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子宮小型息肉患者福音!「赫拉冷刀」可靈活處理單顆息肉、子宮肌瘤

Heho健康

更新於 23小時前 • 發布於 22小時前 • 劉一璇

女性子宮內膜出現警訊,常以經血量改變或經期間異常出血表現,有些病人會因此不孕甚至慣性流產。醫師表示,子宮鏡檢查適應症包含不孕症評估、子宮腔沾粘、子宮內膜瘜肉、子宮腔肌瘤等等。

如果不幸發現病兆,臨床上治療方式,傳統電燒刀是利用電熱切割和止血;而新式冷刀 (速潔刀),可以不使用熱能,不會產生電燒疤痕,對於日後需要懷孕的女性來說比較好。不過,一般冷刀並不是所有疾病都適用,臨床上新式赫拉冷刀可以靈活處理單顆息肉、子宮肌瘤的問題。

新式的「冷刀」可避免熱傷害釀子宮內膜損傷、降低發炎

在婦科疾病中,子宮肌瘤與息肉是子宮內最常見的病變,肌瘤源自子宮肌肉層的纖維化病變,息肉則是內膜層血管組織異常增生。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陳國瑚表示,兩者都可能引起經血過多、經間出血、不孕等問題,尤其當增生的組織越接近子宮腔中心,越容易影響受孕。

他指出,在治療上,傳統電燒手術是利用熱能量產生電能刮除組織,必須以葡萄糖水或電解質液體取代生理食鹽水配合手術,這樣的方式,雖然可快速移除病灶,卻可能造成子宮內膜沾黏、熱損傷與術後併發症。

進一步來看,傳統子宮鏡電燒手術被稱為「熱刀」,而近年來新式的「冷刀」有別於熱刀,它是採用物理剪切方式,無需通電加熱,避免熱傷害對子宮內膜造成損傷與降低發炎等後遺症。陳國瑚說明,對於有生育計畫的女性,「冷刀」特別重要,因為它較可以守住未來著床與懷孕的機會。

同樣是冷刀,「速潔刀」與「赫拉刀」有何不同?

中山醫附設醫院婦產科主任吳珮如表示,雖然冷刀的出現改善了子宮鏡手術的缺點,但並不是所有疾病都適用;當前所謂的冷刀是用線圈或是電動刨刀的方式來削切息肉,無法處理子宮肌瘤的問題。目前臨床上最新的是一次性拋棄式子宮鏡冷刀「赫拉刀」,這個術式結合可拋棄式子宮鏡,與冷刀組件的微創手術設備,包含手術鏡頭、導管、剪鉗、抓鉗等工具皆為一次性使用,避免傳統設備反覆消毒可能產生的感染風險。

而赫拉刀的這些工具又有什麼作用呢?吳珮如進一步補充,如果「赫拉刀」與既有的「速潔刀」做比較,速潔刀屬於部分拋棄式裝置,它是利用旋轉刀片結構連續將組織切碎並同時吸出;主要針對息肉等較軟組織進行手術,但遇到較硬或大顆的息肉時,常出現「咬不動」的情況,需中途更換工具。而赫拉刀搭配剪刀與抓鉗,加上鈥雷射模組,俐落且完整的切除組織,且對肌瘤與癌前病灶同樣應對自如,操作靈活性與處置範圍都相對較高。

子宮內膜的細小病灶 「達文西手術」「海芙刀」較難精準鎖定

在肌瘤切除手術中,還有如「達文西手術」與「海芙刀」等新型手術選項。對此,陳國瑚補充說明,達文西手術屬於機械手臂輔助的子宮鏡操作,適合處理大型肌瘤,且手術費用高昂也不適合用在小型或內膜腔病灶。

海芙刀則是透過高能量聚焦超音波,震碎腫瘤組織達成治療目的,但也較難精準鎖定子宮內膜的細小病灶。而赫拉刀可以搭配鈥雷射精準切割肌瘤,不管是小顆肌瘤或是大顆肌瘤,都能夠處理。換言之,這些技術雖然各有優勢,但對於內膜型病灶來說,赫拉刀相對來得精準與低侵入性。

陳國瑚指出,赫拉刀提供的是一套靈活整合的冷刀系統,能因應病灶位置與患者需求調整操作策略,不論是處理單顆息肉、內膜異常、黏膜下肌瘤,甚至需雷射止血都能對應。

拋棄式赫拉冷刀治療婦科病兆  杜絕感染風險

恩主公醫院婦女照護中心代理主任龔晏萱分享,在臨床操作上,赫拉刀的細徑鏡體降低了術前子宮頸的擴張需求,部分患者甚至可在局部麻醉中完成處置。

她以一臨床近 40 歲個案為例,一名有生育需求的女性移除 12 毫米的子宮息肉,手術時使用靜脈麻醉,並以剪鉗將息肉與子宮內膜細緻分離後,再經導管將分離之息肉吸出,這項手術進行的時間較傳統切除短,且患者約一個月後即恢復經期。

