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高學歷老了較不易失智? 33國研究揭「驚人真相」:1類人腦子就是好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一項針對學歷與大腦老化相關性的研究指出,教育雖然有很多好處,但無法延緩大腦老化或幫助老年記憶力。(示意圖/PIXABAY)

有人認為,「學歷越高的人,老了之後記憶力越好,甚至能減緩大腦老化?」一篇研究33個西方國家、17萬名50歲以上者的學歷與大腦老化關係,結論是教育雖然有很多好處,但教育並無法延緩大腦老化或幫助老年記憶力這個論點。不過,衰退幅度雷同,但年輕時認知或記憶能力比較好的,老了也會相對較好。

臉書粉專「生醫不科科」表示,針對「學歷越高的人,老了之後記憶力會越好,甚至能減緩大腦老化。」這種說法一直備受爭議,一派認為教育可能減緩大腦退化,或增加對腦部病理變化的耐受度。另一派認為教育程度高是反映了年輕時本來就有較高的認知功能(也因此學歷愈高),與年長後的認知衰退速度無關。

該粉專表示,發表於本月28日的一篇Nature Medicine論文研究了來自33個西方國家,超過17萬名50歲以上參與者的40萬筆記憶分數,以及6,472名參與者的1.5筆MRI(核磁共振造影)掃描數據。

研究有如下發現:

1. 教育程度愈高,確實與更好的記憶力表現相關。高學歷的人,顱內體積(和大腦尺寸正相關)和記憶相關腦區的體積也更大。

2. 這項研究未發現教育程度能保護大腦免受年齡相關的退化。換句話說,無論學歷高低,每個人的記憶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的速度是相似的。

3. 教育程度也未增強大腦對結構性變化的彈性。大腦結構的衰退對記憶力造成的影響,在不同教育程度的人身上是相似的。

研究人員認為,最合理的解釋是這些學歷高低和老年記憶力的相關性可能反映了年輕時期就存在的因素,例如,天生認知能力或記憶力較高的人,更有可能追求更高的教育。

結論是教育雖然有很多好處,但這項研究並不支持教育可以延緩大腦老化或幫助老年記憶力這個論點。衰退幅度雷同,但年輕時認知或記憶能力比較好的,老了也會相對較好。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愛喝1健康飲品慘了!中風機率飆2倍 研究曝「女性更危險」

TVBS
02

重量級Uber doctor!退休醫界大老扛7公斤裝備,把行動診間「外送」到你家

康健雜誌
03

夏天吃水果一定退火?醫揭「這3款」常吃恐傷胃腹瀉

三立新聞網
04

1家5口竟3人罹癌!她罹癌後,經歷癌症的兩個癌症子女鼓勵:這是必然的過程,熬過就是了!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5

健檢發現救回一命!26歲女心臟近乎衰竭 服藥10個月已痊癒

風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臉上狂冒痘?皮膚科醫曝「這天數」內消除才能不留痕 千萬別用手擠

常春月刊

不是女性專利!男性下體痛可能是「骨盆」出問題 醫:別怕尷尬不就醫

健康醫療網

曬黑怎麼救?盤點「6大美白習慣」快速白回來 清潔乾淨也是之一

常春月刊

快檢查!痣長在6部位最危險 醫:恐變異成皮膚癌

TVBS

吳淑珍「姿勢性低血壓」昏倒 醫:恐與7大疾病有關

民視新聞網

高學歷較不會失智? 33國研究:腦容量較大但老化速度相同

中天電視台

18-40歲乳癌.血癌患者 9月起凍精卵可獲補助

華視新聞
影音

18-40歲乳癌.血癌患者 9月起凍精卵可獲補助

華視影音

台南勞工局舉辦移工健康諮詢服務,移工健康照護再升級

中華日報

女肺癌病人八成不抽菸 台中慈濟醫院籲早期篩檢

TCnews 慈善新聞網

姿勢性低血壓暈厥 醫:器官供血不足恐致命

中央通訊社

重量級Uber doctor!退休醫界大老扛7公斤裝備,把行動診間「外送」到你家

康健雜誌

吳淑珍姿勢性低血壓休克!醫曝背後警訊

NOWNEWS今日新聞

夏日豔陽高照!戶外防曬室內也要防「光老化」,預防光老化醫提3重點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從眼白泛黃到尿色深紅...黃疸不只是變黃!5大症狀教你及早發現危機

信傳媒

夏季食物中毒超過三成與生食有關 醫教3招守護腸胃健康

健康醫療網

喉嚨咳不停、乾癢不適? 這8樣「潤喉飲食」助舒緩

台灣好新聞

雙和醫院急診護病比「1比13」嚴重超標 衛福部長:馬上了解

自由電子報

定期腹部超音波篩檢 全民一起來護肝

大愛新聞
影音

定期腹部超音波篩檢 全民一起來護肝

大愛新聞影音

吳淑珍姿勢性低血壓休克 醫曝「器官供血不足」恐有生命危險

ETtoday新聞雲

驚!每週吃3份薯條「糖尿病風險增20%」研究:烤煮馬鈴薯沒威脅

三立新聞網

男側腹疼痛3天後爆發「皮蛇」 醫師揭3症狀須提高警覺

NOW健康

「3種常見食材」把健康吃回來 讓你眼睛亮、皮膚好、睡得香

健康醫療網

50後好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嚴重恐失明!補充4種食物擺脫惡視力:每週至少吃2次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山難去年不到8個月死逾51人,中高齡山友事故最多!醫籲高山症6徵兆快撤:體力好、有運動習慣也會中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夏天吃水果一定退火?醫揭「這3款」常吃恐傷胃腹瀉

三立新聞網

中年男晚餐戒「2食物」狂減三酸甘油酯!甩肉13公斤回春

TVBS

月經經痛好難受!如何舒緩經痛?生理痛應該吃什麼?一篇搞懂

有醫靠

夏季聰明「吃瓜」! 中醫師推薦1茶飲2穴位助保健脾胃

NOW健康

失智母「被綁椅子上」哭求沒人理⋯過來人心酸喊:誰都不想把親人綁住

優活健康網

近視600度以上孕婦自然產有危險?醫揭「5大潛在危險」 產前必做這檢查

常春月刊

吃起司補鈣? 醫示警「3種吃法」反變骨鬆幫兇:還很傷腎

常春月刊

長期低頭恐長頸椎骨刺!醫揭「警示症狀」:頭痛要當心 教4招減輕不適

常春月刊

HPV疫苗不只防子宮頸癌!男女皆需重視 擴大接種守護全方位健康

常春月刊

慢性腎病「2年後飆破300萬人」 醫揭3原因:三高族要長期追蹤

ETtoday新聞雲

諾麗果是什麼?功效、副作用與禁忌一次看!

Hello醫師

ADHD治療新趨勢:魚油輔助有助但非靈丹妙藥,專業診斷與綜合療法不可少

常春月刊

上夜班恐增肥胖風險,更可能引發糖尿病

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