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簡訊正瘋傳!一不注意錢就飛走了,4招教你防詐
政府還未公布普發1萬元的領取管道,不少民眾已收到詐騙集團發送的簡訊,若一時誤信上當,小心錢沒拿到就先漏財。《康健雜誌》整理警政署防詐4招、LINE最新詐騙手法、可疑來電號碼開頭,教你聰明防詐。
簡訊通知領「普發1萬元」是騙局,如何識破?
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炸儀表板」最新詐騙案例分享,有民眾收到手機簡訊內容如下:「行政院通過普發現金1萬元,即日起開放登記領取,請點選下方連結,填寫資料。」便毫不懷疑點入連結,並依網頁要求輸入個資,包括: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金融帳戶資訊及信用卡卡號驗證。幸好送出前,民眾被朋友提醒那是詐騙簡訊,及時阻止一場詐騙悲劇。
這類簡訊以「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為名義讓民眾上當,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提醒民眾,政府機關網站的正確網址應以「.gov.tw」結尾,看到「-gov.tw」、「/gov/tw」,或胡亂拼湊的網址如「abcgov.tw」通常是假網站,民眾應提高警覺。
中央存款保險公司已於8月2日澄清,表示該連結為詐騙集團假冒名義製作的釣魚網站,並強調官方不會用網頁、簡訊或電話來要求民眾提供個資,請民眾勿填寫、轉傳。
假普發真騙錢!詐騙簡訊藏2陷阱
警政署分析,普發現金1萬元的詐騙簡訊,其實設下了2種陷阱:
1. 提供惡意連結、假網站:傳送假普發現金1萬元簡訊,並附加惡意連結(假網站),吸引民眾上當點擊。
2. 要求輸入個資、信用卡卡號:假網站要求民眾輸入個資,並謊稱辦理驗證手續,需要金融帳戶資訊,以及信用卡卡號。
警政署分享4大「防詐騙原則」
警政署在官網表示,要預防詐騙上當,必須謹記以下4個原則:
1. 政府不會用簡訊通知領錢:政府機關不會傳送簡訊通知普發現金1萬元。
2. 政府不可索取民眾個資:政府機關不會蒐集個人、金融帳戶、信用卡等資料。
3. 打165查證:收到可疑簡訊,千萬不要理會,並直接向相關單位或撥打165查證。
4. 勿自行洩漏個資:不要輕易輸入個人資訊、銀行帳戶、信用卡號。
警政署也在Facebook粉專「165全民防騙」提醒,收到詐騙通知,務必記得「不點連結」、「不填個資」、「不亂匯款」,以免帳戶存款被詐騙集團清空。
LINE詐騙案件多,該如何預防LINE帳號被盜用?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在Facebook指出,詐騙集團會透過LINE送出訊息、盜用帳號,這類訊息主要有3種:
1. 「不要點選再次登入」:其實再次登入是LINE官方功能,能強制登出駭客,可立即自救。
2. 「你的LINE有病毒,快刪掉」:LINE很難中毒,刪掉App反而無法還原帳號及對話紀錄。
3. 「系統繁忙,請稍後再試試登入」:對方正在盜用帳號,愈快再次登入,能愈快阻止詐騙。
除了上述手法,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也分享,也有歹徒會用兒童作品、寵物投票或抽獎等名義,吸引民眾點擊陌生連結,並要求民眾線上輸入LINE帳號綁定的手機號碼、簡訊驗證碼及登入密碼,其實就是透過網路盜取LINE帳號,得手後,歹徒會再假冒受害民眾,傳訊息給親友、LINE聯絡人借錢,進行詐騙。
出現2跡象,小心LINE帳號已被盜用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防制詐騙中心提醒,若遇到以下情況,LINE帳號很可能已經被盜用了:
1. 無法登入,還一直被登出:沒有重複註冊LINE的前提下,自己無法登入LINE,且一直被登出。
2. 親友收到冒名訊息:LINE帳號擅自發送訊息給朋友。
LINE帳號被盜用該怎麼辦?如何預防?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提出防詐2方法:
1. 避免提供LINE密碼、驗證碼、電話給對方
2. 善用LINE官方推出的「再次登入」功能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防制詐騙中心說明,如果LINE帳號遭盜用,請勿刪除LINE App,應將LINE App更新至15.4.0以上版本,使用「再次登入」功能即可取回帳號(說明請見LINE官網)。台北市政府警察局防制詐騙中心也呼籲,受害民眾記得蒐集相關事證,前往警局報案。
哪些陌生來電,千萬不要接?
平時除了當心被簡訊、LINE詐騙,也要記得防範詐騙電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蘆竹分局在Facebook粉專發文,列出9種有疑慮的陌生電話開頭,提醒民眾千萬不要接,包括:+886、+86、+0、+2、+03、+67、+102,以及不帶+號的886、0886,這些都可能是國際(境外)來電。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炸儀表板」、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Facebook、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蘆竹分局Facebook
延伸閱讀:
嘴巴老是破?醫:除了缺維生素,「這些習慣」也可能讓你口腔黏膜癌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