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食藥署強化3機制嚴查管制藥品 去年揪231家違規、登載問題居多

CTWANT

更新於 20小時前 • 發布於 22小時前 • 林則澄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召開「處方管藥規範嚴,嚴格把關護周全」記者會,左起為管制藥品組副組長張志旭、副署長王德原、台大醫院護理部護理師鄭靜宜。(圖/林則澄攝)

在台灣,「管制藥品」是指成癮性麻醉藥品、影響精神藥品及其他認為有加強管理必要的藥品,限供醫藥及科學上需用。衛福部食藥署於民國113年度查獲231家機構違規、占所有稽核家次1.93%,違規項目以簿冊未依規定登載或登載不詳實最多。食藥署為了防止合法醫藥及科學需用的管制藥品遭流用為毒品,建構「分級管理」、「證照制度」及「流向管理」等3大策略,強化各環節管理機制。

食藥署今天召開「處方管藥規範嚴,嚴格把關護周全」記者會,管制藥品組科長黃君堯表示,「管制藥品」與「毒品」為一體兩面,其中用於醫藥及科學研究、製劑上的麻醉、止痛、鎮靜藥品與其製品,及會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只要依法使用即屬管制藥品,反之即為毒品。

什麼是管制藥品?食藥署解答。(圖/食藥署提供)

針對「分級管理」,黃君堯說,台灣依據管制藥品的習慣性、依賴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將管制藥品分為第一級至第四級管理,級數越低表示其依賴性及濫用性越高。第一級藥品包括古柯鹼、嗎啡;第二級有可待因、吩坦尼;第三級為愷他命、丁基原啡因;第四級則為佐沛眠、苪泊酚。第一級及第二級藥品的製造、輸出、輸入及販售,僅限食藥署核准的製藥工廠辦理,且須符合運輸規定、每年購買數量上限,嚴禁借貸與轉讓,以強化高風險藥品管理;第三、第四級則可由民間經食藥署核准製造與輸出入,方能為之。

管制藥品為何須嚴格控管?食藥署這麼說。(圖/食藥署提供)

黃君堯針對「證照制度」提到,凡從事管制藥品相關業務者,例如醫療機構、藥局、醫藥教育研究試驗機構、獸醫診療機構、畜牧獸醫機構、西藥及動物用藥品製造業西藥與動物用藥品販賣業,在製造、輸出、輸入、運輸、販賣、調劑或使用前,均須取得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核發的證照或核准文件;醫師、牙醫師、獸醫師、獸醫佐執行醫療行為時,若涉及第一級至第三級管制藥品,須持使用執照,並以專櫃加鎖存放管制藥品,且開立專用處方箋。

對此,台大醫院護理部護理師鄭靜宜分享,院內目前傳統藥櫃占20%,另有80%屬智慧藥櫃,搭配觸控螢幕、掃描器與生物辨識設備。各單位專人管理鑰匙,權限不互通。護理師取藥前,須登入系統,確認病人資訊、醫囑、藥名與劑量等資訊,並透過條碼或員編及哥人指紋生物辨識後,逐項核對藥物資訊方可完成取藥。

鄭靜宜也說,護理師完成抽藥、給藥後,須將管制藥品空瓶返還智慧藥櫃並上鎖,此外院內平時也會由2名輪班護理師,於點班期間盤點藥物及空瓶數量,且為了避免管制藥品遭有心人士竊取,管制藥品的櫃位設於隱密處,門上也沒有任何管制藥品標示,而她從業28年來,未曾見過違規事件。

台大醫院護理部護理師鄭靜宜。(圖/林則澄攝)

至於「流向管理」,黃君堯表示,機構業者每天須於簿冊詳實登載管制藥品的收支、銷燬、減損及結存情形,並定期向主管機關辦理申報,食藥署也將透過管制藥品上游供應端與下游購用端之申報資料進行雙向勾稽查核,並配合地方衛生局進行實地稽核,確保管制藥品從源頭、流通至使用或調劑前各階段均可追溯流向,以防止管制藥品遭流用為毒品,倘發現流向異常,將即時移送檢調機關依法偵辦。

分級管理,嚴謹把關。(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表示,大麻植物株、萃取物目前在台灣屬第二級毒品,雖荷蘭等國家有開放大麻相關製品,但民眾勿輕易攜回台灣,而因絕大多數管制藥品在國外屬處方藥,須持醫師處方箋購買與攜帶,入境時超出限量或未備處方,則可能觸犯刑法,最重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20萬元以下罰金。管制藥品組副組長張志旭說,民眾若出國返台攜回物品時,不確定是否涉及為管制藥品,可先至食藥署官網查詢或寄信至署長信箱。

王德原也說,食藥署於民國113年執行管制藥品實地稽核家次共計1萬1962家,機構業者涵蓋醫院、診所、藥局、西藥製造販賣、畜牧獸醫機構、獸醫診療機構、動物藥品販賣及製造業、醫藥教育研究試驗機構,違規家次共計231家、占比1.93%,與歷年相當,其中違規項目以「簿冊未依規定登載或登載不詳實」最多,共93家,將依《管制藥品管理條例》,處6萬至30萬罰鍰;其次為「未依規定定期申報收支結存情形、申報不實」34家,未依藥品調劑規範作業則有28家。

