為,由於猛爆性肝炎是最終的「結果」而非獨立疾病,治療策略必須針對引發肝臟損傷的根本原因(如病毒、藥物)著手處理,才能達到對症下藥之效。在加護病房的觀察期間,病患的肝臟形同「大罷工」,體內製造凝血蛋白、免疫蛋白與維持營養的功能全面停擺。因此,這段期間的支持性治療,會將重點放在防範大出血、預防腸道感染,以及避免肌肉分解等維持生命的關鍵措施。
▲ 姜冠宇醫師呼籲,若出現疲累、食慾不振、外觀消瘦、面部泛黃等徵兆,應立即停下手邊所有活動,盡速就醫。
吃再多保健品都難挽回! 4徵兆恐為肝臟「大罷工」警訊
綜合所述,民眾若出現莫名感覺疲累、食慾不振,甚至外觀看起來消瘦、面部泛黃等「印堂發黑」的警訊,無論是否因為工作應酬,都應立即停下所有活動,盡速就醫。「肝功能不像電玩遊戲的血量(HP),不是用「吃補」就能加成的,千萬別以為多吃營養品可以補回來,沒有這種事!」
姜冠宇醫師強調,肝臟猶如處理身體所有食物、藥物成分的巨大工廠,當其面臨浩劫時,唯一需要的就是「減少工作、減輕負擔」,讓肝臟好好休息,避免「大罷工」事件的發生,才是保命的根本之道。
資料來源:《猛爆性肝炎不是一個獨立的病,而是一個結果》- 姜冠宇醫師
延伸閱讀:
吃結核藥變肝癌? 腫瘤科醫師揭真相:很多病患一來就是20公分
肝功能不好有徵兆? 口臭瘀青要當心! 沒睡好「脂肪肝」風險恐增78%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