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百萬失智新藥「1款不納健保」石崇良曝「3關鍵原因」

三立新聞網

更新於 23小時前 • 發布於 23小時前

記者簡浩正/綜合報導

失智症新藥「欣智樂」日前在亞東醫院首打。(圖/亞東醫院提供)

▲失智症新藥「欣智樂」日前在亞東醫院首打。(圖/亞東醫院提供)

衛福部食藥署日前核准「欣智樂」、「樂意保」等2款失智症新藥,可提供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使用,但自費金額不低。健保署長石崇良今(31)日表示,其中有一款欣智樂已經申請健保給付,但長期效益上,還需要更多數據支持,所以專家不建議納健保;另一款則是剛提出申請,會執行醫療科技評估,進一步研議是否納入健保。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調查推估,2024年台灣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約為35萬人,阿茲海默型失智症(Alzheimer's disease)約占六成(56.88%)。

食藥署今年核可美國與日本合作研發的「樂意保(LEQEMBI)」,以及美國禮來藥廠研發的「欣智樂(KISUNLA)」兩款針劑,分別有助延緩病程26%和35%;但必須在醫院施打,而兩款藥物需自費百萬以上,對患者來說是一大負擔。

衛福部上午赴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就「因應2026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2.0升級3.0,盤點、檢討及精進台灣失智症預防、照護、用藥等政策」進行專題報告。包括立委劉建國、李坤城等人都關注健保給付申請、審議的進度,劉建國更以「1人失智、全家喪志」來形容失智症家庭煎熬程度。

石崇良表示,欣智樂經專家會議討論已因3原因不建議納入健保,樂意保則是本月剛提出申請,預計明年第1季才會有審議結果。(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石崇良表示,欣智樂經專家會議討論已因3原因不建議納入健保,樂意保則是本月剛提出申請,預計明年第1季才會有審議結果。(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石崇良指出,「欣智樂」已通過專家會議討論,會中認為目前雖完成臨床3期臨床試驗,但使用的追蹤時間不夠久,長期效益不明,加上藥費高昂,未必符合成本效益;另參考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國際醫療科技評估中心均未建議支付使用,因此決議為不建議納入健保給付。

至於藥物「樂意保」,他說除了一項是3期臨床試驗外,其餘都是2期前的試驗,因為本月才申請健保給付,預計要先進入醫療科技評估45天,完成審議可能就是等到明年第1季。

★立即加入《三立新聞網》LINE官方帳號,給你最新焦點話題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幸福的伴侶平日會做「這5件事」 心理師:簡單但多數人都忽略

健康醫療網
02

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 6成患者與過量服用「乙醯胺酚」有關,醫揭肝臟大罷工4徵兆

潮健康
03

出身擁有60多位醫生的家族,因一場火警而嶄露頭角!台大醫院新院長余忠仁如何做醫界龍頭老大?

康健雜誌
04

08月01日 流汗不只是為了身體

Heho健康
05

眼神藏警訊!4徵兆恐是「大腦退化」初期現象 對不到焦要當心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7

駿
安樂死快通過才是
21小時前
Yvan+
別看3民自⋯⋯⋯⋯就可以延緩87%的腦部退化了!!!
20小時前
Vincent
油水很多
21小時前
劉家蓁
沒差啊 自己選的 扣打都分配給依親了
20小時前
良利生物科技
無法根治慢性腎臟病的醫學,自然也無法根治失智症。過去西方醫學與學院派中醫將失智症視為「不可逆疾病」,其實並非如此,關鍵在於現代醫學尚未找到真正的病根——腎臟與大腸。若患者有幸遇到開方精湛的民間中醫,針對腎與腸功能進行調理,多數人在數月內即可恢復正常記憶力,同時擺脫嚴重便秘、失眠與高血壓等困擾,真正走出僅靠「控制數值」卻無法治本的惡性循環。 多數失智症患者在確診前,早已長年依賴僅能控制表面數值的化學降壓藥。回顧過去純樸的農業社會,每日每年不停的依賴降壓藥者極少,失智症的發生率也同樣罕見,兩者之間的關聯不容忽視。
20小時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呼籲建立永續支持系統 讓每位母親都能安心哺乳

