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看不見的PM 2.5是「寶寶健康隱形殺手」! 台灣過敏兒比例近八成 自胚胎就深受空污影響

永續幫

更新於 2024年10月09日08:51 • 發布於 2024年10月09日08:50 • 十分好小編
公衛教授莊凱任與小兒科醫師葉耀翔蒞臨現場,同台呼籲空污是嬰幼兒隱形殺手.jpg

▲公衛教授莊凱任與小兒科醫師葉耀翔蒞臨現場,同台呼籲空污是嬰幼兒隱形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約五分之一的新生兒健康問題由空氣污染引起,而空氣污染對新生兒健康的負面影響正不斷增加。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以及預防醫學ĒSEN伊生診所小兒科專科醫師葉耀翔今出席活動共同呼籲拒絕居家空污,守護嬰幼兒健康。莊凱任教授表示,PM2.5「細懸浮微粒」已被證實會嚴重影響嬰幼兒的健康;葉耀翔醫師指出,台灣兒童的過敏比例已接近八成,且此趨勢仍在不斷上升,與母親在懷孕期間暴露於PM2.5污染有著密切關聯,看不見的PM2.5無疑是威脅寶寶健康的隱形殺手。
北醫公衛教授莊凱任指出暴露於PM2.5 嚴重影響嬰幼兒的健康與成長 PM2.5是指直徑小於2.5微米(um)的細微顆粒物,空氣中的這些微細懸浮微粒會攜帶重金屬污染物及其他毒性物質,一起被呼吸進體內。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莊凱任教授表示,當孕婦吸入PM2.5後,這些顆粒上的有害物質會直接進入人體循環,最終到達胎盤;由於胎兒的腦部尚在發育,血腦屏障還未成熟,無法有效抵禦,通過母親血液進入胎兒體內的PM2.5,夾帶的有害物質將嚴重影響神經發育、智力發展等。葉耀翔醫師也補充說明,幼年期都是腦部發育階段,特別是出生後的黃金1,000天,為腦部發展的重要關鍵期,根據美國研究指出,嬰幼兒腦部發展階段受到PM2.5的危害,恐導致神經疾病,引發自閉症、過動症等問題。

「Baby Clean Room嬰兒無塵室」.jpg

▲「Baby Clean Room嬰兒無塵室」結合AI、IOT技術整合,首創全球唯一可將室內PM2.5「趨零」的空氣品質管理系統。
台灣過敏兒童比例已接近八成 且發病年齡逐漸下降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數據指出,5歲半以下的兒童中,接近一半被診斷出至少一種過敏性疾病;而長庚醫院的臨床研究也顯示,目前台灣有77.1%的兒童氣喘患者同時出現鼻過敏症狀。葉醫師表示,因為過敏症狀來小兒科求診的兒童越來越多,年紀最小甚至只有一歲,過敏兒童的數量正逐年增加,且發病年齡逐漸下降,情況令人擔憂。 根據中國醫藥大學發表於《過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的研究,當孕婦在懷孕期間暴露於PM2.5濃度超過93μg/m³時,嬰兒在出生後罹患氣喘的風險顯著增加;而嬰兒出生後暴露於PM2.5濃度高於25μg/m³,也會增加罹患氣喘的風險。因此,葉醫師強調,從母親懷孕的第一天起,保護胎兒免於接觸空氣污染物,對於兒童的未來健康至關重要。