龔晏萱強調,臨床上,由於整組設備皆為單次使用,無需消毒的流程能避免因器械耗損導致的手術風險,也可以縮短病人等候手術與恢復的時間。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諮詢醫師: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陳國瑚
中山醫附設醫院婦產科主任吳珮如
恩主公醫院婦女照護中心代理主任龔晏萱

延伸閱讀:

子宮病變影響生育!醫用「這術式」重建子宮恢復生機

切口平坦減少疤痕!達文西手術切除子宮肌瘤 新式埋線縫法降低術後沾黏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07月30日 請記住你正在走的路,是你曾經夢想抵達的地方

Heho健康
02

5月就驗出黃麴毒素!「福源花生醬」再檢驗仍超標 衛生局勒令停產回收

CTWANT
03

這種飲料每周喝兩杯糖尿病風險增4成 運動也救不了,6成台灣人都在喝

健康2.0
04

她辭職照顧父親,50歲被嫂轟不工作「要我老公養一輩子?」辭職照顧雙親前4個風險先思考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5

平衡感和壽命長短有關?簡單「1動作」預測你的死亡風險

康健雜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兒童脂肪肝不再罕見!專家解析診斷方式、治療重點與預防對策

中華日報

頭暈、肩緊、精神差?芳療中醫師教:薑茶+刮痧+精油對抗「冷氣病」

中華日報

升遷夢竟敗在「腋」步之遙!醫曝職場形象的潛在影響

中華日報

台灣團隊開發植物新藥平台 瞄準失智症及銀髮照護市場

中華日報

突破早期肺癌復發風險 醫師建議基因檢測及術後輔助治療

中華日報

乳房腫塊突快速變大竟是少見「葉狀瘤」 嚴重恐皮膚潰瘍壞死

健康醫療網

失戀難走出? 專家建議「分手後第一步」:丟棄舊情人物品,更快釋懷與重新開始

常春月刊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電視台

鼻噴劑沒用?醫揭3關鍵原因

中華日報

夏天「4大地雷食物」!容易滋生細菌害腹瀉 現切水果入列

三立新聞網

魚皮、魚頭、魚內臟,竟隱藏「這些」風險?營養師揭:4要訣「吃魚安心法則」

華人健康網

二尖瓣脫垂好發這類女性族群 中醫分享7重點改善症狀

NOW健康

久睡有害健康!每天睡逾9小時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34%

中天電視台

南台灣第一!高醫取得美國HIMSS第七級國際認證,獲智慧醫療最高榮耀

華人健康網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耳鳴、腦鳴恐大腦病變?單純耳鳴腦鳴與內耳神經相關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白內障合併「兩眼不等視」有解!手術依個別需求量身訂製,重拾清晰視界

華人健康網

滷味控注意!營養學專家揭「內臟類」普林密度最高恐傷腎

中天電視台

洗腎病友全身癢不停,小心尿毒症!醫揭「照光治療合併用藥」助改善

優活健康網

夏季小心泌尿道感染!醫揭常見症狀、治療:反覆感染恐「膀胱腫瘤」

優活健康網

海嘯速度有多快?來得及逃跑嗎?氣象署給答案了 收到這1訊息快避難

常春月刊

子宮鏡手術再進化!新型拋棄式冷刀系統啟用 助提升處置效率與安全性

健康醫療網

「這疾病」是靜脈殺手 醫曝「6危險因子」嚴重恐猝死

三立新聞網

海嘯來襲怎麼辦?氣象署列「4大逃生要點」自保 最好待3層樓以上

常春月刊

每10位糖尿病患有4位腎功能惡化!醫:糖友常見3大迷思,恐錯失腎臟最佳治療時機

華人健康網

快戒掉2壞習慣!他吃飯喉嚨不適就醫 竟診斷出「雙癌纏身」

CTWANT

從小護心理、用AI診療! 臺灣精神健康「六大政策」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

沈玉琳住加護 傳「跨部門醫療小組」搶命?三總37字聲明曝光

三立新聞網

高齡健康博覽會 台中慈院秀中醫高齡照護力

TCnews 慈善新聞網

失智症兇手抓到了!多做3件事遠離健忘腦、腦退化,50歲後活化大腦必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父親節關心老爸眼睛健康 提早揪出常見3眼疾及早治療

NOW健康

害怕颱風、地震、世界末日?未來學家揭「災難性思考」忽略真正危險

優活健康網

113 年管制藥品違規率 1.93%,疾管署:管制藥品濫用將成毒品

Heho健康

當我塑膠?微塑膠顆粒入侵人體 恐致腎臟、心血管病變

中天電視台

食藥署強化3機制嚴查管制藥品 去年揪231家違規、登載問題居多

CTWANT

NMN是什麼?從營養角度解析作用原理、來源攝取與補充建議

潮健康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最適合?營養師拆解黃金補充時段與10大NG搭配

潮健康

CGM連續血糖監測真能控糖?專家教你破解血糖波動背後的關鍵因素!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沈玉琳疑猛爆性肝炎!死亡率高達8成以上!醫揭:6招預防猛爆性肝炎

華人健康網

農藥殘留增加乳癌風險!這12種蔬果最多,「草莓竟然排第二」,營養師提醒:重點在於「怎麼洗才安心」

媽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