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不是懷孕都會孕吐!醫師揭「無症狀懷孕」迷思:月經觀察、兩項檢測才是關鍵

姊妹淘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0小時前 • 養孕婦科中醫師 陳曉萱
圖 / freepik

新聞媒體或社群上偶爾可以看到,有的女生因為腹痛、便祕等不適而求診,檢查卻發現已經懷孕好幾個月了,甚至馬上就要臨盆了,對此往往有許多民眾表示不可置信,認為「月經沒來都沒發現嗎?」「都沒有孕吐或胎動嗎?」其實,對於第一次懷孕的女生來說,特別是沒有懷孕計畫、沒有在備孕的女生,或是本來月經就不太規律的女生,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少見!

中西醫專家婦科觀點:陳曉萱醫師&愛群生殖中心副院長馬佩君醫師

圖 / freepik

體質人人不同,懷孕症狀也大不相同!抽血檢測比驗孕棒更準確

很多人認為懷孕一定會出現特定徵兆,例如孕吐、月經不來、腹部隆起等,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懷孕引起的症狀也會有相當大的差異,與其質疑當事人為何沒發現懷孕,母子均安才是最重要的。

舉例來說,有些女生就是不會孕吐的體質,也沒有其他不舒服;也有人以為月經只是遲到,或是本身經期就不是那麼規律準時,例如多囊性卵巢的患者,通常也難以聯想到懷孕;也有人會將懷孕期間出血的狀況,誤以為是月經正常報到;也有人的身材體型比較藏肚,懷孕初期也不太容易看不出來。

不僅如此,懷孕初期由於荷爾蒙變化而引起的一些常見症狀,例如:疲倦嗜睡、淺眠、胸部腫脹、便祕、情緒起伏、肚子悶悶的,很容易誤以為是經前症候群或感冒生病,即使是正在備孕的女生,也可能忽略這些懷孕的徵兆,以為努力尚未成功;即使曾經生育,不同胎的狀況也可能完全不一樣。

簡而言之,懷孕沒有一個特定的症狀可供鑑別,主要還是仰賴女生的月經周期記錄和自我觀察,以及利用尿液或血液檢測是否懷孕。

利用尿液驗孕或抽血檢測的項目為「hCG(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數值,hCG上升會促進黃體素分泌,穩定子宮內膜,為受精卵打造適合成長的環境,抽血檢測hCG的準確度比尿液驗孕來的更高,若懷疑有可能懷孕了,驗孕棒驗出明顯2條線,有需要時可以抽血檢測hCG以獲得更準確的結果。

圖 / freepik

經血質量或顏色有異、月經3個月以上都沒來,最好就醫釐清原因

我經常和病人說,月經是上天給女生的禮物,我們可以藉由觀察月經的規律、顏色、量多量少等特徵,了解自己的卵巢功能等健康狀況,不論有沒有在備孕,為了自己或為了寶寶,我們都要對自己的健康狀態有所掌握。

1.月經周期要規律

首先,我會建議女生,一定要將月經的時間記錄下來,記錄在月曆或手機APP都可以,並且要計算月經周期,從上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計算到這次月經來潮的前一天,這樣就是一次月經周期,通常會在21-35天左右,如果月經周期超過35天、保持規律且相關檢查都沒有問題,也不必太過擔心。

2.月經遲到找原因

若是平時月經很規律,卻發現月經遲到了,當事人往往會比較警覺,除了懷孕使月經不來,也可能是壓力大、失眠、感冒、藥物等因素,造成月經跳過一次沒有來,建議尋求醫師協助,釐清月經遲到的真正原因。

3.月經不來要當心

月經代表的是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若是本身月經不規律,長期下來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我會建議及早調理體質,讓月經可以規律地來,如果發現月經超過3個月以上都沒有來,務必要看醫生找出原因。

4.經血變化是警訊

一般而言,生理期通常為5-7天,經血鮮紅或深紅,質地不會太稀或太稠,如果月經的狀態有異,特別是月經的量變少、顏色變深變黑、質地變得黏稠等,例如只有稍微出血、咖啡色分泌物,然後就結束了,女生也要自覺這是身體出現異狀的徵兆,除了可能是懷孕出血,也可能是代謝問題等健康警訊。

若是懷孕出血則要特別小心,如果媽咪有自體免疫的問題,可能會造成宮縮、黃體不夠而導致出血,如果血栓值過高、子宮有血塊,子宮免疫問題嚴重時可能使胎兒流產,調理體質外,有需要時醫師可能會請媽咪臥床安胎。

養孕專家中醫院長 陳曉萱

養孕專家中醫院長 陳曉萱

延伸閱讀

鬼鬼產後3個月減14公斤!中醫解析產後減重對策,靠正確「飲食、運動」聰明瘦

劉雨柔生產遇上「孕晚期魔王」!中西醫揭「代謝」是關鍵,沒養好體質恐釀風險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眼神藏警訊!4徵兆恐是「大腦退化」初期現象 對不到焦要當心

TVBS
02

幸福的伴侶平日會做「這5件事」 心理師:簡單但多數人都忽略

健康醫療網
03

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 6成患者與過量服用「乙醯胺酚」有關,醫揭肝臟大罷工4徵兆

潮健康
04

08月01日 流汗不只是為了身體

Heho健康
05

出身擁有60多位醫生的家族,因一場火警而嶄露頭角!台大醫院新院長余忠仁如何做醫界龍頭老大?

