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14 加熱菸有條件過審,民團抨:政府帶頭違反世衛呼籲

Heho健康

更新於 23小時前 • 發布於 22小時前 • 周佩怡
14 加熱菸有條件過審,民團抨:政府帶頭違反世衛呼籲

菸害防制法新法上路逾 2 年,今(29)日國健署公告,已有條件通過 2 家業者 14 品項的加熱菸。對此民團抨擊,世界衛生組織今年呼籲禁止加味菸品,然國內相關規定遲未出爐,推估 14 品項內含加味菸;再細看 7 項附帶條件,政府皆將責任推予菸商,且有違反新法規定之不得誤導吸菸危害輕微的疑慮,「口口聲聲說想加入世衛,健康台灣政策卻逆其道而行,帶頭背棄世衛呼籲與國內法律。」

我國 112 年 3 月修訂的菸害防制法,全面禁止電子煙、嚴格管制加熱菸,並增訂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機制,通過後才能製造、輸入、販售加熱菸。衛福部表示,經衛福部及毒理學、臨床藥理、成癮、公共衛生等領域專家組成的審查會,逐一審查申請案,今日已將有條件通過核定函送具 8 個品項的菲○○○公司的及 6 個品項的傑○○○公司。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加熱菸製造、生產、包裝完,送交主管機關審查後,方可正式上市;確切時間依業者準備狀況而定。上市後,業者需定期向衛福部提交上市後監視及管控機制,違者最重可廢止原核定。

世衛籲禁加味,國內規範遲未明朗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主任林清麗指出,世衛鑑於口味是年輕人使用加熱菸最大的誘因,故今年強調各國應立即禁止加味菸品。衛福部 112 年 3 月預告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及薄荷」4 種口味、113 年 8 月再預告改為 27 種成分,皆遭民團以菸商申報菸品口味添加物共 1200 種,草案禁令僅是冰山一角而駁回要求再議,豈料在定論出爐前,今傳將有條件通過 14 項加熱菸,「加熱菸原味至多 1、2 種,代表此次 14 品項極可能包含加味菸,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附條件審查通過,民團怒:管控責任落在業者

國健署說明,為保護未滿 20 歲青少年、孕婦及其他易感族群,審查委員會要求業者須符合 7 項條件:

  • 業者每年須編列足夠經費,委託公正第三方機構,進行產品使用監測與調查。
  • 定期向衛福部繳交使用率與使用模式的研究資料。
  • 若發生不良事件,須有完善的應變與通報系統。
  • 若國際間有關產品成癮性的新發現,業者須主動通報。
  • 產品製程或成分有所更動須重新送審。
  • 販售時需建立嚴格的年齡驗證機制,並加強網路與媒體的銷售與廣告管控
  • 禁止產品包裝等處使用具有誤導性的文字,如「比紙菸安全」、「可幫助戒菸」或「風險較低」等。

然而,林清麗表示,政府將資料搜集、不良事件應對、成癮研究等責任交由業者,難保不會球員兼裁判,且現在菸品宣傳明目張膽遍佈網路,卻不見政府出手,怎能確保加熱菸不會流向年輕人手裡?

她也透露,此次通過審查的其中一間加熱菸品牌名稱,已有多項學術論文認定有刻意誤導協助戒除紙菸之嫌,若開放菸商以此名稱上市,將違反《菸害防制法》新法第 9 條規定「菸品、品牌名稱及其容器,不得使用或加註淡菸、低焦油或其他有誤導吸菸無害健康或危害輕微之虞之文字及標示。」

為保護國民健康,林清麗強烈呼籲,政府應堅守三大底線,包括加味的加熱菸不能通過審查上市、加熱菸不得以違法具誤導性的名稱通過審查上市、審查上市的加熱菸不可以「通過健康風險評估」進行宣傳。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加味加熱菸提高年輕族群吸引力!董氏:台灣健康不容菸商主導

菸商推動加熱菸頻出招!董氏基金會警告:背後意圖是「侵蝕」健康台灣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07月30日 請記住你正在走的路,是你曾經夢想抵達的地方

Heho健康
02

5月就驗出黃麴毒素!「福源花生醬」再檢驗仍超標 衛生局勒令停產回收

CTWANT
03

這種飲料每周喝兩杯糖尿病風險增4成 運動也救不了,6成台灣人都在喝

健康2.0
04

她辭職照顧父親,50歲被嫂轟不工作「要我老公養一輩子?」辭職照顧雙親前4個風險先思考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5

