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馬鈴薯害血糖亂飆?新研究揭「1地雷吃法」:高膽固醇、傷血管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有些人不敢吃馬鈴薯,擔心會引起糖尿病。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研究發現,真正讓糖尿病風險大幅上升的是「馬鈴薯條」,高溫油炸會改變澱粉的結構,使升糖速度更快,再加上油脂熱量高,也會增加血管負擔,相反地,使用烤、煮、蒸等方式烹調,有助於維持健康,攝取到維生素C、維生素B6、鉀等營養。
張家銘在臉書粉專指出,馬鈴薯確實是高澱粉、高升糖指數(GI)的食物。不過,2025年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大型研究,追蹤超過20萬名美國人、長達近40年,發現「馬鈴薯條」才是大幅增加糖尿病風險的元兇,並非所有的馬鈴薯。
研究顯示,每週多吃3份薯條,第二型糖尿病風險增加20%,反之,烤、煮、壓成泥的馬鈴薯,並沒有顯著提高風險。代表食物的烹調方式,對身體代謝影響很大,因為高溫油炸會使澱粉的結構改變,升糖速度更快,油脂的熱量高,也會對血管造成負擔,若經常食用,不只血糖受影響,體重、膽固醇也可能跟著飆升。
張家銘指出,馬鈴薯不只是澱粉,且營養價值豐富,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6、鉀、鎂、鐵等多種礦物質,對免疫系統、神經傳導與血壓調節有幫助。尤其鉀含量高,有助於維持心臟健康和血壓穩定。此外,馬鈴薯帶皮吃,能提升膳食纖維量,幫助腸道蠕動、維持腸道菌相平衡,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再者,馬鈴薯是高飽足感的澱粉類食物,能夠延長飽足時間,有助於控制總熱量攝取,對體重管理也有幫助。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諾麗果是什麼?功效、副作用與禁忌一次看!
Hello醫師
ADHD治療新趨勢:魚油輔助有助但非靈丹妙藥,專業診斷與綜合療法不可少
常春月刊
上夜班恐增肥胖風險,更可能引發糖尿病
常春月刊
雙重守護血癌患者:中西醫整合,讓抗癌不再只是硬撐
常春月刊
無語良師大愛綿延 慈濟模擬手術造福病人
TCnews 慈善新聞網
26歲女子心臟近乎衰竭 健檢發現救回一命
台灣好新聞
告別尷尬、術後無人理!守葳診所盧建勳醫師:最懂女人的醫美空間
姊妹淘
壯男疏忽高血壓 送貨途中腦幹出血險喪命
台灣好新聞
高溫旅遊不怕代謝降!營養師馬來西亞體驗「傳太醫」:每天照樣狀態穩、氣色好
姊妹淘
08月16日 不是完美才值得幸福
Heho健康
蔡依林「晚上9點半睡覺」起床驚見變化:我超漂亮! 44歲凍齡秘訣全公開
姊妹淘
怕胖不敢吃水果?營養師揭「戒水果反胖陷阱」 小資女靠5款低糖水果瘦7公斤
姊妹淘
喝咖啡預防心臟病與大腸癌!喝對咖啡和「黃金攝取量」才有用
健康2.0
防曬乳大比拚!理膚寶水、雅漾、安耐曬 保護力最好是它
健康2.0
一口氣吃7個榴槤!男歌手突發中風 治療1個月仍半癱
健康2.0
睡出心血管問題!用「3種NG姿勢」入眠害你有小腹、手腳麻痺、傷脊椎
健康2.0
長者失眠有救了!研究發現「1運動」有助改善失眠 還能加強肌肉力量
健康2.0
逆轉三高靠「3招」!營養師教你替換這些食物更健康 降血糖、控血壓沒煩惱
健康2.0
素食者必看重點!營養師推薦6大植物來源,輕鬆補足蛋白質
潮健康
老化有3大課題 想超越老化必須換個角度、持續享受生活
健康醫療網
嬰兒脊髓肌萎症防治 8成獨坐超過5秒
中華日報
側腹痛 3天後冒紅疹水泡 皮蛇上身
中華日報
4旬司機有菸癮 開車手腳麻木 腦幹出血搶命
中華日報
奇美院內中風緊急護理師 救治381名患者
中華日報
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變熊貓眼
中華日報
中永和泰式按摩首選!景安站療癒空間結合正宗古法技法
商傳媒
善用哺餵好物,有如盟友陪伴,勇敢面對挑戰
媽媽寶寶
蕁麻疹讓你夏天又熱又癢睡不著?名醫黃耀立教止癢治療法+避免急性休克
Heho健康
魚油濃度不是重點!營養師:挑選魚油要看「這個」指標
健康醫療網
處女膜正名為「陰道前膜」,衛福部將討論修復術存廢
Heho健康
沒甜味 ≠ 沒加糖! 營養師揭4大「隱藏澱粉炸彈」,無糖˙飲料竟也出事
潮健康
1家5口竟3人罹癌!她罹癌後,經歷癌症的兩個癌症子女鼓勵:這是必然的過程,熬過就是了!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新加坡生三胎補40萬、台灣少子化卻無改善跡象...立委與專家齊呼「兒少專責單位」盡速成立
信傳媒
無語良師大愛綿延 慈濟模擬手術造福病人
TCnews 慈善新聞網
太極拳助延年益壽,輔助改善肺癌病況
常春月刊
中年「罹憂鬱症」恐增晚年失智風險!維持心理健康是關鍵
中天電視台
前議員劉育豪肝癌病逝 醫:4徵兆日常自測
民視新聞網
醫師揭「評估植髮6指標」錯過黃金期恐只能動手術
商傳媒
AI 研發兩種新抗生素,為超級細菌危機帶來解方
科技新報
56歲保全喪失方向感、情緒不穩 竟是罹「年輕型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