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長輩吞嚥困難適合吃什麼?把食物切碎是解方?營養師來解析!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3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
長者因舌頭力量小、神經肌肉協調性較差,容易出現進食問題。根據鄭千惠主任的觀察,約有5至6成的65歲以上長輩咀嚼能力較差,常需將食物煮軟或調整飲食清單。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台灣社會已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長者因老化、疾病等,導致進食、吞嚥上面臨挑戰的狀況越來越常見。肺炎目前位列十大死因第三位,新竹臺大分院營養室鄭千惠主任日前於「2025長者生活指南科普論壇」表示,其實肺炎與人口老化及進食也有些相關,研究顯示,65歲以上的長輩平均每週會嗆到約三次,若有不慎可能就會引發肺炎。

長者因舌頭力量小、神經肌肉協調性較差,容易出現進食問題。根據鄭千惠主任的觀察,約有5至6成的65歲以上長輩咀嚼能力較差,常需將食物煮軟或調整飲食。不過其實吞嚥問題比想像中更常見,吃藥卡在喉嚨或喝水嗆到,同樣屬於吞嚥困難。民眾在照顧家中長輩時又應注意什麼?她也為大家一一說明。

長輩為何容易進食狀況不佳?口乾、牙口不好皆是原因

鄭千惠主任指出,研究表明,長者噎到的盛行率是小孩的7倍,且多發生在家中或社區裡的餐廳,而不是在醫院。進食狀況也受到以下多種因素影響:

  • 嗅覺問題:罹患帕金森氏症和失智症的長者常見有嗅覺問題,而嗅覺、味覺等感官能刺激進食的慾望,「所以你會發現有些失智症的長輩為什麼食物會含著不吞,因為他沒感覺。」若能提供比較美味、有溫度或帶有回憶的食物,進食狀況或許可改善。
  • 牙口不好:許多長輩牙齒缺失、鬆動或配戴假牙,容易有咀嚼不完全的問題,增加嗆咳風險。研究發現,最容易噎到的族群是有缺牙但未配戴假牙的人,其次是完全沒有牙齒者,但牙齒完整的人也可能嗆到。
  • 肌少症:肌少症患者常因力氣不足,可能需要更長的進食時間,日本有研究指出,走路越慢的長輩,代表其咀嚼能力可能越差。鄭主任分享,她也會觀察患者是自行走進診間,還是需要借助拐杖或他人攙扶,以此作為飲食製定的評估重點之一。
  • 口乾問題:唾液腺萎縮或部分藥物(如利尿劑)常導致長輩唾液分泌不足,而出現口乾問題,在咀嚼時就較難讓食物形成完整的「食團」。

吃這些食物要注意!黏度高、多汁都有嗆咳風險

哪些食物容易導致嗆咳?鄭千惠主任表示,黏度較高的食物,像是麻糬、湯圓、糕點內餡等,或是柑橘類水果的白色纖維不易咀嚼,多汁的食物如西瓜在咬下後汁液噴出,若控制不好也容易嗆到,對長輩來說都是風險。此外,湯麵中的食材質地多元,固體、液體互相混合,以及呈條狀或是一整顆的食物,如鑫鑫腸、葡萄、小番茄等,也有不慎噎住的可能。

把食物剁碎更方便?營養師列「高齡友善食物」4重點

有些長輩或是照顧者可能會認為,既然牙口不好,那就將食物直接切碎,跳過咀嚼的步驟,也方便食用。鄭千惠主任提醒,食物應形成「食團」再吞嚥較為安全,而被切碎的食物會呈現「離散」狀態。長輩需要花費更多力氣,才能用舌頭將其聚合成食團再吞下,否則食物容易散落在口腔各處,影響吞嚥。

鄭千惠主任也指出,高齡友善食物的特質應包含以下4點:

  • 食物應具備良好的內聚力,不容易離散、可形成食團,較適合衰弱的長輩食用。
  • 黏性低,過於黏稠的食物讓長輩需要更用力才能吞乾淨,可能會殘留或沾粘在喉嚨。
  • 軟嫩、易咀嚼,也能輕易地用叉子或湯匙切割。
  • 營養密度高,再加上色、香、味俱全,也能刺激長輩食慾。

【延伸閱讀】

長輩睡不好認知功能易出問題! 長庚醫院研究揭睡眠品質與腦淋巴關係

長輩常聽不懂? 研究:孤獨感恐加速語言退化、提高失智率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沈玉琳突罹血癌沒前兆?醫曝「3大症狀」勿輕忽:中1項快檢查

