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誤當泌尿道感染!年長女性來不及如廁小心「急迫性尿失禁」
當年長女性有強烈排尿感、卻在如廁前就已經漏尿,要小心可能罹患前三大尿失禁型態之一的急迫型尿失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王萱表示,此類患者就醫時常被誤認為泌尿道感染,長期服用無效的抗生素,白天工作及、社交與夜晚睡眠品質持續受影響。
正常排尿仰賴逼尿肌、膀胱頸、尿道括約肌正常運作,但女性易因尿道老化、生產後肌肉支撐力降低等原因,出現尿失禁、頻尿及尿急。其中尿失禁常見型態之一的急迫型尿失禁,起因於膀胱的神經過度敏感刺激,導致不自主、無法控制的逼尿肌收縮而產生尿液。
3治療方式:行為療法、藥物、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
王萱表示,急迫型尿失禁患者多有慢性尿道膀胱炎,治療上,除調整生活習慣及進行骨盆腔電刺激復健運動,藥物是最快速見效的方式,例如抗膽鹼藥物能抑制膀胱肌肉的過度收縮、β3腎上腺素能激動劑可以放鬆膀胱肌肉,增加膀胱容量。
但她提醒,藥物在年長者身上長期使用,會合併相關累積的副作用,甚至可能造成失智加重或排便異常;尤其行為療法及藥物對頑固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治療效果有限,須尋求其他治療選擇。
膀胱內注射肉毒桿菌近年成為新興的治療方式,王萱說明,醫師透過麻醉後的膀胱鏡檢查,在膀胱內的特定部位及黏膜深度進行約20個多點注射肉毒桿菌,阻斷神經傳導,減少膀胱平滑肌的過度敏感活躍性,進而減少尿液頻率和急迫感強度。
王萱補充,患者通常在注射後幾天內開始感受到改善,症狀的緩解可持續數月,但非所有人都適用此療法,建議應先與醫師依照病史、症狀及其他潛在健康問題,進行詳細評估討論。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35歲女賣飯糰包到手麻痛 醫揭「腕隧道症候群治療關鍵」
健康醫療網
你家狗狗的背上,藏著你沒聽過的「微型寄生蟲世界」
明日科學
椅子瑜珈逆轉熟齡人生!74歲陳冬蓮帶50+動出健康與自信
Heho健康
吃辣真的能抗老! 研究曝:每週吃辣椒3-5天,腎臟竟年輕2歲
姊妹淘
沈玉琳自曝白血病病情! 長年抽菸「餵養癌細胞」害血癌,醫嘆:影響恐遍及全身
潮健康
日本研究證實!「4類食物」助抗老、長壽 簡單又實惠
三立新聞網
父親節大餐藏熱量陷阱 醫籲5招避免聚餐變負擔
聯合新聞網
醫起看/吃1口也不行!每天食用加工肉 大腸癌風險飆升7%
EBC 東森新聞
中年男全身4處同時長出腫瘤 醫師用「這個方式」徹底清除
健康醫療網
車禍送醫反成救命契機 53歲男意外「撞見」極早期肺腺癌
壹蘋新聞網
為愛的人做一道菜》一場凝聚記憶與情感的星級餐會,匯集7位星級主廚重現家的味道
康健雜誌
產後回診守護媽咪身心健康,有健康的媽媽,家庭才有幸福可言!新制已上路,請媽媽按時回診,掌握身心狀況
媽媽寶寶
住院找不到看護找到又像拆盲盒? 北醫團隊推媒合平台望解家屬痛點
Heho健康
達成慈善基金會捐救護車予桃園市府 強化生命防護網
桃園電子報
這類簡訊正瘋傳!一不注意錢就飛走了,4招教你防詐
康健雜誌
你不是天生堅強,而是有「長女病」!精神科醫師揭「蠟燭型人格」壓力真相,快檢視是否陷入 3 問題
Heho健康
從台大兒科缺人到五大皆空危機》142位醫師「匿名報告」 揭台灣醫療職場留才困境
信傳媒
打火英雄快撐不住了!消防員7成失眠、3成壓力破表,救災防護網失靈中?
康健雜誌
腰圍超標恐致病!國健署曝40歲以上國人5成過胖 小心被「代謝症候群」找上!
CTWANT
以為身體好沒糖尿病!翁「糖化血色素達13%」險失雙腿
中天電視台
水果發霉削掉能吃?醫示警「毒早滲入果肉」…蒜頭怎樣算發霉、水果摔傷也算嗎?常見Q&A一次搞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醫揭沈玉琳血癌治療路需過「四大難關」 五年存活率五成
中天電視台
北榮桃園分院桃喜居舉辦父親節歌唱活動 現場溫馨歡樂
桃園電子報
恩主公醫院院長履新 楊純豪:全力以赴守護民眾健康
桃園電子報
代謝症候群年輕化!醫曝 30 歲以下代謝亮紅燈的 3 大兇手
Heho健康
川普關稅衝擊!台灣「藥價」未來全上漲?邱泰源認了:短期會有影響
三立新聞網
睡不好可能不是老化而是警訊 亞東醫院創新居家檢測x遠距追蹤
中華日報
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盛大開幕 桃園醫院展區有這些亮點
桃園電子報
53歲男出車禍肋骨斷「因禍得福」撿1命 醫揪0.9CM腫瘤切除:肺腺癌1期
三立新聞網
翁雙腳無力苦揪不出原因 檢測發現糖尿病所致
中央通訊社
長庚醫院參加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 三大主軸展現創新照護特色
桃園電子報
高齡產業博覽會登場 部立桃園醫院秀銀髮照護實力
EBC 東森新聞
沈玉琳轉診台大醫院治血癌!醫:治療費用可能破千萬
中天電視台
頭髮稀疏只能植髮? 醫揭「育髮療程」非手術新選擇:活化毛囊是關鍵
潮健康
為沈玉琳打氣!潘忠韋憶血癌治療「全身潰瘍、劇烈腹瀉」
中天電視台
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不再有「五年」護身符 醫籲:持續追蹤是保命關鍵
健康醫療網
65歲以上長者30萬人罹肌少症 醫建議:年輕開始規律運動、吃蛋白質
聯合新聞網
正視四大風險因子!守護第一線火場爸爸降風險 推「解壓寧心四招」助值勤擺脫隱形壓力
優活健康網
高瘦男右胸痛…以為火燒心!醫照X光見1處「氣胸了」:恐致命
三立新聞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