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紅棗還能這樣吃!茗京萃推「紅棗脆片」即食吃法,DIY養顏零食照顧妳的好氣色

姊妹淘

更新於 22小時前 • 發布於 19小時前 • 李帟緽 綜合報導
圖 / 茗京萃

隨著健康飲食觀念抬頭,傳統零食如洋芋片、餅乾逐漸被視為高油高糖代表,不再是現代女性嘴饞的零食首選。瞄準這股「無負擔零食」新趨勢,漢方保健品牌「茗京萃」的「紅棗脆片」,以傳統食材紅棗為基底,打造兼具養生與美味的新型態零食,在上班族女性間迅速走紅。

「紅棗一直是女性日常食補的重要角色,但過去多半得熬煮、泡水才能食用,食用上較為不便。」茗京萃團隊表示,看準紅棗的營養價值與女性保健需求,將整顆紅棗經低溫烘焙處理,製成可即食、低熱量的紅棗脆片,不僅保留完整營養與外皮纖維,更讓紅棗搖身一變成為酥脆爽口的零食。

圖 / 茗京萃

產品一上市便吸引不少注重健康與便利性的消費者青睞。茗京萃表示:「現代女性的保養需求不再只是瓶瓶罐罐,而是希望能將保養融入日常生活,不費力卻能有感。」我們正是以這樣的概念出發,提供隨手開袋即食的健康選擇,特別受到上班族媽媽、斜槓族與重視健康族群的歡迎。

有別於過去認為紅棗只能出現在湯品或中藥材裡,紅棗脆片重新詮釋食用方式,不僅能加入牛奶、優格、堅果混合成健康能量碗,或與熱茶搭配,作為下午茶的養顏點心,還能泡進熱水變身為一杯暖心紅棗茶。從早晨提神、午後解饞到宵夜輕食,一片片紅棗脆片成為忙碌女性的全天候健康好朋友。

圖 / 茗京萃

事實上,紅棗一直被視為女性的食補聖品,富含鐵質、多酚與維生素C,能養氣補鐵、促進循環,特別適合經期前後、換季時節或熬夜後調養。如今透過「茗京萃」的創新製程與包裝設計,紅棗不再只是「媽媽才吃的東西」,而是成為時髦又養生的保健零食。

「保養靠擦的不夠,加上飲食內外調理,保養感覺才會更明顯。」茗京萃深耕草藥、保健專業多年,深知健康不能只靠單一照顧,而是要全面性調理。因此,研發出小小一包「紅棗脆片」,希望能成為女性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自我照顧選項之一。下次嘴饞時,不妨打開一包紅棗脆片,DIY屬於你的健康零食,不只吃的漂亮、也吃的安心。

茗京萃:https://www.tenergy24.tw/categories/natural-sweet-healthy-snacks

延伸閱讀

夏季掛一包,蚊蟲、負能量OUT!茗京萃「防蚊驅蟲草本包」,全方位守護一家生活

專訪/「天一本草」創辦人陳慧娟,從飲食日常實踐草本生活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60歲婦不菸不酒不咳嗽!照X光驚見「7、8公分腫瘤」 蘇一峰:肺癌末期

三立新聞網
02

失智症兇手抓到了!多做3件事遠離健忘腦、腦退化,50歲後活化大腦必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33歲男星「肺腺癌第四期」 台大醫:「4現象」慘已末期

三立新聞網
04

男小便從尿道「噴出一堆蟲」 醫也嚇壞!追查主因:內褲惹禍

鏡週刊
05

60歲婦不菸不酒...「1症狀」拖3個月癌末 驚見8公分肺腫瘤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糞便帶血恐藏大腸病變 北榮桃園分院強調早期診斷重要性

