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微量元素 過猶不及 小心! 別把神隊友補成了毒

永續幫

更新於 01月15日02:18 • 發布於 01月15日02:17 • 十分好小編
主圖:微量元素一旦補充過量反而危害健康。(freepik).jpg

▲微量元素一旦補充過量,反而危害健康。(freepik) 鐵、鋅、碘等,這些相當耳熟的礦物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微量元素,但是過猶不及,一旦補充過量,則會導致中毒,反而危害健康。例如:服用過量鐵劑,可能引發急性鐵中毒,若未及時治療,會併發肝硬化和多重器官衰竭;慢性碘過量,會致使甲狀腺機能不足或亢進,引起甲狀腺炎、甲狀腺腫。
人體必需微量元素,顧名思義,所需要的量極少,每天需求量低於100mg,但卻是維持正常生理機能的必需營養素,包括鐵、銅、鋅、碘、鉻、硒、錳、鉬等,這些微小卻關鍵的神隊友,在人體內有各自任務也相互支援,在適量且平衡的狀態下,促進生長與代謝,也有助對抗自由基,以及提升免疫力。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以健康成人而言,鐵需求量是男性10mg(毫克)/天、女性15mg/天、孕婦30mg/天,鋅需求量是男性15mg/天、女性12mg/天,碘是150mcg(微克,μg) /天,硒是55mcg/天。安法診所副院長吳凱茹醫師指出,因為需求很「微」量,大多數的一般人只要膳食健康,不偏食、不挑食,食材多樣化,營養均衡,可以在日常飲食中攝取到所需的微量元素,通常不需要再特地補充;但是,如果是需要額外補充營養素的備孕、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因吃素而較易缺乏某些營養素的素食者、容易因為基礎代謝率降低或食慾不佳而營養不足的年長者、較難營養均衡的外食族等,應諮詢醫師、藥師或營養師,有否需要另外補充或是如何從哪些天然食物中攝取所欠缺的微量元素。
補過頭 就成了毒 吳凱茹醫師強調,人體缺乏微量元素會有健康風險,但過猶不及,攝入過多則會導致中毒。比如,市售微量元素保健產品很多,有複方、單方的補充劑,也有能量飲、機能飲等,取得相當容易,每一種產品的配方和劑量不盡相同,選購時應先查看產品說明,最好是事先諮詢醫師、藥師或營養師,並告知是否正在服用其他營養保健品或藥物等,以免劑量超標或和藥物起交互作用;特別是單方補充劑,如鐵、鋅、硒等,更要小心,切勿自行服用,以免過量而導致重金屬中毒。

吳凱茹醫師(安法診所提供).jpg

▲吳凱茹醫師提醒,食品加工程度愈高,營養成分流失愈多。(安法診所提供)
較常見的鐵中毒,很多是因服用過量的鐵劑。吳凱茹醫師指出,雖說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貧血類型,但缺鐵並不是貧血的唯一原因,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或是缺乏其他營養素所造成,若是自覺有貧血狀況,應先就醫以找出原因,切勿擅自服用鐵劑。
天然食物是微量元素的最佳來源 吳凱茹醫師建議,攝入微量元素的最佳方式就是健康飲食,均衡攝取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等六大類食物,大概就可以吃到一日所需的微量元素。她分享自己的日常膳食,是較偏向地中海飲食,食物種類多樣化,使用加碘食鹽;另一個重點是,儘量吃原型食物,少吃加工食品,而且盡可能不碰超加工食品。

吳凱茹醫師建議地中海飲食(pixabay).jpg

▲吳凱茹醫師建議地中海飲食就可以吃到一日所需的微量元素。(pixabay)
吳凱茹醫師提醒,食品加工程度愈高,營養成分流失愈多,其中就包括微量元素的流失,尤其是超加工食品,空有熱量,沒什麼營養,還含了太多化學添加劑,對健康有害無益。
關於安法 安法診所創立於1994年,與法國巴黎抗衰老醫學中心合作,專業於抗衰老醫學。由於東西方的基因、環境、文化背景、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皆有差異,對健康的照護也有所不同,因此安法一直致力於抗衰老醫療的調整與修正,使其更適合東方人,近30年來已累積了相當多的抗衰老醫療經驗,並且擁有完整的臨床資料庫與醫療大數據模型。迎來30周年的安法診所,已發展成安法抗衰老醫療集團,走向大健康產業,旗下包括:台北安法診所、醫新生命科學、上海安法診所、安法(海南)國際細胞中心、横琴安法診所、北京安法診所。

加入 永續幫 LINE 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魚吃錯恐吞毒!「3部位」最危險 煎熟才去皮吃下重金屬

