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肥胖警報!譚敦慈兒曾飆破110公斤 靠「三招」成功甩肉、逆轉脂肪肝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9小時前

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上班族久坐少動,許多人都有脂肪肝的問題。(示意圖)

肥胖不只影響外觀,更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危機,其中「脂肪肝」便是現代人常見的隱憂。知名護理師、人稱「無毒教母」的譚敦慈近日分享,她的小兒子曾因課業壓力大,體重一度暴增至110公斤,並伴隨脂肪肝及高血壓問題。然而,透過調整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不僅成功甩掉40公斤,更讓脂肪肝及血壓恢復正常,為許多人提供了實用的健康逆轉範例。

譚敦慈指出,如果容易疲勞、眼乾、常失眠,代表肝在求救。(圖/翻攝自《小宇宙大爆發》YT)

體重失控的警訊:脂肪肝與高血壓

譚敦慈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透露,兒子在高中三年級時,因長時間久坐讀書,體重一路攀升,最終突破110公斤大關。體重過重引發了健康警訊,除了脂肪肝之外,血壓也開始偏高。這段經歷讓譚敦慈意識到,必須從根本改變兒子的飲食習慣,才能找回健康。

譚敦慈用三招成功幫兒子減重,甩掉脂肪肝。(圖/翻攝自《小宇宙大爆發》YT)

譚敦慈的「三步曲」健康計畫

面對兒子的健康危機,譚敦慈採取了循序漸進的策略,核心圍繞著飲食習慣的調整,主要包含以下三個面向:

1. 徹底戒除含糖飲: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譚敦慈指出,含糖飲料是造成體重增加和脂肪堆積的元兇之一,因此要求兒子全面戒斷,改喝無糖飲品。

2. 提早晚餐並減半份量:為了延長空腹時間,她將晚餐時間提前至傍晚6點前,並將食物份量減半。此舉不僅能有效控制熱量攝取,也能讓身體有更長時間來進行代謝與修復。

3. 增加高纖蔬菜攝取: 敦慈強調「養肝」的重要性,鼓勵兒子多吃深綠色蔬菜,同時也會準備一碗以菇類、筍子為主的「白色蔬菜」,搭配無調味堅果(如核桃、夏威夷豆、開心果)作為健康的脂肪來源。

洛桑加參指出,吃宵夜和作息不正常也會導致脂肪肝。(圖/翻攝自《小宇宙大爆發》YT)

養成習慣是成功的關鍵

透過這套飲食調整,兒子成功在一段時間內瘦下了40公斤,體重降至70公斤,脂肪肝消失,血壓也回歸正常。更重要的是,這套方法不僅是短期的減重計畫,更轉化為長期的生活習慣。譚敦慈表示,減重不需急於一時,慢慢養成習慣才是避免復胖的關鍵。如今,兒子每天固定慢跑3000公尺,若發現體重微幅回升,便會主動檢視飲食內容並增加運動量,將健康管理融入日常生活。

洛桑加參分享養肝秘訣。(圖/翻攝自《小宇宙大爆發》YT)

醫學證實:晚吃晚餐與熬夜是脂肪肝元兇

除了譚敦慈的經驗分享,身心靈預防醫學醫師洛桑加參也提供類似案例。他在節目中提到一位40歲的上班族,飲食清淡且不菸不酒,卻仍罹患脂肪肝,甚至肝功能異常。經問診後發現,原因出在「熬夜」與「深夜進食」。這位患者習慣在深夜11點或12點才吃晚餐。洛桑加參建議他將晚餐提前至傍晚6點,並在晚上11點前入睡。僅僅半年後,該患者的肝指數便恢復正常。這項案例與譚敦慈的經驗不謀而合,共同驗證了「提早用餐」與「規律作息」對於維護肝臟健康的關鍵作用。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快檢查!痣長在6部位最危險 醫:恐變異成皮膚癌

TVBS
02

夏天吃水果一定退火?醫揭「這3款」常吃恐傷胃腹瀉

三立新聞網
03

50後好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嚴重恐失明!補充4種食物擺脫惡視力:每週至少吃2次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高學歷老了較不易失智? 33國研究揭「驚人真相」:1類人腦子就是好

