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低頭恐長頸椎骨刺!醫揭「警示症狀」:頭痛要當心 教4招減輕不適
頸椎骨刺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的頸部會長骨刺呢?當頸椎出現骨刺時,會有什麼症狀?如果發現自己有頸椎骨刺,該怎麼辦?它會自己消失嗎?如果骨刺壓迫到神經,又該如何治療呢?什麼情況下需要考慮神經外科手術?
頸椎骨刺是什麼?
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主治醫師指出,頸椎骨刺就是在頸椎的骨頭上,長出了不該有的骨頭。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長期的壓力或磨損,導致身體想要保護脊椎,所以在骨頭邊緣長出了額外的骨質。它們看起來像是小小的尖刺或突起,但其實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不過這些骨刺有時候會壓到神經或血管,造成不舒服的症狀。
頸部為什麼會長骨刺?
頸部長骨刺其實是身體的一種防禦反應,當我們的頸椎長期承受過多壓力或磨損時,身體會試圖增加骨頭的支撐力,於是在骨頭邊緣長出額外的骨質,也就是俗稱的骨刺。這種情況常見於長期姿勢不良、頸部受傷,或單純因為年紀增長而引起的退化性變化。雖然骨刺是身體想要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但有時反而會造成不適。
頸椎骨刺常見症狀?
頸椎骨刺的症狀其實很多樣,有些人可能完全沒感覺,有些人卻會感到明顯不適。常見的症狀包括頸部疼痛、僵硬感,甚至可能引起頭痛。如果骨刺壓迫到神經,情況就會變得更嚴重,可能會感到手臂麻木、無力,甚至影響到平衡感。不過,這些症狀不一定代表有骨刺,也可能是其他問題造成的,所以最好還是去看醫生做詳細檢查。
頸椎有骨刺怎麼辦?怎麼治療?
發現頸椎有骨刺不用太緊張,很多人其實都有骨刺但沒有明顯症狀。如果真的感到不適,首先可以調整日常生活習慣,像是改善姿勢、做一些簡單的頸部運動。如果症狀持續,就該找醫生評估。醫生可能會建議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或是使用頸圈來減輕壓力。只有在症狀非常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才會考慮動手術,重點是要及早處理,避免情況惡化。
頸椎骨刺會消失嗎?
頸椎骨刺一旦形成,基本上是不會自己消失的。這是因為骨刺是身體長期受壓後形成的骨質增生,就像樹木的年輪一樣,是身體的一種防禦機制。不過,雖然骨刺本身不會消失,但我們可以透過各種方法來減輕它造成的不適。重點不是要消除骨刺,而是要管理症狀,讓它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只要做好保健,很多人即使有骨刺也能過得很好。
1、改善生活習慣:調整日常姿勢,特別是坐姿和睡姿。減少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或電腦,定期做頸部伸展運動。這些小動作長期下來,可以大大減輕頸椎的負擔。
2、物理治療:在專業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可以強化頸部肌肉,改善血液循環,減少骨刺對神經的壓迫。這種方法雖然見效慢,但效果通常很好。
3、藥物和其他治療:如果疼痛嚴重,醫生可能會開立止痛藥或消炎藥。某些情況下,也可能建議使用頸圈或進行局部注射治療,超音波導引注射增生治療。這些方法都能幫助緩解症狀,讓生活品質提升。
4、手術治療考量: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積極考慮神經外科手術:持續性手臂無力超過6週、精細動作明顯退化(如扣釦子困難)、步態不穩或平衡感變差、保守治療3個月無改善且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早手術可避免神經功能永久性損傷,現代微創技術讓手術更安全、恢復更快。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不只腰痠背痛,還手麻腳麻!醫揭「長骨刺4大兇手」 1姿勢你正在做
·「脖子這個地方」是死穴千萬不能壓!醫師示警 按摩、種草莓、衣服太緊恐害致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