康健雜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魚油可改善 ADHD 症狀?醫:亂服用將增治療難度

Heho健康

國健署署長交接! 新任女署長沈靜芬具小兒感染科背景

NOW健康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赴南韓取經 觀摩中醫長照創新模式

NOW健康

福源花生醬「一級致癌物」超標!當心這些日常食物 醫示警:DNA突變

CTWANT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新增2例 疾管署籲落實防疫、注意重症前兆

健康醫療網

腹部凸起、腰痠背痛!腹直肌分離自我檢測與手術解析,整形外科陳彥州醫師圖文懶人包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57歲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上周錄影已爆瘦…急性肝衰竭怎發生?4症狀+2數據揪致病元兇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戒菸難靠意志力,醫:「這方法」提高 3 倍成功率

Heho健康

川普政府攜手蘋果等科技巨頭 宣布推動數位健康新聯盟

商傳媒

國民健康署「國際母乳週」活動,短影音募集,參與者可抽親子旅遊券與超商禮券等好禮!

媽媽寶寶

抽菸 M 型化?學習低落學校抽菸率 3 年增 3 倍

Heho健康

8月新制!施打抗生素改門診處理 衛福部多項新制1次看

NOW健康

夏天皮膚病大爆發!醫師教你怎麼預防4大常見的皮膚問題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維他命B、C、D過量補充小心中毒,怎麼吃才對?

康健雜誌

優格、優酪乳藏抗藥性風險?食藥署啟動大調查,還可以放心吃嗎?

康健雜誌

越滑越笨!愛看「1種片」恐傷腦 醫:決策力、專注力都退化

三立新聞網

夏天細菌性腸胃炎、病毒性腸炎拉警報!醫籲:保護腸胃3大關鍵不可缺

華人健康網

不是你不努力,是方法錯了!「雙機轉口服藥」減重新趨勢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知名藝人傳猛爆性肝炎 醫揭「關鍵危險信號」

健康醫療網

必須照顧父母,卻被負面情緒綁架?3步驟「情緒命名法」讓心情變輕鬆

優活健康網

快訊/問題在飯糰?台大疑食物中毒「18學生情況曝」衛生局急採業者令停業

三立新聞網

他7個月內成功減重27公斤!醫院減重團隊為患者打造健康減重新模式

華人健康網

國外買水果乾要注意!防疫檢疫署提醒:「含種子」就不行,最高恐罰15萬

造咖

失智症不只記憶衰退,憂鬱與妄想跟著來!認識「失智症併發精神行為」症狀

華人健康網

不只花生!8種食物藏黃麴毒素「害肝癌」 醫示警:高溫也殺不死

三立新聞網

記憶力變差?可能是吃錯食物!研究揭「5大植物性飲食」成護腦關鍵

優活健康網

「長者量六力」互動特展 體驗健康新趨勢

優活健康網

從規範到情緒調節:心理師親教高敏感兒專注困擾治療技巧

健康醫療網

「5年過關」是迷思!她感覺閃到腰就醫竟「乳癌併骨轉移」醫揭保命關鍵

三立新聞網

炎炎夏日想吃冰,降溫無負擔新選擇

常春月刊

眼神藏警訊!4徵兆恐是「大腦退化」初期現象 對不到焦要當心

TVBS

炎夏對抗紫外線防光老化! 敏感肌補硒元素助曬傷修復

NOW健康

乞丐要錢你會給錢嗎?行為專家揭真相:心思細膩的人會「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

爸媽愛揮霍,孩子也會亂花錢!想培養孩子金錢觀,家長謹記3大原則

優活健康網

「1眼疾」沒在用3C也可能會得! 醫籲患者:趁早介入、積極治療,延緩「視」界末日來臨

潮健康

糖尿病「腎病變」初期無症狀!醫:出現尿蛋白恐「腎功能已流失7成」

優活健康網

藥物壓抑免疫恐誘B肝復發?醫籲預防性用藥降低肝損風險

健康醫療網

O型血最容易被叮?中醫師揭「蚊子偏愛體質」 常喝手搖飲、失眠多夢都上榜

常春月刊
影音

嬰兒監視器竟害全家睡不好?醫師揭露電磁波干擾真相【TODAY健面聊_QA|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
影音

你家的Wi-Fi才是健康殺手!別再只怕鄰居的訊號了【TODAY健面聊_QA|杜俊賢醫師】

TODAY 健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