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輕男性愛博弈,「一量表」10 分鐘測你賭博成癮嗎?
賭害問題正隨網路快速擴散中,全台唯一的博弈門診發現,求診者多為年輕男性,8 成透過手機或電腦下注,與國際調查吻合。為此門診推出 10 分鐘內即可完成的中文版賭博症狀評估量表,作為後續治療參考,減少嗜賭症對個人與家庭造成的健康與經濟衝擊。
《Hudson Reporter》統計指出,2023 年全球各類賭博(包含彩券、賭場、線上下注)投注總額已突破 5,400 億美元,預計 2025 年將攀升到 6,700 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成長最快。多國社區調查指出,1-3%成年人符合嗜賭症或高風險賭博標準,年輕男性比率更上升至 5%,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立的全台唯一博弈專門門診,其診間觀察求診者多為男性,平均年齡 35 歲,與各國趨勢相同。
該院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劉書瑋分享,年約 31 歲的阿俊(化名)曾在線上娛樂城的百家樂中嘗到「小贏大賺」的快感,短短半年就負債百萬元,就醫時已有心情低落、失眠等症狀,家人亦承受沉重壓力。阿俊完成的中文版賭博症狀評估量表顯示,他的衝動與情緒困擾程度高,所幸經藥物與團體心理治療 6 個月後,睡眠與家庭關係隨數字下降已有改善。
量表 8 分以上需就醫,團體治療、藥物雙管齊下
該院院長黃名琪及成癮防治科主任張祜銘帶領的研究團隊,針對 186 名接受治療的嗜賭症患者進行研究,確認量表能準確反映患者最近一週的賭博症狀嚴重度;也發現 81.6%患者主要以線上形式賭博,而每月超過 100 萬元的患者,其量表分數顯著高於低投注族群,代表量表的信效度極佳。
量表滿分為 48 分,8-20 分為輕度嗜賭,21-30 分為中度,31-40 分為重度,41 分以上為極重度。民眾滿 8 分以上建議就醫,目前治療包括最有效的團體治療,一星期 1、2 次,一次約 90 分鐘,總共 6 至 8 次;另研究也顯示,部分物質成癮治療藥物如酒癮藥物,也可適應症外使用協助治療。
劉書瑋說,量表可協助評估初診病人、追蹤治療成效,在團體心理治療中觀察每位成員的進步,未來研究團隊將廣泛應用,期望透過早期偵測與持續追蹤,減少嗜賭症帶來的危害。若民眾有相關困擾,該院成癮防治科每週一至週五設有博弈門診,提供患者及其家屬完整的評估、諮詢與多元治療方案,歡迎多加使用。
中文版賭博症狀評估量表(本表由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翻譯)下載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