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珍姿勢性低血壓休克 醫曝「器官供血不足」恐有生命危險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前總統陳水扁的妻子吳淑珍昨日昏倒失去生命徵象,搶救後目前狀況稍穩還在住院中,她的兒子陳致中證實是姿勢性低血壓引發休克。心臟內科醫師指出,低血壓發生時體力會變差,器官循環也會受到影響,如果血壓急性下降,就會造成器官供血不足導致休克,也可能產生生命危險,要特別注意。
吳淑珍昨下午在台南東區住家昏倒,當場失去生命跡象,所幸送醫搶救,經台南新樓醫院治療後情況穩定,目前在普通病房。
陳致中今透露,姿勢性低血壓是脊髓損傷病人的嚴重後遺症,隨時有致命的高風險,媽媽受傷四十年來,昨天第幾次在鬼門關前走一回,搶救恢復心跳呼吸,到院時昏迷指數只剩下三,目前生命徵象比較穩定,看到她孱弱的病體、但堅強的意志力,非常不捨。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謂文指出,一般而言,當血壓收縮壓低於90、舒張壓低於60,就是所謂的低血壓,常見症狀包含頭暈、胸悶、呼吸困難、全身無力、疲倦,容易暈厥等。
低血壓成因有三大方向,林謂文說明,首先是心臟出問題,因為心臟收縮打出去的力量會決定血壓狀況,如果收縮出現問題就會有低血壓,包含常見發生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患者。
其次是體液、血容積不足時,林謂文舉例,當夏天大量排汗脫水,沒有補充水分,讓血液容積不足,血壓下降;又或者是本身有低血壓體質,又沒有吃早餐,在長時間的禁食之後,水分不足而導致所謂的低血壓。
最後是血管的張力不足,林謂文解釋,可能是因為自律神經的病變影響到血管收縮,當血管擴張無法收縮,這時候就可能造成血壓下降的情況。
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血壓突然下降最是危險,林謂文表示,如果本身長期就是低血壓的患者,身體可能就會適應低血壓的狀態,不一定有特別的症狀,但如果血壓本來從110、120下降到70、80的時候,可能這樣子一個波動會造成身體的不適。至於預防低血壓的方法,就是盡快找出發生原因加以矯正,例如大量補充水分,或者是針對疾病進行治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