平衡感和壽命長短有關?簡單「1動作」預測你的死亡風險

康健雜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心偲教育率28家中小企業攜手獻愛!「孩子,請多指教」公益野餐9/27登場

永續幫

兒童脂肪肝不再罕見!專家解析診斷方式、治療重點與預防對策

中華日報

頭暈、肩緊、精神差?芳療中醫師教:薑茶+刮痧+精油對抗「冷氣病」

中華日報

以為只是消化不良!43歲男腹脹…一查確診直腸癌第三期

中天電視台

升遷夢竟敗在「腋」步之遙!醫曝職場形象的潛在影響

中華日報

台灣團隊開發植物新藥平台 瞄準失智症及銀髮照護市場

中華日報

突破早期肺癌復發風險 醫師建議基因檢測及術後輔助治療

中華日報

乳房腫塊突快速變大竟是少見「葉狀瘤」 嚴重恐皮膚潰瘍壞死

健康醫療網

失戀難走出? 專家建議「分手後第一步」:丟棄舊情人物品,更快釋懷與重新開始

常春月刊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電視台

鼻噴劑沒用?醫揭3關鍵原因

中華日報

夏天「4大地雷食物」!容易滋生細菌害腹瀉 現切水果入列

三立新聞網

魚皮、魚頭、魚內臟,竟隱藏「這些」風險?營養師揭:4要訣「吃魚安心法則」

華人健康網

二尖瓣脫垂好發這類女性族群 中醫分享7重點改善症狀

NOW健康

久睡有害健康!每天睡逾9小時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34%

中天電視台

南台灣第一!高醫取得美國HIMSS第七級國際認證,獲智慧醫療最高榮耀

華人健康網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耳鳴、腦鳴恐大腦病變?單純耳鳴腦鳴與內耳神經相關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有解!手術依個別需求量身訂製,重拾清晰視界

華人健康網

滷味控注意!營養學專家揭「內臟類」普林密度最高恐傷腎

中天電視台

洗腎病友全身癢不停,小心尿毒症!醫揭「照光治療合併用藥」助改善

優活健康網

夏季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常見症狀、治療:反覆感染恐「膀胱腫瘤」

優活健康網

海嘯速度有多快?來得及逃跑嗎?氣象署給答案了 收到這1訊息快避難

常春月刊

子宮鏡手術再進化!新型拋棄式冷刀系統啟用 助提升處置效率與安全性

健康醫療網

「這疾病」是靜脈殺手 醫曝「6危險因子」嚴重恐猝死

三立新聞網

海嘯來襲怎麼辦?氣象署列「4大逃生要點」自保 最好待3層樓以上

常春月刊

每10位糖尿病患有4位腎功能惡化!醫:糖友常見3大迷思,恐錯失腎臟最佳治療時機

華人健康網

快戒掉2壞習慣!他吃飯喉嚨不適就醫 竟診斷出「雙癌纏身」

CTWANT

從小護心理、用AI診療! 臺灣精神健康「六大政策」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

沈玉琳住加護 傳「跨部門醫療小組」搶命?三總37字聲明曝光

三立新聞網

高齡健康博覽會 台中慈院秀中醫高齡照護力

TCnews 慈善新聞網

失智症兇手抓到了!多做3件事遠離健忘腦、腦退化,50歲後活化大腦必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父親節關心老爸眼睛健康 提早揪出常見3眼疾及早治療

NOW健康

害怕颱風、地震、世界末日?未來學家揭「災難性思考」忽略真正危險

優活健康網

113 年管制藥品違規率 1.93%,疾管署:管制藥品濫用將成毒品

Heho健康

當我塑膠?微塑膠顆粒入侵人體 恐致腎臟、心血管病變

中天電視台

食藥署強化3機制嚴查管制藥品 去年揪231家違規、登載問題居多

CTWANT

NMN是什麼?從營養角度解析作用原理、來源攝取與補充建議

潮健康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最適合?營養師拆解黃金補充時段與10大NG搭配

潮健康

CGM連續血糖監測真能控糖?專家教你破解血糖波動背後的關鍵因素!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