三立新聞網
05

26歲女子心臟近乎衰竭 健檢發現救回一命

台灣好新聞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08月17日 成長就是不斷超越昨天的自己

Heho健康

這幾種味道可能是癌症!屁味太臭怎麼辦?4招讓屁味回歸「清新」

健康2.0

金喜善最愛1水果幫肌膚補維生素C!每天喝家傳養顏凍齡茶 配方大公開

健康2.0

3種魚改善疲勞有感!搭牛奶預防骨質疏鬆 1吃法超NG

健康2.0

汗皰疹元凶是它!台大醫揭密1金屬:地中海飲食也藏地雷

健康2.0

除蟲、防蚊液竟藏致白血病危機!醫:居家致癌物一藏60年超凶猛

健康2.0

你有認真看過薪資單嗎?辛苦一輩子,退休金卻少得驚人!真相曝光

健康2.0

女性肺癌病人8成不抽菸 台中慈濟醫院籲:早期篩檢避免病情惡化

觀傳媒

壯男胸悶胸痛掛急診 檢查竟是心肌梗塞 心導管手術裝上支架搶回一命

觀傳媒

肝基會31周年/肝病掉出「國病」行列!40歲以上每年應做1檢查…B肝病友追蹤20多年為何仍得肝癌?

今周刊

炎炎夏日擦乳液好難受! 醫建議「這樣做」穩定控制病情

健康醫療網

掌握母乳大小事:做好胸部照護、注意飲食營養、學習手擠乳與增加哺餵次數

媽媽寶寶

吳淑珍姿勢性低血壓昏倒 醫示警:急性血壓下降 器官供血不足恐致命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有運動卻還是「瘦不了」?研究揭2大心理因素,解密讓人越動吃越多的陷阱

姊妹淘

陳致中曝吳淑珍「姿勢性低血壓」 醫提醒器官供血不足恐有生命危險

鏡週刊

從抗寒到護心 每天洗幾分鐘冷水澡讓血管更強壯

健康醫療網

別輕忽便秘!恐增4癌風險:久坐、忍便意都是元兇…每天排便超過「這次數」,乳癌風險狂降46%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吳淑珍姿勢性低血壓昏倒!「站起來頭暈」別輕忽 醫示警:恐自主神經失調

TVBS

百歲阿公的最後一天:不插管、不急救,拒絕「醫到死」...戰友探視後含笑辭世,在愛與陪伴中圓滿告別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影音

【下班經濟學精華集】澱粉吃不胖的秘密?名醫教你碳水循環飲食原則!

風傳媒影音

下背痛令人坐立難安,拖延治療恐演變為慢性疼痛!急性疼痛脊椎神經阻斷術助緩解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24歲女星「忘拔棉條」卡體內1個月:飄死老鼠味 醫一看傻眼

太報

不怕蘿蔔腿!醫師透露:結實小腿助手術順利、併發症少

桃園電子報

花蓮慈濟醫院39周年慶 立足東部邁向國際,永保初心迎向40

TCnews 慈善新聞網

雙和醫院急診塞爆!傳院內公告「護病比1:13」 衛福部長發聲了

CTWANT

不是女性專利!男性下體痛可能是「骨盆」出問題 醫:別怕尷尬不就醫

健康醫療網

臉上狂冒痘?皮膚科醫曝「這天數」內消除才能不留痕 千萬別用手擠

常春月刊

曬黑怎麼救?盤點「6大美白習慣」快速白回來 清潔乾淨也是之一

常春月刊

快檢查!痣長在6部位最危險 醫:恐變異成皮膚癌

TVBS

吳淑珍「姿勢性低血壓」昏倒 醫:恐與7大疾病有關

民視新聞網

高學歷較不會失智? 33國研究:腦容量較大但老化速度相同

中天電視台

18-40歲乳癌.血癌患者 9月起凍精卵可獲補助

華視新聞
影音

18-40歲乳癌.血癌患者 9月起凍精卵可獲補助

華視影音

台南勞工局舉辦移工健康諮詢服務,移工健康照護再升級

中華日報

女肺癌病人八成不抽菸 台中慈濟醫院籲早期篩檢

TCnews 慈善新聞網

姿勢性低血壓暈厥 醫:器官供血不足恐致命

中央通訊社

重量級Uber doctor!退休醫界大老扛7公斤裝備,把行動診間「外送」到你家

康健雜誌

吳淑珍姿勢性低血壓休克!醫曝背後警訊

NOWNEWS今日新聞

高學歷老了較不易失智? 33國研究揭「驚人真相」:1類人腦子就是好

三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