中華日報

2025生技展人氣焦點!「茗京萃」漢方茶飲掀養生話題,吸引忙碌女性關注

姊妹淘

幸福的伴侶平日會做「這5件事」 心理師:簡單但多數人都忽略

健康醫療網

9歲女童父母重視成績她壓力大 半個月近視暴增900度

CTWANT

牙齒愈少失智風險愈高? 醫揭咀嚼與大腦退化關鍵關聯

健康醫療網

不是懷孕都會孕吐!醫師揭「無症狀懷孕」迷思:月經觀察、兩項檢測才是關鍵

姊妹淘

「若認不出你,不是不愛你」名醫列失智心願 5萬人看哭

三立新聞網

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 6成患者與過量服用「乙醯胺酚」有關,醫揭肝臟大罷工4徵兆

潮健康

百萬失智新藥「1款不納健保」石崇良曝「3關鍵原因」

三立新聞網

出身擁有60多位醫生的家族,因一場火警而嶄露頭角!台大醫院新院長余忠仁如何做醫界龍頭老大?

康健雜誌

看護、篩檢、公費藥規定都變了!8月新制6件事一次看

康健雜誌

不只變胖還肌肉流失! 營養師揭「肌少型肥胖症」恐怖後果:死亡風險顯著升高

潮健康

大學生使用大麻 出現被害妄想!家人醫師聯手救回失控的他

健康醫療網

吃鳳梨抗發炎、改善高血壓 但3類人食用前要注意!

康健雜誌

氣管重建手術難度高!台南名醫「創新手術」2月救2命

中天電視台

高血壓不分年齡,從20到80歲都該警覺!營養師推得舒飲食,助血壓控制管理

華人健康網

貧血竟是大腸癌作怪!洗腎者易忽略腫瘤警訊 醫師提醒留意「兩症狀」

風傳媒

加熱菸反增紙菸雙重使用率、總吸菸量,專家拋 3 法補救

Heho健康

哺餵母乳不只對寶寶好!醫:媽媽可降低罹乳癌、子宮內膜癌風險

Heho健康

包飯糰釀腕隧道症候群 中醫師針灸4穴位解麻痛

台灣好新聞

過度攝取代糖飲料,死亡率比喝含糖飲更高

常春月刊

吃麵也能瘦!顛覆麵食定義的「全方麵」,宵夜族、健身控狂推的夢幻神麵

媽媽寶寶

不只上班族!包飯糰10年早餐店老闆娘遭「滑鼠手」纏身

中天電視台

貧血可能不是洗腎造成的!醫籲:9萬洗腎病友別忽略的腫瘤警訊

華人健康網

保健品開封要放冰箱嗎?乾燥劑、棉花要丟嗎?藥師教你「正確保存法」

優活健康網

講座報名/遠離腦中風這樣做! 神經科醫師授保健秘訣

NOW健康

不攝腺,就行動!抗癌腺上見

永續幫

辣媽甩肉20公斤!出國1周大吃仍瘦 醫揭「2關鍵」不復胖

三立新聞網

暴雨淹水後恐藏致病菌 嘉縣籲落實清潔消毒防感染

中華日報

多重原發性癌症免驚!複合型達文西手術一次切除多處腫瘤,併發症與復發率低

華人健康網

皮膚病與3臟腑有關?中醫:搭配「青黛」內外兼治改善膚況

中華日報

PSA異常卻找不到病灶?次世代攝護腺癌檢測技術預計今年上路

中華日報

糞便夾雜血液不可輕忽 北榮桃園分院:恐是大腸癌

中華日報

猛爆性肝炎是什麼?爆肝進展快致命、死亡率高,醫師提醒停止補肝

有醫靠

夏天泌尿道感染風險增!醫示警5行為

NOWnews 今日新聞

高醫揭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5年過關」迷思 持續追蹤成保命關鍵

優活健康網

貧血恐非洗腎造成!他貧血不癒…一查竟是大腸癌作祟

中天電視台

趙少康「視力模糊以為老花」竟是白內障!醫:換水晶體前先注意1事

優活健康網

響應國際母乳週! 國健署募集短影音舉辦抽獎活動開跑

NOW健康

一杯咖啡拉近醫病距離 彰基U Café打造愛滋零歧視與友善醫療

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