TVBS
02

「1便當神菜」抗癌、控糖!營養師激推:全家都該多吃

三立新聞網
03

你不是天生堅強,而是有「長女病」!精神科醫師揭「蠟燭型人格」壓力真相,快檢視是否陷入 3 問題

Heho健康
04

【圖解健康】屈公病由蚊子傳染 發燒/皮疹/關節劇痛折磨人

LINE TODAY
05

57歲沈玉琳親證罹「血癌」!急性白血病8成患者是中壯熟齡…初期像感冒「出現4症狀」就生死關頭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從蘿蔔到苗條曲線!營養師親測「傳太醫」大推:代謝力助陣,讓我變更美

姊妹淘

喝什麼可以降血糖?1天然降血糖神器 專家教你怎麼吃穩當降糖

健康2.0

缺這維生素!30+女血壓突飆高 運動女不知腎臟出問題 以為血壓計壞掉

健康2.0

廚房水槽清潔術!排水管這樣清 除臭不長果蠅 1小物避免水管卡油

健康2.0

心衰竭是心臟癌?91歲的日本上皇也心衰竭住院 醫:脖子血管變粗是徵兆

健康2.0

護理師甩肉33公斤!下班練肌肉變健美選手 減重菜單公開

健康2.0

午餐一吃就想睡?原來這些食物是元兇!醫:避免下午愛睏,這時間喝咖啡最好

健康2.0

二手菸險奪2命!武漢19週孕婦聞菸味「突發咳血」 醫護及時救治保母子平安

CTWANT

20歲女「一天多次不由自主高潮」困擾多年 醫揭恐與多巴胺失衡有關

CTWANT

嘉義首例震波碎石 救治三度心梗患者迎重生

台灣好新聞

魚刺、骨頭不是廚餘!環保局揭迷思 違規最重罰6000元

CTWANT

想隆鼻又考慮預算?盧建勳醫師解析隆鼻方案:選對療程,小資族也能變美

姊妹淘
影音

運動前後怎麼吃?空腹運動瘦更快?

好食課

35歲女賣飯糰包到手麻痛 醫揭「腕隧道症候群治療關鍵」

健康醫療網

你家狗狗的背上,藏著你沒聽過的「微型寄生蟲世界」

明日科學

70歲「勇伯」老村長雙腿無力 解開致病真相外加刺激腦皮質重新走路

聯合新聞網

椅子瑜珈逆轉熟齡人生!74歲陳冬蓮帶50+動出健康與自信

Heho健康

吃辣真的能抗老! 研究曝:每週吃辣椒3-5天,腎臟竟年輕2歲

姊妹淘

沈玉琳自曝白血病病情! 長年抽菸「餵養癌細胞」害血癌,醫嘆:影響恐遍及全身

潮健康

日本研究證實!「4類食物」助抗老、長壽 簡單又實惠

三立新聞網

父親節大餐藏熱量陷阱 醫籲5招避免聚餐變負擔

聯合新聞網

醫起看/吃1口也不行!每天食用加工肉 大腸癌風險飆升7%

EBC 東森新聞

中年男全身4處同時長出腫瘤 醫師用「這個方式」徹底清除

健康醫療網

車禍送醫反成救命契機 53歲男意外「撞見」極早期肺腺癌

壹蘋新聞網

為愛的人做一道菜》一場凝聚記憶與情感的星級餐會,匯集7位星級主廚重現家的味道

康健雜誌

產後回診守護媽咪身心健康,有健康的媽媽,家庭才有幸福可言!新制已上路,請媽媽按時回診,掌握身心狀況

媽媽寶寶

住院找不到看護找到又像拆盲盒? 北醫團隊推媒合平台望解家屬痛點

Heho健康

達成慈善基金會捐救護車予桃園市府 強化生命防護網

桃園電子報

這類簡訊正瘋傳!一不注意錢就飛走了,4招教你防詐

康健雜誌

你不是天生堅強,而是有「長女病」!精神科醫師揭「蠟燭型人格」壓力真相,快檢視是否陷入 3 問題

Heho健康

從台大兒科缺人到五大皆空危機》142位醫師「匿名報告」 揭台灣醫療職場留才困境

信傳媒

別再誤當泌尿道感染!年長女性來不及如廁小心「急迫性尿失禁」

Heho健康

打火英雄快撐不住了!消防員7成失眠、3成壓力破表,救災防護網失靈中?

康健雜誌

腰圍超標恐致病!國健署曝40歲以上國人5成過胖 小心被「代謝症候群」找上!

CTWANT

以為身體好沒糖尿病!翁「糖化血色素達13%」險失雙腿

中天電視台

水果發霉削掉能吃?醫示警「毒早滲入果肉」…蒜頭怎樣算發霉、水果摔傷也算嗎?常見Q&A一次搞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醫揭沈玉琳血癌治療路需過「四大難關」 五年存活率五成

中天電視台

北榮桃園分院桃喜居舉辦父親節歌唱活動 現場溫馨歡樂

桃園電子報

恩主公醫院院長履新 楊純豪:全力以赴守護民眾健康

桃園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