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兒童脂肪肝不再罕見!專家解析診斷方式、治療重點與預防對策

中華日報

更新於 18小時前 • 發布於 18小時前
目前,唯一對兒童有效的治療方式仍是「改善生活習慣」,包括控制體重、增加運動量、減少含糖飲料與高熱量食物。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陳靖安報導

近年來,隨著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一種過去被認為是成人病的肝臟疾病—「脂肪肝」,已悄悄成為兒童健康的新威脅。根據台北榮總兒童胃腸科林裕誠醫師研究指出:醫界「新共識強調:兒童脂肪肝不再罕見,需及早預防與治療」。近日台灣肝臟研究學會(TASL)與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TSPGHAN)聯合發表了針對「兒童與青少年代謝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的重要共識聲明,提醒社會大眾提高警覺。

兒童MASLD盛行率驚人 尤其在肥胖族群

過去醫界使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一詞來描述這類疾病,但由於兒童的脂肪肝與「飲酒」多半無關,加上這個名稱忽略了疾病背後真正的元兇—代謝異常,因此國際醫學界於2023年正式將此病更名為「代謝異常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這次的臺灣共識聲明也全面採用這項新定義,更加貼近兒童的實際情況。

根據本次共識文件整理的資料,全球兒童MASLD的盛行率在一般族群中約為7.4%,但在肥胖兒童中竟高達52.5%。在臺灣的研究中,平均每四位肥胖兒童中,就有一人罹患中等程度以上的脂肪肝,而且他們多數沒有明顯症狀。

這不是短暫現象 兒童脂肪肝恐影響一生

雖然兒童MASLD目前仍不太會導致肝硬化或肝癌,但研究顯示,若不積極介入,這些孩子將來成年後,肝臟病變會持續惡化,甚至導致肝功能衰竭或需肝臟移植。臺灣一項研究追蹤肥胖兒童兩年後發現,有一半脂肪肝患者在控制體重後可恢復健康,但也有近四分之一出現惡化的情形,顯示疾病具有可逆性,也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

ALT與超音波為主 但仍有侷限

目前最常用的兒童脂肪肝篩檢工具為肝功能指數(丙胺酸轉胺酶ALT)與腹部超音波。不過這些方法存在不少限制,例如ALT可能在早期病患中呈現正常,超音波則難以偵測輕度脂肪變化。共識報告呼籲,台灣應考慮在學校健康檢查與兒童肥胖門診中加入適齡篩檢,並訂定符合本地族群的參考標準值,以提早發現與介入。

腸道菌與微塑膠也有關 改變生活習慣仍是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MASLD的成因非常複雜,不僅與肥胖、遺傳、飲食有關,還可能受到腸道菌相失衡、腸漏症,甚至母親懷孕時的健康狀況所影響。研究也發現,環境中如微塑膠等汙染物,會擾亂肝臟代謝與腸道屏障,進一步加劇脂肪肝的風險。

目前,唯一對兒童有效的治療方式仍是「改善生活習慣」,包括控制體重、增加運動量、減少含糖飲料與高熱量食物。雖然國外已有藥物獲准用於成人脂肪肝,但尚無任何藥物獲准用於兒童。少數研究顯示維生素E可能對兒童有幫助,但長期安全性尚不明。

參考文獻

Yu-Cheng Lin, Fang-Min Liao, Hsun-Ching Chao, An-Chyi Chen, Yung-Ming Jeng, Chieh-Chung Lin, Mao-Meng Tiao, Yao-Jong Yang, Chun-Yan Yeung, Huey-Ling Chen, Yen-Hsuan Ni. Consensus Statement on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the Joint TASL-TSPGHAN Expert Committee. JGH Open. 2025 Jun 12;9(6):e70137.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注意肝警訊

肝病是國人常見的「沉默殺手」,初期症狀如倦怠、食慾不振、眼黃膚黃易被忽視,卻可能默默進展為嚴重肝硬化或肝癌。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快戒掉2壞習慣!他吃飯喉嚨不適就醫 竟診斷出「雙癌纏身」

CTWANT
02

不是甜點配角!「它」是大腦專屬超級水果 營養師大讚:補腦又顧代謝

三立新聞網
03

沈玉琳面黃、暴瘦疑患胰臟癌 醫:確診多已是中晚期

中天電視台
04

失智症兇手抓到了!多做3件事遠離健忘腦、腦退化,50歲後活化大腦必做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5

07月31日 成功是能成為最真實的自己

Heho健康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知名花生醬驗出「黃麴毒素」超標下架回收 「這些食材」也要注意保存

