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蟲、防蚊液竟藏致白血病危機!醫:居家致癌物一藏60年超凶猛
很多人天天都在看的節目主持人沈玉琳突然發現得了血癌,引起民眾對白血病的重視,為什麼天天吃保健品、注重健康的人,會突然發生白血病?我們生活中隱藏什麼致癌危險?小心居家常用的防蟲用品,不只殺蟲,也可能害你病!尤其最近大雨過後蚊蟲多要防蚊蟲,務必注意正確使用方式!
家用殺蟲劑與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有關
根據刊登在《藥物治療監測雜誌》上的研究指出,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常見家用殺蟲劑有關。
美國喬治城大學倫巴狄綜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從2001年至2008年針對41對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及其母親,及41對健康兒童與母親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參與的受試者半數以上尿液都含有殺蟲劑。
罹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的尿液中,含DETP和DEDTP這兩種居家常用殺蟲劑代謝物含量較高,研究者雖然不敢論斷這兩種殺蟲劑會致癌,但仍提醒醫界應注意殺蟲劑的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教學部實證醫學中心主任李宜恭表示,DETP和DEDTP這兩種殺蟲劑一直以來確實存在致癌的疑慮,因此基本上應該噴灑在衣物上,而非直接噴在皮膚上,以避免經由皮膚吸收進入體內。理論上,將殺蟲劑噴灑在環境或衣物上會相對安全一些。
戶外噴灑殺蟲劑較安全,避免在密閉空間使用
當殺蟲劑噴灑後,會揮發並散布在空氣中,吸入體內是否會造成影響?李宜恭解釋,由於在戶外環境較為空曠,殺蟲劑的濃度相對較低,因此影響不大。他建議民眾避免在電梯或家中等密閉空間噴灑殺蟲劑,最好等到外出時再將其噴灑在衣物上。
夏季炎熱,許多人穿著短褲,腿部常遭蚊蟲叮咬,直接在腿上噴灑殺蟲劑是否恰當?李宜恭表示,直接噴在皮膚上確實會增加皮膚吸收的風險,最好還是噴灑在褲子或鞋子上,藉由揮發產生防蚊效果,避免直接接觸皮膚。
敵避防蚊液仍屬相對安全的選擇
目前被衛生單位大力推薦的「敵避」防蚊液,是一種氨化合物,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被美軍發現具有最佳防蚊效果的成分。60多年來,含有敵避成分的各類產品銷售量至少接近百億瓶,被視為預防瘧疾、登革熱等蚊蟲傳染疾病的第一道防線。
然而,2009年法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敵避對哺乳類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強烈毒性,該研究結果刊登在《英國生物醫學中心生物學期刊》上。
李宜恭指出,近期中南部地區因暴雨導致積水嚴重,蚊蟲孳生情況加劇,登革熱、屈公病等疾病風險增加,民眾切勿因擔心吸入殺蟲劑的毒氣而放棄防蚊措施。
目前的研究證據認為,敵避仍是相對安全的防蚊用品。如果對其安全性存疑,同樣建議不要直接噴在皮膚上,而是噴灑在環境和衣物上,以確保安全。
天然除蟲劑較溫和,有機磷殺蟲劑毒性強
至於家用除蟲劑,如果是除蟲菊精等天然除蟲劑,毒性相對溫和。但李宜恭提醒,某些殺蟑螂劑含有「有機磷」成分,毒性較強,有幼童或寵物的家庭最好謹慎使用。
家裡致癌物一藏60年!颱風暴雨後石綿瓦材危害浮現
李宜恭也提到,此次丹娜絲颱風和連日暴雨過後,南部地區許多房屋的屋頂倒塌,赫然發現那些住宅使用的是石綿瓦材。
石綿已被證實會引發惡性間皮細胞瘤、石綿肺、肺癌、喉癌、卵巢癌等疾病。若民眾發現自家屋瓦為石綿材質,務必格外注意,依照環保署規定,石綿的回收拆除必須由專業工人進行,切勿為了一時方便而自行處理,以免增加家人罹癌的風險。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李宜恭醫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