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狗狗的背上,藏著你沒聽過的「微型寄生蟲世界」
你知道嗎?在北美,大家最常關注的蜱蟲傳染病,像萊姆病、落磯山斑點熱等,但其實蜱蟲體內,還潛伏著一群我們幾乎沒查過的寄生蟲:絲蟲類線蟲(filarial nematodes)。雖然在歐亞非洲,這類寄生蟲種類和感染範圍都被記錄得很詳細,北美卻只找到過三種。是因為這裡沒這些寄生蟲?還是我們壓根沒仔細找過?
德州農工大學的研究團隊梳理了全球數十年蜱蟲和絲蟲的科學文獻,發現美國監測蜱蟲時幾乎沒檢查這類寄生蟲。舉例來說,已知棕色家犬蜱會傳播一種名為 Cercopithifilaria bainae 的絲蟲,會讓狗狗皮膚出現怪病。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獸醫檢查狗狗,常規蜱蟲疾病檢測都陰性,卻沒想到可能是這類「隱形」絲蟲在作怪,病情就可能拖延甚至誤治。
這些寄生蟲往往不會單獨出現。一隻蜱蟲可能同時攜帶細菌、病毒和絲蟲,一口下去「多重感染」不是夢。傳統診斷靠顯微鏡剖蜱,不只耗時,還容易漏看微小幼蟲。新一代 DNA 定序雖然靈敏,但沒辦法區分「活體寄生蟲」還是蜱蟲吃過的血液殘留 DNA。
不只傳播細菌與病毒,也能攜帶線蟲類寄生蟲
作者建議,應把絲蟲納入現有蜱蟲監測、研發獸醫現場快檢工具、全面調查美國各地蜱蟲寄生蟲分布,並了解這些寄生蟲與其它病原體的互動。對於飼主,除了做好寵物的防蜱,也可以把找到的蜱蟲留給專家鑑定;獸醫若遇到不明原因的慢性皮膚病,也可考慮絲蟲的可能性。
氣候變遷讓蜱蟲和野生動物更常接觸人類與寵物,寄生蟲問題也只會更複雜。當你下次在狗狗毛裡找到蜱蟲,別忘了,裡頭可能藏著一個我們還沒看清楚的「迷你生態系」!這項研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寄生蟲與媒介》。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首圖來源:Margie Christianson for Virginia Tech(CC BY 4.0)
圖片來源:Parasites & Vectors(CC BY 4.0)
參考論文:
1、A review of filarial nematodes parasitizing tick vectors: unraveling global patterns in species diversity, host associations, and interactions with tick-borne pathogensParasites & Vectors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