三立新聞網
02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電視台
03

夏天「4大地雷食物」!容易滋生細菌害腹瀉 現切水果入列

三立新聞網
04

鍋貼、水餃、抄手誰最胖?韭菜、鮮蝦、泡菜誰最雷? 營養師揭「熱量排行」

常春月刊
05

更年期女性飲食吃「這一樣」!防止骨鬆又顧心臟

Hello醫師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猛爆性肝炎為什麼這麼危險?高敏敏營養師:6大高危險族群要注意、6要訣預防

華人健康網

失智症兇手抓到了!多做3件事遠離健忘腦、腦退化,50歲後活化大腦必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白頭髮是身體發出警訊!中醫曝4位置反映不同問題:長在「這位置」壓力大,多吃3食物養回烏黑髮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糞便夾雜血液不可輕忽 北榮桃園分院:恐是大腸癌

桃園電子報

還用塑膠袋裝外食?研究揭「塑膠微粒」恐傷腎引中風:教你4招少接觸

優活健康網

不菸不酒!婦照X光驚見「超大腫瘤」 醫嘆:肺癌末期

藝點新聞

不是止痛藥!「1習慣」能減緩疼痛 看伴侶照片也有用

三立新聞網

內臟脂肪從20降到8!她年甩20kg 出國狂吃也不復胖

中天電視台

60歲婦不菸不酒...「1症狀」拖3個月癌末 驚見8公分肺腫瘤

TVBS

父親節關心爸爸的「男」言之隱!一張表自行檢測,及早揪出攝護腺症狀

華人健康網

失智新藥百萬自費太貴?健保署公布納保評估結果

中天電視台

B肝疫苗斷層成隱憂 民眾四大誤解恐成肝癌破口

健康醫療網

養成美白好習慣從裡到外 擁有白皙肌膚網友分享6件事

NOW健康

吃魚油能改善過動症? 醫曝真相:吃錯恐誤「黃金治療期」

壹蘋新聞網

【名醫在Heho】骨質可以逆轉?骨鬆性骨折有多嚴重?骨質疏鬆AI篩檢超簡單!骨科權威吳凱文醫師專業解析

Heho健康

肺癌不只和抽菸有關!10萬人研究發現「這習慣」增41%罹癌風險

上報

猛爆性肝炎恐併發意識障礙,高度危險!醫示警:帶原B肝+過勞是高風險群

華人健康網

你也曾醒來全身動不了?破解睡眠癱瘓症的4步驟自救法!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50歲患者洗腎「貧血未改善」!醫:是大腸癌

NOWnews 今日新聞

助民眾重拾健康人生 桃市擴大肺癌篩檢

台灣好新聞

沈玉琳疑猛爆性肝炎?中醫也有解!周宗翰中醫師:按摩4大穴位護肝、5要訣預防

華人健康網

久坐族「小腿脹痛」當心血栓!醫揭「深層靜脈栓塞」警訊:5招可預防

優活健康網

獨家/沈玉琳傳「3器官都有病變」與胰臟癌有關?血腫醫曝「最壞1情況」

三立新聞網

0到6歲神經發展黃金期!醫提醒「兒童發展篩檢」最重要

中天電視台

桃園鼓勵民眾及早肺癌篩檢 免費檢查還能加碼抽iPhone

桃園電子報

魚吃錯恐吞毒!「3部位」最危險 煎熟才去皮吃下重金屬

三立新聞網

糖尿病「腎病變」無症狀!醫:七成功能流失才會有徵兆

中天電視台

胃食道逆流喝什麼?這種「無咖啡因茶」也要避免!醫推3種飲料代替

優活健康網

薑湯防感冒、抗發炎?醫揭生薑食用禁忌:出現「這些症狀」先別吃

優活健康網

知名花生醬驗出「黃麴毒素」超標下架回收 「這些食材」也要注意保存

健康醫療網

剛拿到保護令卻遭前男友奪命!衛福部籲:善用安置措施

中天電視台

管制藥品稽查 去年231家次違規

中華日報

她經痛「吞5顆止痛藥」也沒用 中醫調氣血一個月就改善

中天電視台

香蕉護眼解便秘 名醫揭「1款」最抗癌:是強大免疫增強劑

三立新聞網

台灣武田培育優秀醫藥行銷人才 獲頒榮譽MR認證

健康醫療網

「塑膠微粒」入侵肝腎甚至大腦 醫示警:吃口香糖也中標

CTWANT

30歲女胃食道逆流、便秘 醫揪罕見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中天電視台

接連發生「申請保護令就被殺」 林靜儀:男性挫折忍耐力需關注

ETtoday新聞雲

5類人不適合「168斷食法」減重 醫:恐讓脂肪囤積更頑固

ETtoday新聞雲

退休後不想大腦退化?精神科醫揭健腦秘訣:每週做2次「不一樣的事」

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