「Baby Clean Room嬰兒無塵室」-1.jpg

▲「Baby Clean Room嬰兒無塵室」拒絕PM2.5對人體帶來的危害,首創全球唯一室內PM2.5「趨零」的空氣品質管理系統。

胎兒與嬰幼兒是空氣污染的最大受害者 莊凱任教授進一步表示:「接觸到 PM2.5 細懸浮微粒,會嚴重影響孕婦及其新生兒的健康。孕婦若長期暴露在污染空氣中,容易導致早產,且孩子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他解釋,兒童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影響,因為兒童的呼吸速率是成人的兩倍,單位體積吸入的空氣中,污染物含量也相對更多。由於空氣中的污染物最終會沉降至地表,剛開始爬行的嬰幼兒和身高較矮的兒童正好處在污染物濃度較高的區域。此外,兒童的腦部、肺部及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呼吸道也較脆弱,因此更容易受到空污影響,最終更將產生不可逆的健康危害。
打造居家無塵空間 保護孕婦與嬰幼兒呼吸安全 嬰幼兒每天有90%的時間在室內活動,家中有孕婦或嬰幼兒的家庭更應該特別重視室內空氣品質,葉耀翔醫師也分享五大減少室內空污的方法: 一、無煙:不要在室內吸煙,並在廚房安裝排氣扇和煙囪,減少烹煮時產生的油煙。 二、無香:避免使用合成空氣清新劑和薰香,釋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易導致呼吸問題。 三、無塵:室內不穿外出鞋、家門放置腳踏墊;選擇合格空氣清淨系統,有效去除空氣污染物。 四、控濕:降低室內濕度、浴室安裝排氣扇,並檢查修復漏水的管道,減少黴菌滋生。 五、少絨毛:家中寵物要定期洗澡,並減少地毯與絨毛玩具的擺設,降低過敏的機率。

「Baby Clean Room嬰兒無塵室」拒絕PM2.5.jpg

▲「Baby Clean Room嬰兒無塵室」拒絕PM2.5對人體帶來的危害,首創全球唯一可將室內PM2.5「趨零」系統。 莊教授建議,家有過敏體質兒童的家長應養成隨時檢測空氣品質的習慣,就像每天查看天氣預報一樣。嬰幼兒每天有90%的時間在室內活動,家中潛藏了許多看不見的誘發因素,預防過敏就要從居家環境與生活習慣做起,若條件許可,可以規劃打造家中嬰兒無塵室,將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危害降至最低,並且透過「空氣品質監測網」掌握最新資訊,就能在空污嚴重時,減少外界污染物的接觸風險,有效保護每個人的健康。
【參考資文獻】 ①.90%以上的兒童每天呼吸有毒空氣 出處:WHO 世界衛生組織 < href="https://www.who.int/news/item/29-10-2018-more-than-90-of-the-worlds-children-breathe-toxic-air-every-day">https://www.who.int/news/item/29-10-2018-more-than-90-of-the-worlds-children-breathe-toxic-air-every-day
②.全球新生兒健康疾病五分之一是空氣污染造成的 出處:歐盟委員會Eeuropean commission < href="https://environment.ec.europa.eu/news/air-pollution-blame-one-fifth-global-burden-newborn-health-disorders-2023-08-10_en">https://environment.ec.europa.eu/news/air-pollution-blame-one-fifth-global-burden-newborn-health-disorders-2023-08-10_en
③.產前接觸 PM 2.5與特定嬰兒死亡風險增加之間的關聯 出處: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Volume 144, November 2020, 105997 < href="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20319528">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20319528
④.母親在孕期接觸高濃度 PM2.5 會顯著增加嬰兒出生後罹患氣喘的風險。 出處:《過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2024年8月刊 < href="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4345">https://www.cmu.edu.tw/news_detail.php?id=4345

加入 永續幫 LINE 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魚吃錯恐吞毒!「3部位」最危險 煎熟才去皮吃下重金屬

三立新聞網
02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電視台
03

夏天「4大地雷食物」!容易滋生細菌害腹瀉 現切水果入列

三立新聞網
04

鍋貼、水餃、抄手誰最胖?韭菜、鮮蝦、泡菜誰最雷? 營養師揭「熱量排行」

常春月刊
05

更年期女性飲食吃「這一樣」!防止骨鬆又顧心臟

Hello醫師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猛爆性肝炎致死率高達8成!營養師點名「6種人」超危險 這1物千萬別共用

