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福音!嫌每天一萬步太累?澳洲新研究發現、其實走「這麼多」就能維持健康
「每天走路一萬步讓你更健康」,這個概念已經擴散影響不少國家,不過根據最新研究發現,其實每天不必走這麼多路,你一樣可以降低疾病風險,同時確保身體健康。
BBC報導引述一則剛發表在《刺胳針公共衛生》(Lancet Public Health)文章,該報告負責人、任職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的流行病學者Melody Ding表示,其實只要每天維持走7000步,就足以提升大腦功能,並增加多種疾病預防力。相比坊間流行的每天走1萬步標準,在研究人員眼中,對一般民眾來說,7000步恐怕更實際且可行。
該研究的首席作者Melody Ding打趣表示,當提到走路和健康的關聯,我們普遍認為、每天應該要走滿1萬步,但事實上這背後並沒有科學證據。」每天走1萬步的想法,其實可追溯到1960年代、日本國內一場行銷活動。當時為了迎接1964年東京奧運,一款名為「萬步計」的計步機器問世,透過這個行銷活動,逐漸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成為許多健身追蹤器與APP的健康指標。
Just 7,000 steps a day cuts health risks, study sayshttps://t.co/OKjkquqhop
— BBC News (UK) (@BBCNews)July 24, 2025
該篇發表於《刺胳針》的研究,分析超過16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成年人健康與活動數據。其中對照組,是拿每天只走2000步的人,與每天走7000步的民眾進行比對,透過他們健康數值發現,每天維持7000步習慣的受試者,他們在多種重大疾病罹患率上,能因此大幅降低犯病風險: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降低25%
癌症(cancer):降低6%
失智症(dementia):降低38%
憂鬱症(depression):降低22%
此外,就算降低標準到每天7000步,你可能還是覺得「太多」,研究團隊也在報告中提到,相較於每天只走2000步,只要民眾稍微提高、每天走約4000步,就能讓身體健康有一定程度改善。
對於大多數健康問題而言,每日步數帶來的好處,會在達到7000步標準後趨於平緩,但如果是想強化心臟,那研究團隊建議,最好還是拉高標準,才會獲得額外好處。
7000還嫌太多?其實4000步也能改善健康
近年來隨著科技便利化,透過健身追蹤器計步,已成為不少國家風行的習慣。只不過,大多數正式的運動指南,仍著重於活動時間或種類,而不是步數。舉例來說,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建議、成人每週應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度有氧活動,或75分鐘的劇烈有氧活動。
丁教授認為,這類建議對一般民眾不容易理解,每日行走步數可當成補充,讓平時沒有多餘時間進行完整健身運動的人,能更好分配零散時間,利用走路使自己更健康。(推薦閱讀)可口可樂換「蔗糖」配方,就會更健康?專家打臉川普政府:該做的是「減糖」、不是「換糖」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 London)的貝利講師(Dr Daniel Bailey)則指出,這項研究挑戰「每天必須走滿一萬步」的迷思。對於平時活動量高的人來說,1萬步很輕鬆,但對其他人而言,標準定在5000到7000步,「可能是更現實且更容易達成的目標」。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