優活健康網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響應千禧之愛倡導「蔬果佔一半 健康有保障」邁向健康與永續共好

優活健康網

植髮就能一勞永逸?壓力引起的掉髮會自然恢復?醫師破解常見5大迷思

華人健康網

代謝慢害你瘦不下? 中醫師教按「這6穴位」消水腫、排宿便又加速燃脂

常春月刊

40歲後拉警報!久蹲馬桶站不起來恐「1疾病」上身 4大癥結肌肉快速流失

三立新聞網

掉髮是洗髮精用錯?壓力禿會自己長回來?醫揭5大迷思:恐疾病警訊

優活健康網

大罷免風波延燒醫界》成大醫學院院長被點名接部長 「成大幫」將主導衛福部?

信傳媒

子宮移植能助部分不孕婦女懷孕生子,但仍有風險

科技新報

國健署攜手國際抗癌聯盟交流取經 共創全民防癌新未來

NOW健康

代謝下降難瘦身!中醫師授「3大減重秘訣」消滅體脂肪 生冷食物少吃

常春月刊

如何避免遇到恐怖情人?精神科醫師示警:如果決定分手6點要注意

華人健康網

冏!18洞打一半常「尿遁」3熟男揪團看泌尿科 一查「攝護腺」出問題

三立新聞網

膚色暗沉、長斑怎麼辦? 中醫師大推「4大美白聖品」:桂圓入列

常春月刊

他背腹劇痛一查竟是「血糖性神經痛」 醫揭常見症狀

健康醫療網

告別乾澀、鬆弛!「閨蜜」醫師沈怡岒揭女性私密困擾新科技解方

商傳媒

魚油可改善 ADHD 症狀?醫:亂服用將增治療難度

Heho健康

精神病友走入社區 展現自信與生命力

台灣好新聞

風雨無阻!高雄榮總遠距醫療牽線那瑪夏生命接力創奇蹟

勁報

國健署署長交接! 新任女署長沈靜芬具小兒感染科背景

NOW健康

「防護不可少」災後清理安全第一 高雄秀傳提醒兩不原則防範類鼻疽

勁報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赴南韓取經 觀摩中醫長照創新模式

NOW健康

桃療推廣健康飲食 員工親手製作「減糖涼麵」

台灣好新聞

福源花生醬「一級致癌物」超標!當心這些日常食物 醫示警:DNA突變

CTWANT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新增2例 疾管署籲落實防疫、注意重症前兆

健康醫療網

12歲少年上網學清潔小弟弟 包皮卡龜頭3天血腫變黑

中廣新聞網

腹部凸起、腰痠背痛!腹直肌分離自我檢測與手術解析,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懶人包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57歲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上周錄影已爆瘦…急性肝衰竭怎發生?4症狀+2數據揪致病元兇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戒菸難靠意志力,醫:「這方法」提高 3 倍成功率

Heho健康

川普政府攜手蘋果等科技巨頭 宣布推動數位健康新聯盟

商傳媒

國民健康署「國際母乳週」活動,短影音募集,參與者可抽親子旅遊券與超商禮券等好禮!

媽媽寶寶

抽菸 M 型化?學習低落學校抽菸率 3 年增 3 倍

Heho健康

8月新制!施打抗生素改門診處理 衛福部多項新制1次看

NOW健康

夏天皮膚病大爆發!醫師教你怎麼預防4大常見的皮膚問題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維他命B、C、D過量補充小心中毒,怎麼吃才對?

康健雜誌

優格、優酪乳藏抗藥性風險?食藥署啟動大調查,還可以放心吃嗎?

康健雜誌

越滑越笨!愛看「1種片」恐傷腦 醫:決策力、專注力都退化

三立新聞網

夏天細菌性腸胃炎、病毒性腸炎拉警報!醫籲:保護腸胃3大關鍵不可缺

華人健康網

不是你不努力,是方法錯了!「雙機轉口服藥」減重新趨勢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必須照顧父母,卻被負面情緒綁架?3步驟「情緒命名法」讓心情變輕鬆

優活健康網

知名藝人傳猛爆性肝炎 醫揭「關鍵危險信號」

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