常春月刊

腎性貧血暗藏危機! 醫曝9萬洗腎病友恐忽略腫瘤警訊

NOW健康

糗!18洞打到一半常「尿遁」球友揪團看泌尿科 竟「攝護腺」出問題

三立新聞網

猛爆性肝炎為什麼這麼危險?高敏敏營養師:6大高危險族群要注意、6要訣預防

華人健康網

失智症兇手抓到了!多做3件事遠離健忘腦、腦退化,50歲後活化大腦必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白頭髮是身體發出警訊!中醫曝4位置反映不同問題:長在「這位置」壓力大,多吃3食物養回烏黑髮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他洗腎總貧血未改善 醫檢查驚:是大腸癌!9萬病友忽略「2大疾病」警訊

三立新聞網

糞便夾雜血液不可輕忽 北榮桃園分院:恐是大腸癌

桃園電子報

還用塑膠袋裝外食?研究揭「塑膠微粒」恐傷腎引中風:教你4招少接觸

優活健康網

不菸不酒!婦照X光驚見「超大腫瘤」 醫嘆:肺癌末期

藝點新聞

不是止痛藥!「1習慣」能減緩疼痛 看伴侶照片也有用

三立新聞網

內臟脂肪從20降到8!她年甩20kg 出國狂吃也不復胖

中天電視台

60歲婦不菸不酒...「1症狀」拖3個月癌末 驚見8公分肺腫瘤

TVBS

父親節關心爸爸的「男」言之隱!一張表自行檢測,及早揪出攝護腺症狀

華人健康網

失智新藥百萬自費太貴?健保署公布納保評估結果

中天電視台

B肝疫苗斷層成隱憂 民眾四大誤解恐成肝癌破口

健康醫療網

養成美白好習慣從裡到外 擁有白皙肌膚網友分享6件事

NOW健康

吃魚油能改善過動症? 醫曝真相:吃錯恐誤「黃金治療期」

壹蘋新聞網

【名醫在Heho】骨質可以逆轉?骨鬆性骨折有多嚴重?骨質疏鬆AI篩檢超簡單!骨科權威吳凱文醫師專業解析

Heho健康

肺癌不只和抽菸有關!10萬人研究發現「這習慣」增41%罹癌風險

上報

猛爆性肝炎恐併發意識障礙,高度危險!醫示警:帶原B肝+過勞是高風險群

華人健康網

你也曾醒來全身動不了?破解睡眠癱瘓症的4步驟自救法!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50歲患者洗腎「貧血未改善」!醫:是大腸癌

NOWnews 今日新聞

助民眾重拾健康人生 桃市擴大肺癌篩檢

台灣好新聞

沈玉琳疑猛爆性肝炎?中醫也有解!周宗翰中醫師:按摩4大穴位護肝、5要訣預防

華人健康網

久坐族「小腿脹痛」當心血栓!醫揭「深層靜脈栓塞」警訊:5招可預防

優活健康網

獨家/沈玉琳傳「3器官都有病變」與胰臟癌有關?血腫醫曝「最壞1情況」

三立新聞網

0到6歲神經發展黃金期!醫提醒「兒童發展篩檢」最重要

中天電視台

桃園鼓勵民眾及早肺癌篩檢 免費檢查還能加碼抽iPhone

桃園電子報

魚吃錯恐吞毒!「3部位」最危險 煎熟才去皮吃下重金屬

三立新聞網

糖尿病「腎病變」無症狀!醫:七成功能流失才會有徵兆

中天電視台

胃食道逆流喝什麼?這種「無咖啡因茶」也要避免!醫推3種飲料代替

優活健康網

薑湯防感冒、抗發炎?醫揭生薑食用禁忌:出現「這些症狀」先別吃

優活健康網

知名花生醬驗出「黃麴毒素」超標下架回收 「這些食材」也要注意保存

健康醫療網

剛拿到保護令卻遭前男友奪命!衛福部籲:善用安置措施

中天電視台

管制藥品稽查 去年231家次違規

中華日報

她經痛「吞5顆止痛藥」也沒用 中醫調氣血一個月就改善

中天電視台

香蕉護眼解便秘 名醫揭「1款」最抗癌:是強大免疫增強劑

三立新聞網

台灣武田培育優秀醫藥行銷人才 獲頒榮譽MR認證

健康醫療網

「塑膠微粒」入侵肝腎甚至大腦 醫示警:吃口香糖也中標

CTW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