黃君堯再次提醒,管制藥品皆屬醫師處方用藥,不得私下流通、交易或贈送。民眾如有醫療需求,應尋求醫師診治,由醫師評估及處方後取得合法藥品,並依醫師指示服用藥品,避免自行增減劑量或擅自停藥或間斷服用,且應妥善保管、存放於安全處、避免家人誤食,若有過期、不再使用的管制藥品送至原開立藥局或醫療歸質口,方能兼顧個人健康與社會安全,共同營造合理與安全的用藥環境。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快戒掉2壞習慣!他吃飯喉嚨不適就醫 竟診斷出「雙癌纏身」

CTWANT
02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03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電視台
04

失智症兇手抓到了!多做3件事遠離健忘腦、腦退化,50歲後活化大腦必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5

沈玉琳傳猛爆性肝炎住院 醫曝常見原因5徵兆「B、C肝患者注意」

壹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知名花生醬驗出「黃麴毒素」超標下架回收 「這些食材」也要注意保存

健康醫療網

管制藥品稽查 去年231家次違規

中華日報

香蕉護眼解便秘 名醫揭「1款」最抗癌:是強大免疫增強劑

三立新聞網

台灣武田培育優秀醫藥行銷人才 獲頒榮譽MR認證

健康醫療網

「塑膠微粒」入侵肝腎甚至大腦 醫示警:吃口香糖也中標

CTWANT

30歲女胃食道逆流、便秘 醫揪罕見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中天電視台

退休後不想大腦退化?精神科醫揭健腦秘訣:每週做2次「不一樣的事」

優活健康網

穿錯泳衣顏色恐害命?專家曝海邊戲水「安全色」最顯眼:別再穿黑白

優活健康網

吃素容易營養不均衡?藥師揭「4種營養素」最缺乏:觀察身體就知道

優活健康網

PSA異常卻找不到病灶?次世代攝護腺癌檢測技術預計今年上路

健康醫療網

膝痛復發才知半月板碎裂 41歲許女士接受重建與移植手術重拾行走力

常春月刊

鍋貼、水餃、抄手誰最胖?韭菜、鮮蝦、泡菜誰最雷? 營養師揭「熱量排行」

常春月刊

腸道營養補充怎麼選?一次搞懂益生菌、益生元、後生元的科學關係

潮健康
影音

皮膚病與3臟腑有關?中醫:搭配「青黛」內外兼治改善膚況

健康醫療網影音

皮膚病與3臟腑有關?中醫:搭配「青黛」內外兼治改善膚況

健康醫療網

檳城人醫會取經花慈 驚豔創研能力及中西醫合療

TCnews 慈善新聞網

猛爆性肝炎來勢洶洶!B肝帶原者未警覺險喪命,醫提醒:倦怠、黃疸勿輕忽,意識不清是高危警訊

常春月刊

研究曝「塑膠微粒」可侵入大腦 醫:嚼口香糖也恐中招

ETtoday新聞雲

風災釀「石綿」毀損!醫示警1潛在危機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年期女性飲食吃「這一樣」!防止骨鬆又顧心臟

Hello醫師

60歲婦不菸不酒不咳嗽!照X光驚見「7、8公分腫瘤」 蘇一峰:肺癌末期

三立新聞網

志工熱茶陪伴 溫暖化療病患

中華日報

30歲女便秘就醫 醫查雲端驚見「1事」:胰臟癌三期了

三立新聞網

沈玉琳疑猛爆性肝炎 醫揭「B肝帶原+過勞」風險最高

台灣好新聞

男小便從尿道「噴出一堆蟲」 醫也嚇壞!追查主因:內褲惹禍

鏡週刊

中年男竟比老人味更惹嫌?科學實測「年齡×性別體味排行榜」,顛覆你的嗅覺想像

姊妹淘

招13名額只來9人!臺大兒科住院醫師「招不滿」…主治醫師扛夜班還隨時待命,恐加速前線人力流失

今周刊

紅棗還能這樣吃!茗京萃推「紅棗脆片」即食吃法,DIY養顏零食照顧妳的好氣色

姊妹淘

07月31日 成功是能成為最真實的自己

Heho健康

2025亞洲生技展美好亮相,統欣生技20年厚植根基,打造台灣保健市場新標竿

姊妹淘

張忠謀愛的木瓜是「隱藏版超級食物」這種木瓜抗氧化成分更強

健康2.0

頭髮要天天洗?抗屑洗髮精可以天天用?醫曝這種洗髮精小心越用越糟

健康2.0

這運動紓壓效果超強!效果持續1周 還能調節自律神經

健康2.0

八點檔女星微波爐煮雞蛋爆炸角膜炸破了 醫:嚴重恐失明

健康2.0

綠豆湯怎麼煮才好吃?4步驟教你煮出五星級風味 出沙、香濃、低糖

健康2.0

海鮮腸粉/越南米紙料理不藏私公開!專業主廚教1祕訣 越南米紙不容易破

健康2.0
影音

狗狗行為大解密:打呵欠、抬腳不是撒嬌!若誤解恐被咬

健康2.0影音

狗狗行為大解密:打呵欠、抬腳不是撒嬌!若誤解恐被咬

健康2.0

醫:猛爆性肝炎 住院2周為復元關鍵期

聯合新聞網

她腿部受術後難眠 靠護理師給1食品止痛!醫揭背後原理

CTW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