健康醫療網

管制藥品稽查 去年231家次違規

中華日報

香蕉護眼解便秘 名醫揭「1款」最抗癌:是強大免疫增強劑

三立新聞網

台灣武田培育優秀醫藥行銷人才 獲頒榮譽MR認證

健康醫療網

「塑膠微粒」入侵肝腎甚至大腦 醫示警:吃口香糖也中標

CTWANT

30歲女胃食道逆流、便秘 醫揪罕見胰臟神經內分泌瘤

中天電視台

退休後不想大腦退化?精神科醫揭健腦秘訣:每週做2次「不一樣的事」

優活健康網

穿錯泳衣顏色恐害命?專家曝海邊戲水「安全色」最顯眼:別再穿黑白

優活健康網

吃素容易營養不均衡?藥師揭「4種營養素」最缺乏:觀察身體就知道

優活健康網

PSA異常卻找不到病灶?次世代攝護腺癌檢測技術預計今年上路

健康醫療網

膝痛復發才知半月板碎裂 41歲許女士接受重建與移植手術重拾行走力

常春月刊

鍋貼、水餃、抄手誰最胖?韭菜、鮮蝦、泡菜誰最雷? 營養師揭「熱量排行」

常春月刊

腸道營養補充怎麼選?一次搞懂益生菌、益生元、後生元的科學關係

潮健康
影音

皮膚病與3臟腑有關?中醫:搭配「青黛」內外兼治改善膚況

健康醫療網影音

皮膚病與3臟腑有關?中醫:搭配「青黛」內外兼治改善膚況

健康醫療網

檳城人醫會取經花慈 驚豔創研能力及中西醫合療

TCnews 慈善新聞網

猛爆性肝炎來勢洶洶!B肝帶原者未警覺險喪命,醫提醒:倦怠、黃疸勿輕忽,意識不清是高危警訊

常春月刊

研究曝「塑膠微粒」可侵入大腦 醫:嚼口香糖也恐中招

ETtoday新聞雲

風災釀「石綿」毀損!醫示警1潛在危機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年期女性飲食吃「這一樣」!防止骨鬆又顧心臟

Hello醫師

60歲婦不菸不酒不咳嗽!照X光驚見「7、8公分腫瘤」 蘇一峰:肺癌末期

三立新聞網

志工熱茶陪伴 溫暖化療病患

中華日報

30歲女便秘就醫 醫查雲端驚見「1事」:胰臟癌三期了

三立新聞網

沈玉琳疑猛爆性肝炎 醫揭「B肝帶原+過勞」風險最高

台灣好新聞

男小便從尿道「噴出一堆蟲」 醫也嚇壞!追查主因:內褲惹禍

鏡週刊

中年男竟比老人味更惹嫌?科學實測「年齡×性別體味排行榜」,顛覆你的嗅覺想像

姊妹淘

招13名額只來9人!臺大兒科住院醫師「招不滿」…主治醫師扛夜班還隨時待命,恐加速前線人力流失

今周刊

紅棗還能這樣吃!茗京萃推「紅棗脆片」即食吃法,DIY養顏零食照顧妳的好氣色

姊妹淘

07月31日 成功是能成為最真實的自己

Heho健康

2025亞洲生技展美好亮相,統欣生技20年厚植根基,打造台灣保健市場新標竿

姊妹淘

張忠謀愛的木瓜是「隱藏版超級食物」這種木瓜抗氧化成分更強

健康2.0

頭髮要天天洗?抗屑洗髮精可以天天用?醫曝這種洗髮精小心越用越糟

健康2.0

這運動紓壓效果超強!效果持續1周 還能調節自律神經

健康2.0

八點檔女星微波爐煮雞蛋爆炸角膜炸破了 醫:嚴重恐失明

健康2.0

綠豆湯怎麼煮才好吃?4步驟教你煮出五星級風味 出沙、香濃、低糖

健康2.0

海鮮腸粉/越南米紙料理不藏私公開!專業主廚教1祕訣 越南米紙不容易破

健康2.0
影音

狗狗行為大解密:打呵欠、抬腳不是撒嬌!若誤解恐被咬

健康2.0影音

狗狗行為大解密:打呵欠、抬腳不是撒嬌!若誤解恐被咬

健康2.0

醫:猛爆性肝炎 住院2周為復元關鍵期

聯合新聞網

她腿部受術後難眠 靠護理師給1食品止痛!醫揭背後原理

CTWANT