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Rapidus彎道超車 從IBM手上接過來技術3年宣布成功試產2奈米晶片
2022年才成立的日本半導體公司Rapidus在3年內宣布重大突破,成功試產2奈米晶片。7月18日董事長東哲郎對外宣布,已在北海道工廠成功試產出2奈米(奈米為10億分之1米)晶片,法人表示,先不論良率,但一步就彎道超車進入2奈米非常驚人。
Rapidus正式公告其位於日本的 IIM-1 工廠已開始對採用 2 奈米全柵 (GAA) 電晶體結構的測試晶圓進行原型設計。該公司確認,早期測試晶圓已達到預期的電氣特性,這意味著該公司的晶圓廠設備運作正常,製程技術開發進展順利。
從IBM取得技術,Rapidus在2奈米成功試產
雖然包括前英特爾總裁季辛格及很多專家事前都不看好Rapidus能做出2奈米晶片,因為三星、中國大廠都沒能成功,甚至戲稱Rapidus加入「2nm的失敗者聯盟」,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的一番話被媒體解讀為「不看好Rapidus能彎道超車」。
「不只是日本在落後十多年之後直接挑戰最先進技術而已,世界將會震驚於我們竟能以這種全球僅見的速度趕上。」Rapidus董事長東哲郎在18日記者會上表示。
而且,社長小池淳義在記者會表示,自從去年底搬入極紫光(中國廠買不到),「僅花三個月就在EUV裝置上取得成功,這在全球是史無前例的」。
彎道超車三星和中國各廠,3年不到已進入先進製程
包括台積電、三星,都是循序漸進切入2奈米製程晶片,先前都經過7奈米、5奈米、3奈米等門檻,對極紫光EUV不但要熟練,還有許多先進製程的技術堆疊,這也是中國政府即使對中國半導體廠砸大錢也跨不進去的門檻,連7奈米都跨不過去,14奈米良率憂喜參半。
2022 年底至 2023 年初Rapidus 派遣技術人員赴美國紐約州的 IBM 研究中心學習。開始技術轉移與研發合作,包括 GAA 結構、EUV 微影製程。Rapidus 與 IBM 在紐約 Albany NanoTech Complex 進行更深入的 2奈米製程共同開發。
說也諷刺,有專家2023年12月在網路上評論,「一群四、五十歲的老員工,要在三、四年裡向已經退出晶圓代工領域的IBM取經,完成別人花了二十餘年才完成的工作,與其說是媒體大肆宣揚的勵志故事,不如說是另一顆半導體產業的衛星,與天方夜譚無異。」
目標2027年量產,若成功只比台積電晚一年而已
Rapidus成功的試產,跌破很多人的眼鏡,這時,回頭看今年1月的新聞,美國ic設計大廠博通(Broadcom)展開合作。計劃6月向博通供應電路線寬為2奈米的晶片試製品,也不需要再懷疑、當時可能已經有9成把握了,而且時間壓的是6月。
官方宣布目標2027年進入量產,法人表示,這意味的Rapidus認為它們要到那時良率才達到獲利的標準,然而日本大廠本來就在全球半導體製造鏈中扮演重要的化學、設備供應角色,要切入高階製程,現在Rapidus已經證實給外界看。
未來台積電可能不再獨大,Rapidus即有製造AI晶片能力
若2027年Rapidus在2奈米量產成功,也僅比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說台積電目標的落後一年而已,目前Rapidus的產能是月產7千片,遠不如台積電月產10萬片,但達成規模後,日本廠要擴廠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台積電可能無法在高階製程獨佔了。
更重要的是,日本Rapidus也可以靠著自家量產技術,扶持第二家輝達或者AMD等GPU廠的誕生,甚至日本誕生自己的GPU廠,這也是《路透社》在4月有報導Rapidus和Google以及Apple接觸的原因,還有,先前立法委員透露日本方一直希望台積電在日本設立3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廠,現在有了Rapidus提供一種新的潛在答案,無庸置疑,Rapidus正在測試自家的2奈米晶片,並且拿來和台積電的比較,目標是要讓日本回到半導體大國的路上。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