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良師大愛綿延 慈濟模擬手術造福病人
慈濟大學8月模擬手術課程,由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與亞洲泌尿科醫學會共同主辦,吸引來自台灣、韓國、菲律賓、香港、印尼、波蘭、孟加拉等地共79位醫師、31家醫院參與,8月11日至14日的課程涵蓋近20種進階手術技術,此次課程安排許多少見、難度高的術式,讓年輕醫師在沒有壓力下練習操作。
15日在靜思精舍師父引禮下,慈濟大學劉怡均校長、慈濟醫療法人副執行長郭漢崇醫師、醫師學員與家屬們雙手合十,感恩送別陳文雄、盧萬得、孫成龍、劉懿興、郭蘇清花、游暖子、季麟芝、張雪飛八位無語良師。
慈大模擬醫學中心自2010年首次與亞洲泌尿科醫學會合作開設進階課程,至今已與43個醫學會合作。當年促成這段創舉的慈濟醫療法人副執行長郭漢崇醫師表示:「無語良師無私,無我的奉獻,已化為醫師的刀尖和指尖,學醫和行醫生涯中無法抹滅的記憶,他們用身教來教育醫師,這是模擬手術最重要的意涵,也是最動容的時刻。」郭漢崇副執行長提到,當年對上人承諾,醫學會醫師將參與家訪、人文典禮,學習過程中尊重老師,一路走來也都做到了,更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醫師們在這裡深刻感受到無語良師的大愛。
來自韓國的醫師老師Jaeman Woo醫師表示,慈大的典禮讓他感受到對捐贈者與家屬的深切尊重,提醒醫者在面對病人時要記得,他們和我們一樣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也認為世界各地的醫學教育和醫學機構應該學習慈濟的人文精神。
第一次參加課程的台中榮總泌尿科醫師陳思如說:「這次學習到攝護腺術後尿失禁問題,如何植入人工括約肌,這樣的術式在醫院有時一年才有一次,沒操作過,你就會不敢安排這類手術。透過無語良師,我們真實模擬了手術情境。」臺大醫院牙科部黃乃志醫師分享:「無語良師捐獻自己的身體,不只讓我們在知識和技術上的提升,也讓我們將這份大愛延續到臨床工作,讓更多病患受惠。」
八位無語良師各有動人故事,劉懿興老師為慈大學務處同仁,熱心助人、綽號「沒問題先生」,曾在慈科大管樂團面臨解散危機時擔任指導老師,不但讓社團起死回生,更一路帶領大家參加全臺比賽。因罹患腦癌38歲往生捐出大體,慈大同事們也到場送他最後一程。
慈大自創校以來推動大體捐贈,成立「遺體捐贈關懷小組」在各地宣導並於捐贈者往生時協助大體捐贈事宜。盧萬得老師自民國85年起承擔高雄地區關懷工作,最後也捐出大體。志工柯光懋回憶,盧師兄常說:「要盡量協助老師完成捐贈大體的心願」,不論半夜或假日接獲通知,總是第一時間趕赴醫院陪伴老師和家屬。模擬醫學中心組長張純樸形容:「關懷小組如同擺渡者,護送老師航向成就醫學教育的彼岸。」
感恩追思典禮,醫師們獻唱〈感恩的心〉,向無語良師致敬,並由慈大醫學院副院長張凱誌致贈感恩紀念牌。德宇法師開示,生命終有結束的一天,但慧命卻能生生不息,相信無語良師的善心善念能影響更多人,讓社會變得更好
撰文:李家萓、葉秀品/圖片:許榮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