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護、篩檢、公費藥規定都變了!8月新制6件事一次看
8月多項醫療、健檢新制上路,包括80歲以上長者及70~79歲癌症第2期以上病患、聘用外籍看護免評估,以及B、C型肝炎免費篩檢年齡下修,《康健雜誌》一次掌握重點。
1.B、C型肝炎免費篩檢,年齡下修
2024年十大癌症死亡率中,肝癌高居第2位,而B、C型肝炎更是造成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
自2020年起,衛福部國健署開放45~79歲民眾終身1次B、C型肝炎篩檢。如今,國健署宣布擴大篩檢對象年齡區間,8月1日起,凡是1946~1986年出生,年屆39~79歲的民眾,即可接受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下修篩檢年齡後,估計逾200萬人能因此受惠。
2.5癌篩檢補助,篩檢年齡放寬
今(2025)年起,衛福部國健署擴大癌症篩檢服務對象,補助放寬如下:
‧ 口腔癌「口腔黏膜檢查」篩檢對象: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的原住民,每2年1次。
‧ 子宮頸癌「子宮頸抹片檢查」篩檢對象:25~29歲女性每3年補助1次,30歲以上婦女每年補助1次。若該年年齡落在35、45、65歲女性,亦可加入HPV檢測。
‧ 乳癌「乳房X光攝影檢查」篩檢對象:40~74歲女性,每2年1次。
‧ 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篩檢對象:45~74歲民眾或40~44歲有大腸癌家族病史者,每2年1次。
‧ 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篩檢對象:40~74歲女性及45~74歲男性且具家族史者,或50~74歲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
想確認自己是否符合篩檢資格,或近3次癌症篩檢結果,可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或前往「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查詢。
3.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增列2對象
疾管署公告,自8月1日起,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增列2種使用族群。
1. 產後2週內婦女:疾管署指出,國際指引與醫學研究顯示,產後2週內的女性,免疫系統仍未完全恢復,感染流感後,併發症與重症風險較高,因此納入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補助對象。
2. 未滿18歲的肥胖兒少(BMI超過同齡第95百分位):肥胖者罹患流感後,恢復狀況較差,原僅提供BMI30以上的肥胖成人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此次一併納入肥胖兒童少年。
上述族群若出現類流感症狀,經醫師評估符合用藥條件,8月起,即可使用公費抗病毒藥物,預計將有13.5萬名產後婦女及36.7萬名兒少可受惠。
目前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包括克流感、易剋冒及瑞樂沙,配置詳見疾管署全球資訊網,也可透過「流感新冠疫苗及流感藥劑地圖」查詢,亦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洽詢。
4.遠距醫療取消科別限制
健保署自2020年起將遠距醫療納入健保給付。今(2025)年7月15日「全民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中,健保署針對「全民健康保險遠距醫療給付計劃」進行修訂,取消原定7項遠距醫療會診的科別限制。
過去僅開放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心臟內科、胃腸科、神經內科、胸腔科可進行遠距會診(急診則不在此限)。為改善偏鄉地區缺乏專科醫師、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健保署決議自8月1日起,全台135個適用鄉鎮,皆可進行全科別遠距醫療會診。
5.注射靜脈抗生素免住院,門診可施打
健保署在7月15日「全民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中,新增「全民健康保險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獎勵方案」計劃重點,推出「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Out-Patient Antibiotic Therapy)模式」,預計8月1日上路。
未來若病患無法透過口服抗生素治療,但病情穩定、無重大併發症風險,經醫師評估無須住院者,則可改由在門診施打靜脈抗生素進行治療,預計能讓以下患者受惠:
‧ 肺炎患者
‧ 尿路感染患者
‧ 軟組織感染患者
‧ 骨髓炎患者
‧ 脊椎感染患者
‧ 敗血性關節炎患者
‧ 心內膜炎患者
‧ 術後感染患者
‧ 醫療器材相關感染患者
6.80歲長者聘外籍看護,免用巴氏量表
幫長輩請外籍看護,未來將更簡便。立法院去(2024)年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草案,8月起,家中若有80歲以上長者,或70~79歲罹患癌症第2期以上病友,想聘雇外籍看護,可不必再透過醫療機構進行評估、免用巴氏量表。
不過,也有民間團體呼籲,廢除巴氏量表後,政府應回歸長照體系評估機制,讓重症家庭能優先申請外籍看護,並設立綠色通道。
資料來源:國健署、疾管署、健保署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