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生女不只是靠爸爸!哈佛最新研究:媽媽的年齡和基因,也會影響寶寶性別
我們從小都被教導:「生男生女是靠爸爸的精子」,因為精子帶的是X還是Y染色體,機率各一半。但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發現,事情沒那麼單純——媽媽的年齡和基因,也在默默影響著寶寶的性別!
這項研究橫跨將近60年,分析了58,007位美國女性護士、總共146,064次自然單胞胎生產紀錄,登上《Science Advances》期刊。論文標題是〈Is sex at birth a biological coin toss?〉(出生性別真的是擲硬幣決定嗎?),由哈佛博士生 Siwen Wang 擔任第一作者。
性別不是「硬幣擲出來的」——多孩家庭藏著規律
大家一直以為,每次生男生女都是獨立事件,但研究發現了驚人的「同性別扎堆」現象。來看幾個數據:
已經生了一個男孩,下一胎還是男孩的機率:57%
前兩胎都是男孩,第三胎還是男孩的機率:58%
如果連生三個男孩,第四胎是男孩的機率更高達:61%
女生的情況也一樣:
第一胎是女兒,第二胎還是女兒的機率:53%
如果已經有兩個女兒,第三胎是女兒的機率:55%
生了三個女兒後,第四胎繼續是女兒的機率:58%
也就是說,當家庭裡小孩數越多,「全男」或「全女」的機會比我們想像中高很多。研究團隊還特地排除掉每位女性的最後一胎,以免結果被「想生到特定性別就停生」的人為選擇干擾。
媽媽的哪些條件會影響寶寶性別?
研究指出,媽媽的年齡和基因是兩個關鍵因素:
1. 媽媽幾歲生,會影響性別傾向?
研究發現,如果第一胎是在29歲或之後才生,比起23歲以前生第一胎的媽媽,更容易出現一連串同性別孩子的情況(高出13%的機率)。也就是說,媽媽年紀越大,孩子性別傾向越明顯。研究團隊推測,這可能跟媽媽身體內的環境(像是酸鹼值、荷爾蒙變化)有關。
2. 媽媽的基因也有影響!
除了年齡,研究還發現了一些和性別有關的基因變異:
在第10號染色體上,NSUN6基因的一個特定變異(rs58090855),跟「傾向生女兒」有關。
在第18號染色體上,靠近TSHZ1基因的一個變異(rs1506275),則和「傾向生男孩」有關。
這表示,有些女性天生就有某種基因傾向,讓她們比較容易生出一種性別的孩子。如果你家親戚都是男孩或都是女孩,搞不好就是這些基因在悄悄發揮作用!
所以,性別可以預測嗎?
這項研究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認知:男生女不是完全憑運氣,媽媽的身體條件也有影響。雖然不能用來「預測下一胎到底是男還是女」,但在整體族群中,這些年齡和基因的規律確實存在。
最重要的是,這項研究是為了了解人類生育的自然規律,不是為了幫人挑性別或操作生育。每一個小孩的誕生,都是自然的奇蹟,無法100%精準設計。
下次有人跟你說:「孩子是男是女,全看爸爸!」你可以自信回答:「不一定唷~媽媽也有關鍵影響,哈佛研究都這麼說了!」
延伸閱讀
健康指南:深靜脈血栓藏風險
顯示全部
留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